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一九八二 » 第四十一章 陈辉卖鱼回来了

第四十一章 陈辉卖鱼回来了

    陈逸清楚陈辉陈成划的船离小码头不远了,要看到两人,得到屋外没遮挡的地方才能看到。

    陈逸这时就无限向往有神识的好处,念头一出,就能在能探知的范围内将事物一览无遗。陈逸心头一动,心想世人说神仙未卜先知,是不是也有神识的功劳在内:仙人用神识一看,在能够查探的方圆十里、百里、千里、万里等距离内就将事情看到了,听到了,加上分析推测,把这些事说给普通人听,到时一应验,普通人不就真的将修炼者敬若神明了?

    应当有很大可能。陈逸比较相信自己的猜测,当然,修炼者本事大了,能感知一些宇宙空间将发生的事情也有可能,所谓因果关系、心血来潮,与自己相关的事情,大能者是有感应的,就如普通人的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大能者是能在清醒状态下预知到一些事情。

    陈敏听了陈逸意见,就开始炒菜,还是三菜一汤:白辣椒煮鱼,炒苋菜,炒腌豆角,咸菜鸡蛋汤。

    陈敏坚持做鸡蛋汤,是听人说鸡蛋能给人提供所需的营养,家里吃不起新鲜肉,就吃新鲜鸡蛋,一家人都在长身体,不能少了营养,宁肯每月少卖两三块钱,也不能让弟弟妹妹身体长不好,这也是家里不缺少的东西。

    而炒各样腌菜,是家里腌菜多,腌菜又下饭,而且腌菜越炒越好吃,因为每次加热时都要加些油,腌菜自然是越炒越有油水,越发好吃了。

    陈敏开始做鱼,鱼大肉多,陈敏就用固定在灶上的大锅做菜。

    陈逸在灶膛里烧上火,自己有空,身体又寒暑不侵,就不必让陈欣烧火,弄得一身汗。陈逸知道,包括从前的自己,在大热天里,身上是汗了湿、湿了又干,是夏天里身上有汗味的原因。

    这厨灶建得有些大,有一小两大三个灶膛,另有藕煤灶,灶膛中间加有热水缸。小灶膛用来给吊水锅烧开水、吊铁锅用来炒菜;两个大灶膛,一个是人多用来煮饭炒菜的,一个是用来煮猪食或上蒸笼蒸饭蒸其它东西的;藕煤灶用来节约柴火,冬天的煮猪食和煮饭,就用藕煤灶;热水缸,是在灶膛里烧火时,顺便给缸里的水加热了,很适用的灶具。

    陈敏在锅烧热后,倒入三两多油,待油七成热,下入姜片、大蒜,先用油炝一下,然后倒入有小半钵子的切碎白辣椒翻炒,当炒出满屋呛鼻子的味道时,就加入一大瓢泉水,先将两块鱼头放入,再将鱼肉-段段加入汤中,见汤盖不住鱼肉,又加了些水,正好让鱼肉都没入水中,做好这些,就盖上锅盖。

    下面就是火候。先用大火将锅烧得热气直冒,过半分钟后,就改用小火熬鱼,熬上十多分钟,鱼味辣味就混合了,鱼肉和白辣椒都变得好吃。

    “大姐,好香。”小丫头才比灶台高点点,用小手往鼻子前赶锅中冒出的热气,口里还夸奖,象个小馋猫。

    小丫头的馋猫样子逗得哥哥姐姐直笑。说到猫,今天大花猫也吃了个饱,鱼腮,鱼里的肝肠,都成了猫的美味食品,鱼喜腥味食物,是千真万确。大黄狗也到井台边来过,对鱼杂不感兴趣,嗅嗅就走了。

    陈逸将火势弄小,控制灶中火候,这时,耳中听到了小码头处传来的声响,是陈辉陈成划的船靠岸了。

    “我估计大哥回来了,小玫,去走廊上看看。”陈逸知道小丫头和陈成亲近,好象就和陈辉最不亲近,陈辉要做家长样子,婚事又不顺,就少耐心哄小妹,倒不是对小妹不好,大哥对家人都好,支持弟弟妹妹读书,任劳任怨干活,无一不证明大哥他在为弟弟妹妹付出,只是他不把他的好放在样子功夫上。

    “哦!大哥回来了呀。”小丫头蹦蹦跳跳往外走。陈欣跟上,养成的习惯,全家人习惯了有人关注着小妹,生怕她磕了绊了。

    陈辉陈成在小丫头欢叫声中回了家,陈逸也起身走到窗前去看,见两人戴着草帽,但脸被太阳烤的通红,河面上有风,汗被风吹干,两人衣服不怎么湿。两人肩上挑着的水桶,一看就是桶中没水的模样,呵呵,鱼虾螃蟹应当是卖掉了。

    陈辉还提着个装十斤油的塑料桶,虽说这时的桶不透明,但明眼人一看都知道是满的。陈辉按陈敏的吩咐打了清油。

    “大哥,小成,你俩辛苦了。”陈逸大声招呼。

    “不辛苦,不辛苦,天天这样辛苦才好。”陈辉是愉悦地高声作答。

    一家人齐聚门里门外,听了都是欢笑起来,除了小丫头理解力还差点,其余人都明白陈辉的意思:有钱赚,辛苦个啥?

    进屋,陈欣给两人递上大蒲扇。

    “幸亏带了大水壶,口没干着。”陈辉闲话一句,就兴奋地对弟弟妹妹说开了。

    “我们划船下去没费力,顺风顺水。到了街上的码头,我俩兄弟把船停在不挡别人船进出的地方,收了桨,就从码头阶梯上到了街上,这处就是街上摆摊卖菜卖肉卖其它东西的地方,今天多了我们卖鱼的。”陈辉很有气势地一挥大蒲扇,“放下桶,我就一声喊,‘卖鱼了,有鱼卖。’有人听到了,马上就向我们走过来,我一看有戏,又喊了几声,小成也跟着喊,哈哈,这下好了,好多人不管买不买鱼,都围拢过来看鱼。我们有十七条两三斤的大鱼,半斤多的有七条,还有一桶虾子,一桶螃蟹,看的人稀奇着呢!”

    “跟着就有人开始买了,说今天运气好,竟然遇上了卖鱼的,平日找打渔人订鱼都订不到呢。接下来是抢着买,我只好给周围的人定顺序,一个一个的来,小成盯着鱼,不让人碰,今天要是我一个人去,就麻烦了。我们先卖完了鱼,大鱼小鱼都卖完。”陈辉“哈哈”一笑,又道,“小逸,没鱼买了,剩下的人就有人买虾,我看一斤虾的数量多,就卖的一块钱一斤,螃蟹也是,他们埋怨贵了,我就说这虾和螃蟹比鱼还难捉,他们也认了。对了,两条黑鱼卖的八角一斤。”

    在陈辉说话时,陈逸到灶前理了下煮鱼的火,没影响陈辉说话。

    陈逸听完,笑道:“大哥,这价格定的可以,这是卖给平民百姓,便宜些可以。我卖给煤矿的黑鱼临时加了价,卖的一块一斤,以后卖虾子螃蟹给单位,起码卖一块五,一斤那么多,卖便宜了就亏了。”

    听陈逸说“亏了”,大家又笑起来,这哪是亏了,是赚了,说起来,不过是放了下虾笼。但大家清楚,这是陈逸的本事,放过虾笼的人挺多,为什么他们就没收获呢?不就是没本事!

    陈辉夸道:“小逸比我会做生意。”陈辉是服了自己老弟。

    大家又笑。

    陈敏问:“卖了多少钱?用了多少钱?”这是陈敏对自家大哥的督促,知道他总想自己手上有些钱。

    陈辉老实回答:“一起卖了四十三块七角五分钱,清油是八角七分钱一斤,买了十斤,花了八块七,给你们买了蛋糕,蛋糕是六角五一斤,买了一块钱。还剩三十四块零五分钱。”

    这边陈辉掏钱,那边陈成就说“蛋糕好吃。”

    陈逸见陈欣陈玟两姐妹一幅想吃的样子,立即说道:“先吃饭,吃了鱼,再吃蛋糕。”

    陈逸开始有威信了,姐妹俩知道这些吃的是靠二哥的本事才有的,就眼馋兮兮地看着还放在桶里包着的蛋糕,忍着不吃。

    陈敏收了钱,就专心做菜。

    陈敏感觉今天做菜最顺手,不用考虑油是否多放了的问题,陈辉一买就是十斤,是比自己有魄力。

    十分钟后,一家人开始吃午饭。事实上,鱼的香味和大钵子里的鱼肉,让青年少年儿童都馋涎欲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