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红楼救金钗 » 第二十章 北静送珠子

第二十章 北静送珠子

    王一语前面的人自动地往两边靠了靠,

    给他让了一个通道出来。

    王一语走上前去,

    把刚刚吟的诗句又说了一遍:

    “登临四时总好,况花朝、月白风清!”

    令官皱了皱眉头,

    好像在回想些什么,

    在他的诗词储备里,

    这首诗好像是第一次听到。

    便问道:

    “公子,我们飞花令是的规则是已经存世的诗词,”

    “你这句诗,只怕是……”

    令官的话音还未落,

    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从最前排传出:

    “重檐飞峻,丽綵横空,繁华壮观都城。”

    “云母屏开八面,人在青冥。”

    “凭栏瑞烟深处,望皇居、遥识蓬瀛。”

    “回环阁道,五花相斗,压尽旗亭。”

    “歌酒长春不夜,金翠照罗绮,笑语盈盈。”

    “陆海人山辐辏,万国欢声。”

    “登临四时总好,况花朝、月白风清。”

    “丰年乐,岁熙熙、且醉太平。”

    说完,他站起身来,回头道:

    “这位公子所吟的诗句是不是出自这一首啊!”

    王一语见此男子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面如美玉,目似明星,心想:

    “怎么有这么面容秀丽的男人,看起来竟比女子还生的娇媚。他穿着蟒袍,莫非也是个王爷。”

    王一语迅速回想起红楼梦中出现的王爷,生的这般美貌的,只有北静王水溶了!

    王一语连忙拱手鞠躬行礼,

    说道:“正是曹组的《声声慢》。”

    北静王对着台上的令官说道:

    “这位公子所吟之诗词确是现世存在的,”

    “只是并不像李杜的诗句那样广为流传!”

    “所以大多数人不知道也不足为奇!”

    说罢,便向王一语投来赞赏的目光,

    说道:“这位公子,不知你还知道其他的带花诗词吗?”

    王一语不假思索地说道: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离趣未穷。”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

    王一语一口气又说了十个流传不广的带花诗句,

    众人都听得呆住了,

    北静王眼里泛着光,

    看到王一语仿佛发现宝贝一般,

    贾雨村捋了捋胡子,

    对着坐在他身旁的牛大人说道:

    “这人,也算是我的门生,”

    “牛大人,你的门生呢?”

    牛大人的小跟班此刻正灰溜溜的低着头,

    不敢发一言,

    牛大人更是气的像一头老牛,

    鼻孔撑得圆圆的,

    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气都气饱了。

    忠顺王爷觑着眼睛,

    看着这个从未见过的小公子,

    心想着这人是哪里冒出来的,

    看着这打扮和相貌、才气,

    并不像是小门小户的,

    但若是京城的哪位王孙贵族家的公子,

    自己怎么从未见过。

    忠顺王爷便开口问道:

    “你是哪家的公子?”

    王一语回答道:

    “回王爷,在下王一语,”

    “是京郊王家的……”

    还未说完,贾雨村便救场似的站了起来,

    对着忠顺王爷和北静王鞠了一个躬,

    说道:“王一语是我的门生,”

    “这次进京参加乡试。”

    忠顺王爷问道:

    “乡试?他还是个秀才?”

    台下的人听说王一语是个秀才,

    像是炸开锅一样,

    交头接耳起来。

    贾雨村说道:

    “他在十三四岁便中了秀才,”

    “这不正赶上今年的乡试嘛!”

    忠顺王爷又再仔细看了看王一语,

    果然年少,

    若真是十三四岁中个秀才,

    也算是前途无量了!

    北静王穿过人群,

    走到王一语面前,

    仔细端详着他说道:

    “果然有才有貌,”

    “不仅博闻强识,”

    “还生的这般风流潇洒,”

    说着,北静王取下项上的红色珊瑚嵌玉珠,

    递与王一语道,

    “我今日不曾预料会在此处遇到你这般灵巧的人,”

    “并未带上什么礼物,”

    “这串红珊瑚绿玉珠子是当日皇上赏赐,”

    “我现在转送与你,”

    “务必要收下!”

    王一语心中暗想道:

    “原来这个北静王还真喜欢送珠子,”

    “之前第一次见到贾宝玉就送了鹡鸰香念珠一串,”

    “今日见到自己又送红珊瑚绿玉珠子!”

    “而且都是圣上赏赐之物,”

    “看来在他的心中,”

    “自己的地位与贾宝玉也有的一比!”

    王一语伸手接过珠子,

    自是千恩万谢,不在话下。

    ……

    正殿里,中秋诗会的飞花令还在继续,

    北静王将王一语拉到自己身边坐定,

    问了一些经时至世、诗词歌赋等问题,

    王一语对答如流,

    北静王甚是欢喜。

    贾芸为了节省时间,

    也加快了步伐,

    按照蒋玉菡提供的地图,

    他成功地躲过了巡逻的官兵,

    快要走到后院。

    “布谷布谷……”

    贾芸轻声叫到,

    一个白影从灌木丛中穿了出来,

    正吐着舌头扒拉着他的腿,

    那是他们训练的狗旺财。

    贾芸将一袋碎金子递到小狗嘴边,

    待小狗将布袋子含住的时候,

    在布袋的底端剪了一个小小的洞。

    然后从怀里掏出王一语给的药粉,

    凑近旺财的鼻子底下,

    对它轻声说道:

    “去吧,旺财!”

    那只小狗就像是闪电一般的飞奔走了,朝着有着药粉味道的后院跑去。

    守在后院入口的几个侍卫还来不及反应过来,它已经蹿进后院的草丛中了。

    贾芸装作很着急的样子,跌跌撞撞地向后院冲去,不出所料被侍卫们拦住了。

    “这里是忠顺王府的禁地,你竟敢擅闯禁地!”

    “你这人好面生,哪里来的狂徒!走!跟我们去见总管!”

    几个侍卫三两下把贾芸按在地上,贾芸像一只弱鸡一样,不敢动弹。

    口里大喊道:“冤枉啊!各位爷!我是来参加忠顺王府中秋诗会的!”

    “刚刚我正在小解,钱袋子掉在了地上,不知从何处窜出一直狗,”

    “叼着我的钱袋子就跑,我在后面死命的追,也就没有注意这里是忠顺王府的禁地!”

    看着贾芸穿的衣服也十分华丽,并且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几个侍卫有些相信他就是来参加中秋诗会的某位公子,把他扶起来说道:“这位公子,这里是忠顺王府的禁地,你来的时候没有人给你交代过吗?”

    贾芸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说道:“有的有的!只是刚刚我太着急了,就忘了这回事了。”“侍卫大哥,我刚刚看到叼我钱袋子的狗进了你们这个后院,这可怎么办啊?”

    一个侍卫了头子模样的人说道:“我们忠顺王府并未养过狗……”

    另一个小侍卫打断道:“大哥,我们王府西墙有个狗洞,经常会有外面的狗跑进来!”

    “刚刚我确是看到一条狗冲了进来……”

    贾芸连忙说道:“这位小哥你也看见了吧,我求你们帮我进去找找,”

    “我那钱袋子里有五两碎金子呢,若是帮我找到,我必定会感谢小哥们的!”

    那些侍卫听到“金子”二字,两只眼睛都散发着金光,

    侍卫头子说道:“即使如此,那么公子你就留下姓名,”

    “我们找到公子的钱袋子之后自会奉还的,请你现在回去大殿,此地不宜久留。”

    正说着,贾芸指着离门不远的地方说道:“小哥你看,那个闪闪发光的可不就是我的金子吗?”

    便跑去捡起来,对着侍卫头子说道:“大哥,果然是我的黄金!”

    贾芸装作着急地说道:“糟了,必是那畜生把我的钱袋子咬破了!”

    “即便找到了钱袋子,里面的金子也洒落完了!”

    “只怕是其他的也难找回了,也罢也罢,就算我倒霉罢了!”

    便作势要走,几个侍卫听见这话,心里都想着要是能找到洒落在后院的黄金,那岂不就是自己的了,暗暗地期待贾芸走后自己运气好能找到洒落的金子。

    贾芸走了不远,便隐藏在一处回廊的后面,透过回廊的雕窗看着后院门口的动静,

    果然包括侍卫头子在内的侍卫们以为贾芸走远了,都弓着腰到处寻找黄金去了。

    不多时,几个侍卫都已经四仰八叉地躺下了。

    贾芸心里暗笑道:果然王一语说的没错,有什么样的主人就有什么样的走狗,忠顺王爷那么视财如命的,他的家仆耳濡目染,自然也跟他是一个德性!

    这时,贾芸又开始布谷布谷叫着,旺财从一片荒芜中穿了出来,口里钱袋子已经空空如也了。

    贾芸蹲下摸摸它的头,说道:“走吧,我们看看鸳鸯姑娘被关在哪里呢。”

    旺财便在前面带路,穿过一片荒草地,旺财停了下来。

    贾芸拨开荒草,果然发现了一块木板,那便是地牢的入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