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一九八二 » 第五十九章 又一家要送甲鱼

第五十九章 又一家要送甲鱼

    在社会大环境下,很多事情,很多做法,在整个社会是通行的。

    观山金矿虽说处在乡下的大村子里,但与外界的联系非常密切,并不闭塞,来矿里的人员也是络绎不绝,与西村煤矿没两样,还比西村煤矿多了个协作方,地区的黄金提炼厂。

    有句话说得好,来的都是客,是客人就得招待,在我们这重人情的社会,招待上热不热情,用不用心,客人在餐桌上就看得出来,丰盛就代表对客人的重视,客人就心情舒畅。

    落实餐桌上的内容,就是行政科的任务,因为食堂由行政科管理,科里虽然不具体经办,但食堂经办人员却是科里安排的,所以,行政科与食堂是一体的,招待做不好,板子就是行政科的,具体就是科长们的。

    可以说,当前社会上能有的食材,已经让各级主管后勤的供应部门千方百计采购到手了,可全都是大路货,稀罕珍稀的食材却难得一见,一是这样的食材在渐少,二是在大自然之中的这些食材难到手,它们存在于深山老林或江河湖泊与大海,它们就是山珍海味。

    这些后勤部门,在长期的采购征程中,很多人员都互相认识了,在交谈中,说哪家哪家收购到野鸡或者甲鱼,都是羡慕的。

    这就是这位董大刚科长有些兴奋得失态的原因大背景。

    随即,陈逸见到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从另一间开门的办公室冲了出来,出门就问“什么好东西?”他嘴里问话,脚步没停,到了自行车旁边,看清桶里东西,立刻大声道:“这么多啊!”

    董大刚冷静下来不少,心头一算,摇头道:“这么多,也用不了多久。”

    “是啊。”夏科长立即同意。

    “小伙子,这是你捉的?”董大刚想到了正主,望向陈逸问,眼神透露他的想法。

    “小伙子,这是我们行政科一把手,董科长。”夏科长叫夏克仁,是行政科分管房产修缮的副科长。

    陈逸笑道:“董科长,夏科长,这是我捉的,我听说你们的采购员经常在街上打听这些东西,就直接上门了,不想在街上耽误时间。”

    “呵呵,好好,我们要,不装模作样。”董大刚有性格直爽的一面,爽快告诉陈逸,自己需要这些东西。他当然也有本事,不然,怎么能当上管家似的行政科科长。

    正说着,有两个中年男人进了院子,径直走了过来,是来上班的职工。

    “薛仁,你去喊熊立人和夏田赶紧过来。”夏科长一见两人,马上就让其中一人去喊人。

    其中叫薛仁的一人听到夏科长的吩咐,改变方向,从侧墙的一道小门出了院子。

    两人中的另一人走了过来,一瞧自行车上绑的水桶,忍不住叫起来:“甲鱼,是甲鱼,我好多年没见过甲鱼了,这么多!还有黑鱼!”他是明白了自己走过来时,为什么见两位科长脸上喜形于色。

    他们行政科的人都清楚想买到稀罕食材的难,有时聊到招待难办时,大家就七嘴八舌地例举柳平县一带有的稀罕食材品种:野猪、麂子、穿山甲、野山羊、野鸡、野兔、甲鱼、黑鱼、鳡鱼、斑鸠、娃娃鱼、果子狸、獾子、狍子、竹鼠、松菌、大头菇、草菇,有人提到泥鳅、黄鳝,大家就说不算,有人提到海里的大虾和螃蟹,众人就说可惜,因为这得是活的,不可能运到这里。而干海参、干黄花菜、干香菇、干木耳、干墨鱼、咸海鱼、各种肉的腊制品、冰冻食品等等买得到的食材,根本不属稀罕食材。至于鲜鱼,实在需要了,可以请清凉水库撒一网,但活鱼就没有,大活鱼也比较稀罕。

    行政科的人都对稀罕食材向往,因为自家食堂需要它们办成好的招待。

    “小伙子,请到办公室坐。”夏科长邀请道。

    陈逸看出夏科长是个八面玲珑的人,这种人不吃亏。

    董科长也连忙说道:“对对,到我办公室坐。小伙子,你贵姓啊?”

    陈逸笑道:“呵呵,科长客气,我姓陈,叫陈逸,闲情逸致、以逸待劳的逸。”陈逸不喜欢说“免贵”这一词,觉得有江湖气息,但随即想到,自己这辈子,还真可能和江湖挂上了钩,此江湖不是武侠小说中那个打打杀杀的江湖,是有功夫的人群形成的江湖。

    在办公室坐定。

    两人中的另一人叫叶成明,他为大家泡茶。

    “小陈,谢谢你为我们矿送甲鱼,你是不是经常捉到甲鱼和那黑鱼?能不能经常给我们?”夏科长率先问,他是为董科长打头阵,副手就应该这样。

    陈逸微笑着点头,有些轻描淡写道:“领导客气了。我练了好久,比较有把握从这涨水了的清水河里捉到甲鱼和各种各样的鱼,今天拿黑鱼来,是这种鱼难捉到一些,也比鲤鱼、鲢鱼好吃些,我可以经常给你们送来,我来不了,就让我哥送。”

    “小陈,一个星期送一次行不行?”董科长忙问,心想这条线不能掉,还得问清他家的地址,遇上突然事情,可以找他求援。

    “可以,我每星期的星期四给你们送,下星期就开始,每次要多少?”陈逸想,开学了,除了星期天,都得大哥送,不过,以后得让他们自己上门拉。

    “你这都是活的,可以养,先定每星期要十只甲鱼,越大越好,都说大甲鱼越大越滋补。这个鱼,有几百斤我们也要,职工们难得吃到一次新鲜鱼,食堂窗口有新鲜鱼卖,肯定抢着买了解馋。”董科长拍板了。

    “清水河里长的河鱼是比水库里养的鱼好吃些,我小妹就喜欢吃黑鱼、鲶鱼,没细刺,还没捉到鳡鱼,估计会更喜欢吃。草鱼、青鱼、鲢鱼、鲤鱼的刺是多了点。”陈逸也聊道。

    夏科长羡慕地笑道:“小陈,你家生活过得好啊!”这经常有鱼吃,就是打渔的人家也做不到啊,打到的鱼获要卖了挣钱。

    陈逸轻微摇摇头:“也就近年才好过起来,我父母己过世了几年,我兄弟姐妹多,多亏我哥我姐,家里才过得象模象样。”

    “有你这捉甲鱼和活鱼的手艺,你家只会越过越好。”夏科长安慰道。

    夏科长估计陈逸也就十七、八岁,家中却几年前就没了双亲,那日子应当是过得艰难,这种经历过艰苦日子的年轻人,只要没毛病,那就肯定有出息,这不,现在就很有出息,凭自己估计,这些活鱼和甲鱼,起码就有两百多块钱,夏科长安慰的话里就用心,心里对陈逸更信任。

    董科长和叶成明也连连点头。

    正说着,外面传来欣喜的叫声:“哦!好多甲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