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异鬼传 » 第八章 引蛇出洞

第八章 引蛇出洞

    薛良将梁州鬼灾之前的一些情况汇报给了林十三。在鬼灾爆发之前,百鬼夜行就已经察觉到一些仙门中人活跃在山水正神的神庙周围。只是百鬼夜行的百鬼卫以武夫居多,让他们跟踪观察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仙门中人,无异于痴人说梦,虽然知道这次鬼灾可能是仙门中人的手段,但他们没有证据,而且百鬼夜行之中也有仙门中人,只怕百鬼夜行的一举一动,仙门都一清二楚。

    “既然他们敢越线,就不怪咱们无情了。”林十三冷笑一声,虽然现在的打不过仙门的隐世老祖,但并不妨碍他打压一下那些仙门弟子的气焰。

    薛良又一次无语,心想这位镇守大人真是爱说大话。

    “大人,咱们梁州的力量,只怕还没能力抗衡仙门中人,梁州边军要防备佛国和萨满教,并无余力帮助我等。”薛良好心提醒一下,怕林十三出师未捷身先死。

    林十三长叹一声,觉得这个大胡子武夫真是太怂了,身为武夫不应该是一言不合就打一场吗?

    “大胡子,我说你真的是武夫吗?”林十三翻了白眼,斜看向薛良。

    薛良愕然,然后解释道:“大人,卑职是练血境武夫,对敌从来都是一往无前,只是如今仙门力量强于咱们,咱们想要反击,还需从长计议啊。”

    “世人都知道儒释道三家抓鬼最厉害,其实武夫也不差的,甚至运用得当,比那些仙门更厉害。”林十三没有回答薛良,而是岔开了话题,说到了修行。

    薛良内心大震,但他不相信这个年轻道士的话,他一个道士,哪里懂武夫的路数。

    林十三看出了薛良的怀疑,接着说道:“儒家有浩然正气,百鬼莫近,佛家有真言,真言一处,百鬼臣服,道家分支太多,什么符箓,剑法,阵法,术法,其实都是属于道家分分支,但好像世人并不知道武夫凭什么镇压鬼怪,你身为武夫,难道也不知道身为武夫的优势?”

    薛良点头,默默听着林十三讲解。

    “武夫气血强于常人,而在没有儒释道三家之前,鬼最怕的就是气血强盛之人,所以武夫天生就是鬼的克星,但现在很多武夫都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一味地追求功法与威力,这样做其实是南辕北辙,鬼并不怕武力强大的武夫,他们怕的是你们的气血之力。”林十三说完,看向薛良的反应。

    薛良有些茫然,这与他的认知简直大相径庭,林十三的一番话如同一声炸雷,将他惊醒。

    “镇守大人,这气血之力?应该怎么用?”良久,薛良才反应过来。

    林十三自己又不是武夫,他哪里知道武夫怎么修行。不过他思索片刻,说道:“其实我也不懂,关于武夫的这些秘闻,是一只异鬼告诉我的。”

    薛良闻言不由大吃一惊,问道:“大人,这异鬼?”

    “哦,我抓的。”林十三说着,就放开了识海,然后一缕黑气缓缓出现在屋中。

    “罚恶参见主人。”黑影很是稀薄,看的出来,它现在很虚弱。

    “罚恶,给这位大人讲一讲关于武夫如何运转气血之力。”林十三指着薛良,直接命令罚恶。

    罚恶看了一眼薛良,眼神一亮,但想到主人还在身旁,只能老老实实的说道:“武夫的气血之力之强盛,天下罕见,气血之力对于灵体来说,不,对于鬼来说,是大补之物,但同样的,气血之力也是剧毒。”

    “此话怎讲?”薛良听得有些糊涂,怎么一会儿是大补之物,一会儿又是剧毒的。

    罚恶嘿嘿一笑,说道:“死了的武夫,气血之力会变成浓郁的死气,这些死气对于鬼来说便是大补之物,但活着的武夫,他们的气血之力在人间阳气最盛,生机最旺,如果有武夫能将气血之力外放,那大部分鬼物都无力招架。”

    薛良莫名的有些兴奋,如果真如这支异鬼所说,他们这些百鬼夜行的武夫对付异鬼,也就不用畏手畏脚了。

    但罚恶话锋一转,说:“但武夫想要将气血之力外放,限制极多,只有炼骨境之上的武夫才能用,练骨境之下的武夫贸然使用,会燃烧寿元。”

    “燃烧寿元?难道炼骨境之上就不用燃烧寿元了吗?”薛良闻言,微微皱眉,如果是燃烧寿元,那这种方法就比较恶毒了,说是禁术也不为过。

    “骨造血,炼骨境的武夫本身积累的气血之力已经很充足,而炼骨境武夫的骨比常人产生的气血之力更多,能够源源不断的给对敌的武夫提供气血之力,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不用担心气血之力不够,如果不到炼骨境,只能消耗身体中的气血之力,而武夫的气血之力,便是他们的寿元。”罚恶详细的给薛良讲解了武夫的气血之力。

    薛良沉默片刻,问道:“不知道武夫应该如何将气血之力外放?”

    罚恶有些吃惊,问道:“上古武夫的传承当今天下已经没有了吗?”

    这一问之下,薛良有些不好意思,自从千年之前的酆都之乱后,九州的武夫就改了一条修行路线,专注于巩固自身的气血之力。

    罚恶看了看林十三,说道:“主人,这其中必然有惊天阴谋。”

    林十三皱眉,他也隐隐感觉出了一些不对,但如果说有人能改变整个天下武夫的修行之路,他还是有些不信,毕竟九州的武夫何其多,改变一部分有可能,但总应该会有一些上古传承流传下来。

    薛良皱眉沉思,然后说道:“现在武夫的修行之路,都是按照千年之前的真武大帝所改变的,如果有问题,那只能是真武大帝有问题。”

    林十三不想纠结千年之前的谜案,对罚恶说道:“如果你知道武夫的气血之力外放,就给薛大人讲解一下。”

    罚恶沉默片刻,说道:“主人,我也只是一知半解,武夫修行自成一体,而小人生前并不是武夫,所以我也不太清楚。”

    林十三翻了个白眼,心想,身为酆都的罚恶,难道会接触不到死后的武夫?他将些许魂力外放,狠狠打在罚恶身上。罚恶的黑影一阵颤抖,黑影又稀薄了一分。

    罚恶可怜兮兮的看向林十三,求饶道:“主人,小人是真的不知道啊,求主人饶命。”

    薛良摇了摇头,说道:“镇守大人,这异鬼没有说谎,武夫修行历经千年的变化,已经变得与上古大不相同,气血之力外放之事,还需我们武夫自己摸索,不过既然有了方向,就有了希望。”

    林十三见薛良这么说,便不在逼迫罚恶,将它收入了识海之中。

    现如今的情况对于林十三来说有些棘手,本来他以为罚恶这个酆都的鬼差,能帮他解决武夫的战力问题,但事与愿违,最终的结果,还是没能改变现在的状况。

    “镇守大人,卑职有个建议。”薛良看向林十三,欲言又止。

    “有什么建议尽管说,大家集思广益,才能破解现在的死局。”林十三也不矫情,直言道。

    薛良低声说道:“大人来梁州,必然已被那些仙门知晓,如今既然已经打草惊蛇,那大人不如将计就计,来一个引蛇出洞。”

    林十三明白了薛良的意思,只是引蛇出洞需要他以身犯险,虽然他并不惧怕仙门的那些人,但凡事还是小心为妙的好,稍有不慎,他可能就在阴沟里翻了船。

    “除了这招引蛇出洞,还有其他的办法吗?”林十三问道。

    薛良摇了摇头,目前来说,他是真的想不出什么办法了。

    林十三闭目思索片刻,即使他不引蛇出洞,幕后黑手也一定会找上他,而且只要他对鬼化的山水正神出手,就早晚会查到那些幕后黑手头上,现在不管他愿意不愿意,他都只能以身犯险,而他主动出击,还要好过被动挨打。这么看来,薛良这个大胡子还是很有心机的。

    “大胡子,就按你说的,咱们来个引蛇出洞,只是具体怎么做,你得给我一个详细方案。”林十三做出了决定,如果不能先找出幕后黑手,只怕梁州鬼灾没有一年半载是解决不了的,而一年半载之后,只怕梁州会成为真正的鬼域。

    薛良听林十三叫他大胡子,当即一怔,但随即就释然了,这种称呼,无外乎是林十三接受了他薛良。

    “卑职必不负大人所托。”薛良躬身抱拳。

    薛良走后,林十三独自思考了很久,他实在想不通,那些山上仙门的人什么时候有了能够污染山水正神的本事,如果说是天界的秘法,但酆都的封印未破,那些天界大能绝无可能冲破封印。

    苦思无果之后,林十三也就不再浪费脑筋,而是将四个婢女叫了进来,他需要保证自己身边绝对没有奸细。

    “你们四个在本官身边,随时都会有危险,现在反悔,还来得及。”林十三看着跪在地上的四人,开口说道。

    秋菊和春兰本就是莫名其妙才被翠竹叫来的,一听有危险,就打算辞别这位大人。但翠竹和红梅则轻轻拽了拽两人,让两人不要着急表态。

    翠竹和红梅的小动作林十三尽收眼底,但他没有说破,只是对这两个婢女有些刮目相看。

    “既然你们都愿意留下,那本官自然不会亏待你们,这间屋子本官会设下阵法,只要在屋子里,你们是绝对安全的,而本官还会给你们五张替身符,异鬼之下的攻击,能免你们一死。”林十三说着,就拿出一叠符箓放在桌案上。

    林十三说完,四人没有动,依然跪在地上,等待林十三之后的话

    “但是,如果你们泄露了本官的行踪,或者是受人蛊惑监视本官,那就不要怪本官不客气了。”林十三说完,屋外就响起了一声惊雷,将四位婢女吓的娇躯一震。

    “奴婢不敢。”四人见林十三如此神通广大,面色苍白,赶紧磕头道。

    “好了,把符箓收好。”林十三说着,便顺势躺在了榻上。

    红梅年岁最大,起身拿起符箓收好,然后顺势坐在林十三身旁,柔声说道:“大人可是累了?不如让奴婢帮大人放松一下?”

    林十三确实是有些心力憔悴,默然点头,同意了红梅的提议。

    四位婢女相视一笑,便默契的走到林十三身旁,两人坐在榻上帮林十三按摩头部,两人跪在榻下帮林十三按摩腿部。

    在四位婢女轻柔的按摩下,林十三只感觉自己飘飘欲仙,难得的放松了下来,只是这一放松,他便昏昏睡了过去。

    “大人,董大人有请。”

    林十三迷迷糊糊的听到了红梅在叫自己,他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睛,有些茫然,自己什么时候竟然睡着了?

    “哦,现在什么时辰了?”林十三缓缓起身。

    “大人,已经是酉时了。”红梅回道。

    林十三这才记起,董福山还给自己备了接风宴。他赶紧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匆匆走到屋外。

    “董大人久等了。”林十三见董福山已经带着薛良和钱不易在屋外等候,开口说道。

    董福山则丝毫也不介意,反而笑着说道:“林镇守见外了,少年风流,老夫懂得。”

    在一旁的薛良和钱不易也不怀好意的笑了笑。林十三知道,这三个老匹夫一定以为自己做了些什么龌龊事,但他也不在意,因为看董福山的样子,他这样做,好像更能得到董福山的认可。而事实正如林十三所想,当翠竹去向董福山求要秋菊与春兰之时,董福山便将林十三看做了半个自己人,混迹官场,如果不能与之同流合污,那终归是外人。

    林十三只好说着董福山的意思说道:“董大人府中的婢女,确实很好。”

    董福山听罢哈哈大笑,指着林十三身后的四位婢女说道:“既然林镇守喜欢,那本官就将她们送与林镇守。”

    林十三没有拒绝,而是跟着董福山大笑起来。

    一行四人在护卫的簇拥下向着酒楼走去。董福山一路上还不忘介绍酒楼的特色,只是当林十三一行人到了酒楼,林十三才明白董福山嘴中的人间仙境是什么意思。

    只见酒楼外站着两排衣不蔽体的女子在迎接众人,酒楼内更是富丽堂皇,各处都有妙龄女子随侍左右。

    酒楼里,梁州的主官尽数到场,董福山一进酒楼,便一一为林十三介绍起来。

    当众人落座,董福山抬手拍了两下,大唐中央的舞台上走上两位靓丽女子,一位抱着木琴,一位提着玉箫。

    “林镇守,这两位佳人如何?”董福山笑着对林十三说道。

    林十三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名声竟然已经如此不堪了吗?董福山竟然千方百计的想要给自己用美人计。

    “还好还好,只是下官不太通晓音律。”林十三尴尬一笑。

    “林镇守这就不懂了,琴箫之技,又不止音律一道。”董福山一本正经的说道。

    林十三愣住了,琴箫除了音律一道,难道还有还得用处?

    董福山看林十三莫名的表情,哈哈笑道:“既然林镇守不懂,晚间就由本官替你安排一下,让你感受一下这琴箫绝技。”

    林十三即使再不懂,也多少猜中了一些董福山话中的意思,只是当着如此多官员,他也不能驳了董福山的面子,只能讪讪一笑。

    听着琴弦共鸣,林十三想到了曾玉泉和白白,如今两人还在梁州暗查,现在梁州的水深已经超出了林十三的预料,他不禁有些担心起两人的安危。

    “镇守大人,不知您准备何时启程前往镇压鬼怪。”钱不易不合时宜的开口问道。

    此话一出,大堂内除了琴箫之声,便再无其他声音,所有人都紧紧盯着林十三,就连台上的两名女子,也不由顺着众人的目光看向那个被众星拱月般围坐的少年。

    “不急,不出手则已,既然要出手,就要走一击致命,彻底消灭梁州鬼灾。”林十三放下筷子,看着众人说道。

    董福山暗暗点头,他知道林十三说的不错,如果不能彻底消灭鬼灾,终究后患无穷,梁州也将永无宁日。

    “今日就老夫代表梁州百姓,拜托林镇守了。”董福山突然起身,朝林十三躬身一拜。

    林十三顿时有些受宠若惊,赶忙起身扶起董福山,忙道:“董大人这是什么意思?荡平鬼灾本就是百鬼夜行的职业,既然十三来了,就不会坐视梁州的鬼灾肆虐。”

    董福山起身之后,梁州众多官员也随即起身,朝林十三一拜,齐声道:“拜托林镇守。”

    林十三叹息一声,说:“诸位大人放心,林十三一定竭尽全力铲除异鬼,平息鬼灾,还梁州一个朗朗乾坤。”

    这时台上的两位女子看向林十三,眼神中有些惊异,甚至不慎弹错了一些曲调。

    董福山拉着林十三坐下,而他也一改往常的称呼,说:“十三贤侄,你与老夫说实话,你可有信心平定这次的鬼灾?”

    林十三不由有些好笑,信誓旦旦的说:“董大人放心,虽然有些麻烦,但只是平息鬼灾的话,轻而易举,但这次鬼灾还有些内情,所以会拖一些时日,不过董大人放心,这些我都会上报总司大人。”

    林十三明白董福山的意思,他是怕梁州的鬼灾拖的太久,到时候迟则生变,他林十三不会有事,但他董福山这个梁州太守必定难辞其咎,所以林十三只能给董福山透露一些内幕,让他将心放在肚子里。

    董福山闻言这才长长出了一口气,抱拳说道:“多谢林贤侄,今日之恩,老夫必定铭记。”

    “董大人客气了。”林十三赶紧抱拳还礼,一州主官,那可是封疆大吏,职权只比林十三大而不小。

    “林贤侄这就见外了,你叫老夫一声大伯还是没错的吧?”董福山笑着给林十三夹了一块红烧羔羊肉,说道。

    “董伯在上,受小侄一拜。”林十三哪里还不明白董福山的意思,当即笑着抱拳行礼。

    “好好好,那四位婢女终究是府中的下人,但这两位女子不同,她们二人是教坊司的花魁清倌,身怀绝技,平日里梁州城中的达官显贵,纨绔子弟争相追捧,有些乡绅富商甚至都难得见上一面,今日就由老夫做主,将两位清倌赎身,许给你做个暖房丫鬟。”董福山指着台上演奏的两位女子,对林十三说道。

    “董伯,这不好吧?”林十三觉得董福山是真的误会了,但他这时候再想解释,只怕是解释不清了。

    “十三,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怎么能驳了老夫的一片心意呢?一会儿回府,老夫派人将两位清倌送到你的住处。”董福山笑着拍了拍林十三的肩膀,他看林十三有些窘迫的表情,心想,年轻人终究是脸皮太薄。

    董福山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待众人酒足饭饱之后,就一同恭送董福山和林十三回府,然后各自打道回府,只是有些官员全无在大堂中的那种语笑喧阗,换上了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