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人在警局,破案无数 » 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相只有一个

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相只有一个

    “那时你在干什么?我想,你应该是在陆永明的车上吧?”武城顿了顿,“对了,12月20号晚上七点半的时候你又在干什么?”

    “我……”武城突然这么一问,唐海生愣了半晌,“当然是在书店……或者已经回家了吧。这么久了,我怎么记得?”

    武城嘿嘿笑道:“我提醒你一下吧!你那时应该在城南地下通道旁的那家家乐福超市中。”

    说着他从桌上拿起一张纸片,在众人眼前晃了晃,“这是一张购物小票,四包方便面、一包纸巾、两瓶矿泉水,还有其他一些零食。”

    “我查了那家超市的监控录像,那个时间购买这些东西的男子就是你吧!这些东西为什么会出现在高向阳藏身的小屋里?”

    “如果你还想否认,那就只好提取你的指纹,与那幅橡胶手套内留下的指纹进行比对了,那就是你作案时使用工具的吧?真是一时大意啊!”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李飞看着唐海生,眉头再次皱紧,“他和高向阳之间……”

    “其实1月16号晚那起交通事故的发生时间并不是一点二十分,而是在十一点半到十二点半这段时间内,正好与穆铁军的死亡时间吻合,对吧?”

    唐海生沉默半晌,最终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李飞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看到车祸发生后,他并没有立即报警,而是拖延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利用这起车祸,制造后面三起相似的的谋杀案!”

    “很有意思的模仿犯罪。”武城点了点头。

    “当晚穆铁军与高向阳发生了争执,从事前种种迹象来看,高向阳显然有着杀人的预谋,而且应该就发生在行驶的车上。”

    “他用榔头杀了穆铁军之后,车辆因为失去控制,撞到了路边,正好被唐海生目击。”

    “高向阳当时并没有死,但应该受了重伤,这从他身上的旧伤以及城南房间里的药品、绷带之物可以得知。”

    “唐海生早有杀死这三个人的动机,此时想到了正好可以利用这起车祸,于是,一个大胆的连环杀人计划开始了。”

    “唐海生先将受重伤的高向阳转移,并囚禁在房间,以备自己诡计的最后使用。”

    “但是处理完这些事以后,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不知你是早有谋划,还是临时将计就计,反正这样报警更能让警方感到迷惑不已。”

    “在后三起事故中为了与此处保持高度一致,你利用死亡时间与事故时间之差大做文章,并不惜在第三起事故中亲自登场,如果是单独的某一起车祸,你的这种诡计很容易被看穿。”

    “例如第一起事故,最合理的解释就是证人说谎了;还有第二起事故,凶手完全有条件趁乱逃离;第四起事故,死人事实上是可以开车的。”

    “但这些事故的相似性却使得我们不得不通盘考虑,试图找出它们之间诡计的共同性。”

    “这样,各起事故之间相互佐证,反而形成了绝好的掩护。”

    “不可能所有目击证人都说谎,也并非所有的现场情况凶手都有条件趁乱逃离,当然死人开车在前三种情况下就更不可能了。”

    “本来最有可能暴露你的第三起车祸,你却又事先把自己伪装成受害人的身份,我想起第四起车祸之所以隔了近一个月后才发生,也是因为你的腿伤需要休养的缘故吧!”

    “的确很有意思。”李飞用食指摩擦着下巴,盯着唐海生已变得木然的面孔,“不过他为什么要杀死这三个人呢?我们调查过,这三个人之间并没有联系,与他本人也……”

    “并非没有联系,”武城说着也笑了笑,“只不过他们之间的关系隐藏得太深、太具有偶然性,也许连受害人自己都未曾发觉,无论是职业还是社会关系,表面上都看不出什么。”

    “当发现高向阳很可能不是凶手后,我只好抓住偶然想到的一点可能性,试着一查,没想到发现了意料之外的线索。”

    “意料之外?”

    “不错。你看,”李飞再次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链条,“这勉强算是他们之间的一种联系吧?既然焦长安是这种联系的焦点,那么凭借他嗜酒并且经常酒后闹事这种特点,是否与其他两人之间产生联系呢?”

    “我决定以他脸上那道据说是当年酒后打架落下的疤作为切入口。”

    “这件事发生在十年前,我就去路永明所在的第二人民医院查了十年前的病历,没看到焦长安的就诊记录,却意外地发现了另一个人的名字:唐朝荣。”

    “唐朝荣?”

    “他应该是你的父亲吧?”武城看着脸色瞬间剧变的唐海生,“你们长得还挺像。”

    “就诊记录上写的是那家叫做江边城外的饭馆就餐时发生意外,前来检查。就诊结果显示并没有任何异常,不过一个月以后,你的父亲就在另一家医院去世了,死因嘛,好像就是……”

    “不错,我父亲就是被他们害死的,他们三个人!”唐海生突然大声说道,充满恶意的目光扫视着那几位死者的家属,“最该死的就是那个酒鬼,焦长安!我父亲原本就不认识他们。”

    唐海生沉吟半晌,狠狠吐了一口气,语调逐渐平缓,“那是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大学还没毕业,父亲开着一家小型连锁超市,家里条件也还不错,如果没有那件事。”

    “那是我二十二岁生日,我们一家三口在江边城外吃饭庆祝。”

    “那时的江边城外还只是一家不大的餐馆,父亲问我在学校的情况,以及毕业后的打算,还说打算这两年多攒点钱,送我去国外留学。”

    “就在这时,邻桌发生了骚动,一个喝红了眼的男人和同桌吵了起来,很快就发展到动手的地步,这本和我们没关系,我父亲还打算过去劝阻。”

    “可那人手里拿着个啤酒瓶,对着身边的人说了几句,就朝对方头上砸去。结果手一滑,那瓶子就从手里飞了出来,一下子砸在父亲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