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量子!无尽的进化 » 第三章 陨星3

第三章 陨星3

    每一个量子元在不知疲倦地跳动和传输着他们完全不理解的东西,它们只知道这些东西很着急,一个接一个,排着队挤进来,谁也不让谁,争先恐后地涌向一个方向——木星三号星环舰的量子核心。这是星环舰的算力中枢,为舰上所有智类提供算力输出,是整个星舰的算力发动机。

    请求救援的数据如洪水猛兽般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扑过来,星环三号的量子核心爆发出超出平时千倍的光芒,闪耀程度肉眼根本无法直视,犹如超新星在眼前爆发一般。

    矿区突发的情况导致算力需求暴增,大量困在矿区的采集舱爆发出的算力支援信号已经堆积成山,星环舰的量子核心已经难以应付眼前接踵而至的各种问题,星环舰三号的算力遭到了空前的挤兑,量子核心被迫远远远超负荷运转,核心舱内被红色超负荷的报警信号所淹没。

    “赶紧联系其他星环舰,请求算力支援,这里需要紧急支援!”面对如此突发的情况,星环三号舰长焦头烂额。

    “其他星环也反馈有超量求援信号涌入,算力资源枯竭,目前正在紧急联系木星城,看看是否可以调用城中备用的算力”

    “好,向木星城请求支援!要快!”

    星环三号舰长敏锐地察觉情况有所什么不对!

    原来不仅仅是他这里的算力遭到挤兑,其他星环舰也遭遇突发状况。如果所有星环舰全部向木星城请求支援的话,木星城的算力也会像他们现在这样,算力挤兑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下,后果不堪设想。

    “情况不对,做好紧急撤离准备!”

    “外出的采集舱怎么办,现在还有231组自动采集舱还没有返回,是否等待?”

    “执行预案WANR-CAVLP-YQCI,全员召回,15分钟倒计时,时间截止即刻全速撤离,目标脱离木星大气散逸层,前往近木轨道,返回木星城!”星环三号舰舰长果断发出命令。

    “收到!”星舰智类助手立即执行他的指令,没有任何拖泥带水。

    舰长擦了擦一脸汗,好险啊!幸好王国那些宝贵的执行者不在他这艘船上,否则他还真不敢就这样拍拍屁股走人。想当初,他还眼红那些被分到执行者的星环舰,估计现在那些星环舰是逃也不是,留也不是,这些大宝贝们反而变成大麻烦!

    “截止即可全速撤离!截止即可全速撤离!不再重复,不在重复!!”

    星环三号舰长重复了一遍他的命令。

    繁星点点的虚空之中,一个环环相扣的环状球体与周边漆黑融为一体,只有当不断转动的环挡住了后方的星光时,才发现这里有如此巨大的庞然大物。这个庞然大物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大字:木星城。这三个大字与这超现实球体形成一对特别的组合,似乎在向虚空炫耀着人类的伟大科技。

    在木星城旁边的是一个更加庞大的巨兽,一颗黄褐色星球——木星,它是颗巨大的气体行星,是这个恒星系中最大的行星领主。它是如此的美丽和安静,遍布整个星球的小卷发们似乎在告诉人们,它温柔好客的性格。

    “木星是太阳系中绝对的行星霸主。它的质量是除太阳以外所有天体总和的2.5倍,甚至可以凭借强大的引力,将太阳系的质心拖出太阳表面以外数十万公里。和太阳一样,木星的主要组成元素也是氢和氦。

    太阳71%的质量是氢,27%的质量是氦,其余部分由其他元素组成;类似的,木星有73%被氢占据,25%的部分是氦,其他元素占了2%的质量。如此类似的组成元素和比例,使得二者的密度也几乎相同。

    木星最外层是1000公里厚的气态分子氢,再往下是24000公里厚的液态分子氢,再往下是45000公里厚的液态金属氢。”

    一位旅游机器人在给来自地球各大星城的游客们介绍眼前这个温柔的大个子。

    “而金属氢,也称为金氢,是我们王国超导的圣杯材料,同时也是绝佳的聚变燃料,用途十分广泛,可以用来.......”

    “既然木星和太阳这么像,但为什么木星没有像太阳那样变成恒星呢?”一位稚气的声音插嘴问到。

    “傻孩子,因为木星的虽然很大,但是还不够大!它的引力不足以在核心处形成足够强大的压力和足够高的温度,以至于能够引发核聚变反应。等你上初中了就能明白啦”一位热心的大叔快速的解答这位小朋友的困惑。

    “是的,我补充一下,这里说的大是指足够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指体积。”导游机器人继续解答这位小朋友“在离我们600光年外有一个一颗命名为J0555-57Ab的天体,是一颗在整个可观测宇宙里目前发现的最小恒星。它位于一个三合星系统中。如果感兴趣的各位可以在H观察室直接看这个系统。其中两颗是和太阳类似的恒星。而在这里发现的第三颗恒星,也就是J0555-57Ab,确实显得非常特别。”

    导游机器人手一挥,调出了一个三颗恒星的全息图像,指着那颗最小的星星

    “观测结果表明,它的半径只有大约59000公里。这个半径在太阳系内,别说和太阳比,就连和木星比都相形见绌,体积只有木星的84%左右,仅比土星大一点。为何木星那么大都只能是一颗行星,而J0555-57Ab更小,反而成为了一颗恒星呢?”

    导游机器人不知从什么地方摘出来了一颗木星模型,和小星星两者放在了一起。和木星放在一起,这颗迷你的小恒星显得很可爱。

    “答案很简单,因为虽然体积小得多,但J0555-57Ab的质量达到了木星的85倍,恰好达到了理论上可以进行核聚变的最小程度,于是它就被“点燃”了。如果质量再小一点,它恐怕也就只能做一颗行星了。相比之下,木星的质量远远不足以进行核聚变,因此它成为了一颗冰冷的行星。”

    “那当初为什么木星只获得了这么少的质量?它为何没有成长得更大一些呢?”小朋友继续问到

    导游机器人看了看大叔,看大叔没有作答的打算,于是继续解释道:

    “我们知道,恒星都是形成于一片原始星云的坍缩的。在引力的作用下,物质向一个质心不断下落,质量不断累积。当它的质量足够大时,就会在核心处提供足够的温度和压力来进行核聚变。在这颗恒星被点亮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的恒星引力坍缩模型。也就是说恒星是由于引力坍缩所形成。

    而对于木星这样的气体行星来说,它们的形成很可能是以通过所谓的吸积模型来完成。据推测,在太阳刚形成后,有一些小冰块或者岩石在绕其公转。它们通过碰撞和静电力相互结合,不断成长,最终变成了一颗行星。当它的质量达到地球10倍左右的时候,就会开始吸积更多的气体,继续壮大,这就是所谓的核心吸积模型。

    根据观测结果表明,木星曾经的确是有一个核心。就是通过这样的过程,木星一路成长到地球质量的318倍,也就是太阳质量的1‰。这时,木星周围的物质基本上已经被它吸积殆尽,它也就停止了成长。因此,对于木星来说,它只能怪自己“生得晚”,因为太阳系内绝大部分物质都被太阳所占据,给它留下的物质实在太少,以至于它没有成长到足够大的质量。”

    大叔看着导游机器人,竖起了大拇指“专业!专业!”

    “不过在宇宙还有一种被称为‘被阉割的恒星’,它们真的是差一点就能成功成为恒星了,这种天体就是褐矮星。”

    导游机器人火力全开,游客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所谓的褐矮星,就是介于恒星和行星之间的天体。说它不是恒星,是因为它的核心处确实无法进行氢聚变反应;而说它不是行星,是因为它内部的氢虽然无法聚变,但氢的同位素氘(即含有一个中子的重氢)却对反应条件要求更低一些,因此可以发生聚变反应。

    不过,由于氘的含量较低,因此这样的聚变只能维持一万年左右。而且,氘的聚变所产生的能量也远小于氢,所以褐矮星的温度也远比普通恒星要低得多,有的褐矮星表面温度甚至在零下。”

    一颗褐色的全息星球模型又被放置到了木星旁边,与木星不同的是,褐矮星显得没有木星这么安静,遍布星球的是大大小小的蓝色旋涡,在快速旋转,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脸上布满了痘痘,显得那么生意盎然。

    “那么木星是褐矮星吗?”小朋友好奇的问到。

    “木星不是褐矮星!褐矮星是一种介于恒星和行星之间的天体,而木星是气体行星,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导游机器人非常明确的回答了这位小朋友天真的问题。

    “不过从首次在宇宙中观测到了褐矮星一直到现在,对褐矮星的形成一直争论不休。它的形成过程到底是类似于行星还是恒星呢?更多的证据表明,褐矮星的形成模式是和普通恒星类似的引力坍缩模型,与木星并不相同。”

    “这意味着,引力坍缩模型和核心吸积模型模型之间有一个分界线。根据推测,这个分界线的具体数字大约是木星的10倍质量。而木星的质量离这条分界线还有很远的距离,远远不足以让木星内部产生氢的聚变或者是氘的聚变的。所以说,从一开始,木星就没有成为恒星或者褐矮星的潜质。”

    “信息量好大,我有点听不太明白了”小朋友的眼神有些迷离了。

    “没关系,其实只要记住了,虽然木星体积非常大,但距离核聚变还差得很远。表面上看是因为质量不足,实则根本原因早在形成初期就已经埋下了。如果它不是通过核心吸积的方式,而是通过引力坍缩的方式形成,那么就有机会形成一颗恒星。而如今,它只能在太阳面前俯首帖耳,安心做一颗行星了,科学家们还给它起了一个绰号:失败的王储。”

    “失败的王储,好诗意的名字!”大叔不禁赞叹。

    “在史前时代木星表面曾经有过一个巨大风暴,称之为“大红斑”。它存在至少六百年以上。据记载这个风暴的尺度巨大,最宽的时候甚至达到三个地球那么大。大红斑的成因一直是一个谜。”

    导游调出了木星的历史全息影像,和现在眼前的木星完全不一样。在那个历史的全息模型上,木星像长了一只红色的大眼睛。眼睛周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卷曲,它们在互相搏斗着,争夺着这只红色巨眼周边最佳的位置。当时的木星一看就是不好惹的样子:这个长了一只巨大的红色瞳孔的木星像是悬浮在虚空中的巨大眼球,周而复始旋转着,凝视这片星空。

    “在存在的历史里,‘大红斑’会释放出某种神秘的能量,从而不断加热木星上层大气层。尽管许多科学家一直在致力于研究太阳系外层空间,但他们对这种可以提供额外热量的非太阳能的能量来源仍然感到迷惑不解。”

    “所幸的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大红斑的巨大风暴消失了,木星也渐渐平静下来直到现在。”窗外是巨大的美丽安静的木星,“正是因为木星没有了那些巨型风暴,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机会,采集我们的瑰宝金属氢,这也算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吧。其实在史前时代人们已经在地球上进行尝试制造金属氢......”

    被小朋友插话打断的导游终于又回归了他的正题讲解。

    “目前离最后倒计时还剩最后8分钟,还有5艘星环舰没有回来,其中三艘星环舰上有王国有所的执行者,如果这三艘星舰没有回来的话,执行者将全部损失殆尽,算力损失惨重,真的不考虑再等等吗?”

    显然,如此猛烈的聚变,远在近木轨道上的木星城已经发现了有所不对,凭借着星城强大的量子核心进行超负荷紧急运算,得出必须立即撤离的决策建议。如此危机情况下,木星城首席智类慧鹤,他被授予此次木星城撤退总指挥,全权负责木星城的安危。

    “按预案执行,不再重复!”

    .......

    随着一粒粒时空流逝,木星城已经脱离了木星的近木轨道,进入了一片安静的虚空之中。

    在木星城抵达安全区域,远离近木轨道之后,木星因为聚变反应突然爆发出一阵强烈的氢冕,抛出的高温粒子流吞噬了原本木星城所在近木轨道位置。

    好险啊,幸好跑得快,否则......

    木星城内环的星城行政大厅内聚集了整个星城所有的行政官,等待木星城中枢核心发布此次矿难的相关数据。

    可以坐下百人的偌大空间里不过三五十人,可大厅周边的空间似乎会咬人似的,人群纷纷挤向大厅中央,他们互相拥挤这,似乎只有这样才不会倒下。

    他们在等待最终的数据结果,每一粒时空的流逝都让人心急如焚。

    分析终于结果出来了,行政官们虽然已经做了非常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结果还是极大的震撼了所有人:

    “根据目前所整合的数据分析,整个木星已爆发大大小小的局部核聚变多达3896处,全为氘氚核聚变,数量还在持续增加。根据爆发的辐射范围和温度变化量参数计算,此次核聚变将持续爆发一万年左右。”

    “而根据爆发的能量分析、爆发规律和即将爆发的点位分布,做了相应的预测,最终所有局部核聚变的辐射覆盖范围将刚好覆盖整个木星的表面,注意,所谓刚好的程度是指其剩余表面精确度高达纳米级别。覆盖范围将在两个木星日内全部完成。”

    “喔.....”众人一脸惊讶,矿难竟然如此变态!

    “另外有一个现象非常特殊,已观测天文史上没有先例:以目前的辐射强度推算,木星所发生核聚变的区域绝大多数集中在木星表层,木星内部压力大的区域并没有核聚变迹象。也就是说木星表面被核聚变辐射所完全覆盖,但其内部区域并未发生质变。”

    中枢核心继续解释道:

    “这种现象本质上更像是一场大风暴,一场核聚变风暴。类比史前时代的木星,那个时候的木星表面存在一个巨大风暴,史称大红斑,从当时的数据来看,大红斑很可能是局部一个未知的聚变所产生。而现在这场核聚变风暴与史前大红斑不一样的是:覆盖范围从一个巨大区域变为整个星球!”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木星将蜕变为一颗褐矮星!”

    ......

    “现在详述所有预计聚变发生区域和发生时间......”

    木星城中枢核心继续滔滔不绝详细地讲述集合整个城区算力的分析结果。

    在场的人哑口无言,沉默地连原子跳动的嗡嗡噪音都能听见。

    虽然此次木星聚变反应主要为氚核聚变,其能量远不及氢核聚变,但要以人类现有的科技,在聚变的辐射范围内,如此近距离地采集金氢是没有任何可能的。

    这意味着,木星城将再也无法开采这里的金氢资源,木星城在这长达三百多地球年的开采戛然而止,这里巨量的金氢资源,原本可为联合王国从生产、星际航行、计算、金融等各个方面的需求供应上千万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价值不可估量,将被彻底的封存。

    而木星城作为工业星城的支柱产业将遭到灭顶之灾,对于木星城的经济将是毁灭性打击,几十万人的生计一夜之间化为泡影!

    这场矿难来得如此突然,如此猛烈,众人面面相觑,面如死灰,想要说些什么却如鲠在喉,任何言语也无法表达心中的惊讶,与其说是惊讶,更多是惊恐,无法言语的惊恐。

    木星城的行政大厅上一片死寂,所有人望向头顶那颗巨大的橙蓝色木星,扭曲得较为奇特的蓝色漩涡正在她脸上逐渐多点开花,这些邪恶的蓝色花朵即将占领这颗对联合王国来说极为宝贵的资源。

    失败的王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王者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