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人在警局,破案无数 » 第一百二十章 出租屋杀人事件

第一百二十章 出租屋杀人事件

    “那是顶级的咖啡豆之一,年产量只有三千袋。”

    “我还专门去买了磨咖啡和煮咖啡的机器,花了一千大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你这里的好喝。”

    “可能是不合口味吧。咖啡因为日照时间、土壤中氨基酸含量还有烘焙方法之类的差异,口味也不大一样。”

    武城趴在窗户上,看着外面的柏油路在太阳的炙烤下显得黏答答的,笼罩在一层滚烫的青烟之下,这才意识到,夏天来了。

    “哥伦比亚特调是极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习惯那种酸中带苦的香味。”

    “原来如此。”李飞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不过,在工作日……”武城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早上十点就一个人跑出来品评咖啡,不像是你李大队长的风格嘛。”

    李飞低着头搅和着咖啡,好像在下一个不太容易的决心一样。

    武城扫荡完手上的小蛋糕,换了一杯水果汁,等着他开口。

    思索了一会儿,李飞抬起头:“附近发生的案子……你应该都知道一些吧?”

    “有的知道,有的就不一定了。”武城猜的没错,他果然有事。

    “你肯定知道的。”李飞压低声音,“易家桥新村的那个案子。”

    “那个啊,恐怕地球人都知道了吧。”

    易家桥新村是市里最早建起的经济适用房小区之一。

    和大多数保障性住宅区一样,房屋格局不算合理,配套设施也不尽完善,但是因为开盘早,易家桥新村的地理位置算是众多经济适用房小区中最理想的,因此一度引发了抢购的热潮。

    据说当年放号的时候,很多人搭起帐篷排了二十多天的队,为的就是抢一个好的楼层和朝向。

    现在住在那里的,大多是年轻的上班族,还有一部分拆迁安置的人员。

    因为租金相对便宜,最近几年又流传要在这里新建一条地铁,很多刚出社会的大学生也三五成群地选择在易家桥小区合租一套房子,所以,房地产中介的生意在那附近特别红火。

    人们早出晚归忙于生计,日子过得平淡无奇。

    直到前不久的一天,一起命案让易家桥小区重新回到了人们视线的焦点。

    五月下旬的一个夜晚,短暂的阵雨并没有缓解沉闷的气氛。

    一个叫陆璐的女孩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她租住的易家桥小区3号楼5单元202室。

    当时的时间已经接近十一点半,因为连续的桑拿天,陆璐觉得脑袋涨得厉害,她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快点冲个热水澡,然后上床好好睡上一觉。

    当她推开没有上锁的防盗门,一股刺鼻的煤气味迎面而来。

    煤气泄漏了?女孩还算镇定,知道煤气泄漏的时候不能开灯,免得电火花惹来更大的麻烦。

    她一边大声喊着两个室友的名字,让她们赶快起来,一边奔向阳台,想去开窗,却被什么东西狠狠地绊了一跤。

    借着窗外投进来的路灯昏暗的光线,陆璐看清了绊倒自己的“东西”——和她合租房子的邱梅面无血色地倒在地上。

    陆璐最后的记忆是自己坐在楼道里歇斯底里地大叫,耳边响起开门声、急促的脚步声,还有邻居激动地打电话通知110的声音。

    警方在202找到了两具尸体——秋梅和另一个合租房子的女孩高颖。

    邱梅倒在接近门口的地板上,高颖则是平躺在客厅的沙发上。

    两个人的尸体都符合煤气中毒的特征,死亡时间判断是当天下午六点到七点之间。

    厨房的煤气灶上放着满满一壶水,煤气开关开到了最大。

    警方的初步判断是两个女孩烧水时粗心大意,火没有点着,导致了煤气泄漏。

    可是,进一步的尸检却把这件事看似简单,几乎马上就可以结案的意外死亡推到了云里雾里。

    法医发现,在邱梅的头部和颈部,有两处明显是钝器打击造成的伤。

    女孩的死因虽然是煤气中毒,但是大脑却伴有外伤导致的脑水肿,在她的手上,还找到了防卫性的伤痕。

    所以,意外被推翻,谋杀的调查提上日程。

    李飞带人反复查了现场,他们在3号楼附近的垃圾桶里找到了一个染血的铜制小雕像,经陆璐指认,它原本应该放在电脑柜旁边。

    房间里并没有明显翻动的痕迹,但是三个女孩放在卧室的笔记本电脑都不见了。

    煤气灶的开关和小雕像都没有提取到指纹,看来谋杀是毋庸置疑。

    根据煤气泄漏的速度和两个女孩体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判断,案发时间是下午四点到五点之间。

    不同寻常的是,和邱梅同处一室的高颖,体表却没有任何外伤的痕迹,连旧伤都没有。

    几轮细致的化验也没找到除了一氧化碳之外任何毒物、镇定剂之类的线索,尸体也没有被移动、搬运的痕迹。

    如果说,有人袭击了邱梅,并制造了煤气中毒的假象,那高颖的死又该作何解释?

    两个女孩生前曾经是同事,都在一家经营网上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公司做办公室文员。

    高颖在死前刚刚辞职,据说是想考研究生。

    她们的人际关系非常简单,在单位的人缘也都很不,没有矛盾,没有男朋友,没有无故枉死的理由。

    换句话说,没有任何线索。

    案件因此沉了下来,本来这也是常有的,但是无所不能的互联网却始料未及地把警方逼到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高颖和邱梅死后大约一周左右,陆璐在自己的博客里陆续发了几个帖子,表达了对两个室友的无限惋惜,对凶手的指责和痛恨,当然,也流露出些许对迟迟无法破案的懊恼。

    一开始,跟帖的都是两个女孩子的亲友,可是后来,不知道什么人把她的博客转帖到各大论坛,还冠以“花季少女离奇死亡,警方追查至今无果”的抢眼标题。

    几乎在一夜之间,这些帖子赚取了数百万的点击率,人们感慨着,猜测着,咒骂着……

    不知不觉中,一些所谓的同事、同学、熟人、邻居也纷纷冒出来,关于两个女孩的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陆续在网上传开。

    有些正义感爆发的网友还发起了网络通缉令,呼吁知情者提供线索,协助缉拿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