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人在警局,破案无数 » 第五十八章 消失的骸骨

第五十八章 消失的骸骨

    众人先把三阿妹的骷髅放在一边,决定先把枯井给堵死,四下看看却找不到任何可以填井的东西。

    武城知道,想要把这么深的一口井彻底填死,没有充足的人力物力是不行的,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把井口堵住的话,凭借他们几个还是可以办得到的。

    武城想到《三国演义》中赵云在长坂坡救阿斗的桥段,刘备妻子跳井而死,赵云推墙填井的故事,于是便指着井后的土墙说道:“我们不妨把这面墙推倒吧,就我们四个人想把井底完全堵死有点天方夜谭,但是只是堵住井口还可以试一试。”

    赵岚和张晶晶立马同意,走到墙背后,伸手做推墙状,刘莎莎有点害怕,但还是走了过去,双手推住土墙,武城也撸起袖子,开始用力。

    那面土墙无砖无石,是由一块块大土坯拼砌而成,这一用力,顿时四分五裂,有的土坯尚成整型,有的碎成数段,井口就这样被一大块未曾断裂的土坯所盖住了。

    武城并不满意,摇了摇头,“这样还是封地不牢固,对了,村口那个大石磨盘我们可以取下来,盖在井口上,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刘莎莎,那个大磨盘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来历?可以搬走吗?”赵岚生怕做了什么引起忌讳的事情,想先提前问好。

    “没什么特殊的来历。”刘莎莎摇了摇头,“原本是很多年前村子里用来磨谷子的,因为很大,所以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会来我们村用它磨谷子。”

    “后来,村南头住的人都搬走了,磨谷子也不需要这大磨盘了,所以就渐渐闲置在了那里。”

    “好,既然没用了,那就把磨盘搬到这里,用它盖住这枯井。”武城拍手叫好,“那个磨盘瞧着怎么也有几百斤了吧?用这大家伙压住保证谁也没办法打开这枯井了。”

    四个人立即去村南头去抬大磨盘,可是这大磨盘可是实打实的上百斤重,更何况这四人当中三个还是女生,才走了几步路,便没有了力气,更不用说把它搬到枯井上了。

    张晶晶让众人把这大石磨盘牢牢系在越野车上,驱动越野车,开到井边。此处地面空旷,不像村里的路狭小,车子倒着也能开。

    到了井边,四人使出吃奶的力气把这个大石磨盘抬高到一米,对准井口松手。

    大石磨盘选大过井口,于是只听一声巨响,不知道多少斤重的大石磨盘已经将盖了土坯的井口牢牢压住,周围的土坯也被震地碎了不少。

    张晶晶刚刚用力过猛,腰稍微扭了一下,这会儿不停地揉着腰,赵岚还嫌不够,又和武城抬了几块七八十斤重的大石头压在了大磨盘的上面。

    赵岚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高兴道:“这井总算是封住了,看那个姜神棍以后还怎么吓唬人,我们等下把三阿妹葬了吧。”

    说话功夫,赵岚一扭头,发现那盛着三阿妹骸骨的大铁桶居然空空如也。

    三阿妹居然不见了!

    饶是赵岚豪气逼人,不相信鬼神之说,但是这会儿也吓坏了,“你们谁看到大铁桶中的骸骨了?三阿妹的骸骨去哪儿了?”

    张晶晶吓得一哆嗦,皱着眉毛看向武城,“你是不是把骸骨藏起来了?这个玩笑可一点都不好玩!”

    武城大喊冤枉,“怎么可能啊,我们刚刚四个人都是一直在一起的,谁也不可能单独把这骸骨藏起来啊。”

    刘莎莎这时候突然“啊”地尖叫一声,花容失色,颤抖着声音,“三阿妹!那井是鬼井,我们把鬼井盖住,三阿妹无处可去,孤魂野鬼,肯定是诈尸去了!大磨盘村,还有宁日吗?”

    说着,刘莎莎居然惊叫着跑了,看她跑的方向,应该是往家中去了。

    三人简单清扫了一下鬼井周围的残土碎坯,张晶晶把越野车停回原处,等一切都收拾妥当后,赵岚放心不下刘莎莎,便提议道:“我们去看看刘莎莎,别出什么事了。”

    三人快步朝刘莎莎家走去,穿过窄窄的土路,转几个弯就到了。

    刘莎莎家的院门半掩着,打开后空无一人,赵岚急了,“这刘莎莎怎么还没回家,这怎么回事?不仅刘莎莎不见了,怎么连太爷爷也不见了?”

    张晶晶这时候也没了主意,慌张看向武城,“现在怎么办啊?你倒是开口说话啊!”

    这时候,院门外一个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是哪个小兔崽子胆敢盖住了老井?真是胆大妄为,不要命了嘛?!”

    村长老朱大踏步走进刘家堂屋,对着武城他们三人怒喝道:“我刚从村南头路过,就看到那口老井居然被人给堵死了,是不是你们这帮外乡人干的?!”

    “除了你们三个外乡人,谅村里人也没有这个胆子!你们要不要命了?倘若惊扰了三阿妹魂魄,只怕……”

    跟着村长老朱过来的,还有姜家父子,只见姜神棍重重“哼”了一声,接着村长的话说道,

    “倘若冲撞了恶鬼,只怕整个村子都不会有一个活口!记住,那是鬼井!三阿妹横死于鬼井,她可是恶鬼!”

    武城才不管这鬼不鬼的,只要它敢来,武城就敢物理消灭它们,他没有接村长和姜神棍的话茬,而是焦急问道:

    “你们刚刚有没有看见刘莎莎和刘家太爷爷?”

    “这个嘛,没有看到。”村长摇了摇头,然后有些不满地说道,“你不要拿什么太爷爷出来唬人,他就是个外来户,是我爷爷那一辈从外面迁到村里来的。”

    “那时候还是民国初期,那个老家伙当时也就二十来岁,孤身一人带着个婴儿,流浪到村里,在苏家做短工。”

    “我爷爷朱老三是苏家的长工,见他可怜,常常照顾他和那个孩子。”

    “他这个外来户,在村里一向没什么地位。”

    武城打住了村长的话,“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他们人不见了,咱们有什么事能不能先把人找回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