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魏武卒 » 第五百四十二章:函谷关之围

第五百四十二章:函谷关之围

    拂又走了一日,韩方忽然停下脚步,举手制止了军队的前进。

    他侧着头仔细倾听一番,只觉得前方似乎有隐隐的轰鸣声传来。

    这是什么声音?

    韩方皱紧了眉毛,很像是那作坊里的轰鸣声啊!

    只是,这荒郊野岭的,那哪里来的作坊呢?

    一边命人警戒,一边等待着游骑的归来。

    不多时,探子返了回来,走到韩方身边汇报道:“将军,此去前行二十里,却是见到了一条浑浊的大河,以地图来看,怕是那便是大河了!”

    韩方打开了地图,一边仔细的丈量着,一边细细的在地图上标记处一个个点位。

    认真计算了好几次之后,韩方一把丢掉了炭笔,开口笑道:“诸位,再行八十里,就是秦国函谷关了!”

    众人欢呼起来。

    “埋锅造饭!顺便安营扎寨,吾等都休息一日,然后明日直达函谷关城下!”

    炊事兵忙碌了起来,营帐也一座座的搭建起来。

    ……

    函谷关一侧依托着群群大山,一面又依靠着一方狭长土岭,土岭的边上,就是咆哮的大河。

    这个险峻的关卡,若是从正面攻打,只要守军不乱,那是几乎不可能攻克的!

    如此绝佳的地理位置,倒是让函谷关成了不败的神话。

    这个记录一直到了西汉末年,才被打破。

    因为大河水位下降,土岭靠河的一侧,露出了大片的滩涂,使得进攻一方不需要再攻打函谷关,就能够绕进敌人的腹心。

    如此之下,才让函谷关老城,渐渐荒废了。

    第二日的下午日落时分,华军才勘勘赶到函谷关之下。

    纵然是早已得到了情报,华军正顺着函谷关而来。

    但是值守函谷关的秦吏,见到城外一望无际的人头,顿时手脚发凉。

    人上一万,无边无沿。

    韩方带领了一万士卒,更是打着五万士卒的旗帜。

    这等盛景,自然是让函谷关守将头皮发麻。

    他粗略的数了一下,按照旗帜来判断,这群华人的人数当不低于三万以下!

    “来人,速速向四方求援,就言事情紧急,还请他们派人前来救援,若是君上怪罪下来。

    本将自会一人承担!”

    信使匆匆而去。

    狭长的古道内,数万华军拥挤在一起,举目望去,这旗帜甚至看不到边!

    信使也被吓着了,能够离开此地,倒是让他欣喜若狂。

    至于函谷关谁爱守谁去,反正他是听说华国对于降卒也不错,很多早早投靠华国的,而今都做了军吏……

    华军在关前,扎下了足够五万人居住的大型营盘。

    函谷关守将却是连派人试探的心思都没有。

    函谷关内仅有五千守卒,以五千对五万,本来就很是艰难了,若是派人夜袭……

    万一有一个闪失,函谷关就等于是无主状态了。

    魏国还曾强盛的时候,函谷关并没有在秦国手中,那时,魏国曾经打到了站在咸阳城头,都能够清晰的看到魏军那火红色的衣服的地步了!

    万一函谷关在他手中丢失了,秦国必将从此动荡不安……

    ,,,,,,,,,,

    张书堂淡淡一笑,道:“此事因某而起,某又岂能袖手旁观!”

    “少特么的假惺惺了!”王司徒大怒道:“既然汝寻死,我也不再拦着!兄弟们给我上!”

    黑衣人彼此对视一眼,却是畏畏缩缩的不敢上前。

    这可是一省大员啊!

    若是朝廷追究起来,他们都讨不了好!

    王司徒怒喝道:“都傻了,还不快上!”

    黑衣人犹犹豫豫的,有一人开口道:“大人,若是官府追查下来,我等可都活不了啊!”

    “是啊!”

    ……

    黑衣人陷入了内讧。

    张书堂嗤笑一声,并不开口,他们人数不占优,自己又浑身伤势未愈,动手不得。

    陈奇瑜更是诸人的重点保护对象,若是与王府侍卫们交手,必然不是对手。

    阿财在一边说道:“你等都走吧!否则官府追究起来,必然难逃一死!”

    陈奇瑜眯着眼,却是沉默不语。

    王司正怒极,反倒笑道:“都他么傻了,若是今日走脱了一个人,他们告到了官府,纵然你我不曾动手,也难逃一死!

    既然都是死,为何我们今天不放手一搏呢!

    只要杀死了他们,然后毁尸灭迹,谁能给知道是我们做的!”

    黑衣人彼此对视着,窃窃私语起来。

    张书堂大急,若是让王司徒劝的他们狠了心,他和陈奇瑜可就是难逃一死了。

    张书堂朝后面看了看,漆黑的道路上,却是丝毫不见动静。

    这群该死的,用不到的时候,终日里马屁不断,这正需要他们的时候,一个人影都不见了!

    不行!

    必须拖住那些护卫们,若是成功策反他们反戈一击……

    “诸位兄弟!”

    张书堂开口道:“兄弟们蒙着脸,张某人我猜不出来大家都是哪位兄弟。

    张某人的信誉,想必大家都是知晓的,若是诸位信得过我,还请放下兵器,我会亲自劝说陈大人不深究此事!”

    张书堂看向了陈奇瑜,冲着他眨巴了几下眼睛。

    陈奇瑜顿时会意,道:“本官乃是河南道分守道,堂堂从三品大员!

    老夫以自身名誉担保,只要诸位就此退去,老夫就不在追究此事!”

    张书堂插嘴道:“不,他要留下来!除了他,你们都可以走!”

    张书堂指着王司正,挑拨离间起来。

    只要让这些黑衣人,看到自己对王司徒的追究,然后却是放过他们离开。

    那么必然能够离间了黑衣人的心。

    打一派拉一派哄一派,是万古不变的道理。

    只要说服这些小兵离开,那么区区一个王司正,难以掀起水花来!

    “休要听他胡搅蛮缠!”王司正大喝道:“兄弟们,自古官员两张嘴,切莫和他们耍心眼,今日我们早已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若是一时手软,放跑了他们,大家难道还以为官府真的不会追究吗!”

    他见众人有些意动,眼神里终于有了一丝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