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让你偶像出道,千面影帝什么鬼 » 第23章:偶像经济

第23章:偶像经济

    第二天一大早,秦远早早起床。

    一起床就接到了一条消息。

    【名额已经定下来了,你入选了偶三百人大名单】

    ——抖乐孙尚城。

    秦远立刻来了精神。

    这么多天的努力,总算是有了一个初步进展。

    孙尚城是他第一次直播结束之后,通过抖乐后台,加到了他的微信。

    之后两人一直也都有联系,抖乐也通过孙尚城与他进行沟通。

    几次直播的给量,还有直播的一些合同签约,也都是在他的帮助下,秦远才顺利签下来的。

    所以两人虽然认识不久,但是很聊得来,秦远对他也有一定的信任度。

    秦远:“谢谢孙哥,谢谢抖乐,有什么需要我协助的地方尽管说。”

    孙尚城:“过两天名单就会公布了,名单公布之后,所有练习生都得来秦皇岛进行拍摄,这几天你好好准备一下,和家里人说一声。”

    “孙哥,我有个事想找你帮忙,不知道能不能行?”秦远突然发了这样一条消息。

    孙尚城一愣,不过他还是回道:“你先说说,在我能力范围内的,我尽力帮你办。”

    秦远也不遮掩,直接打字道:“孙哥,你也知道我的情况,之前攒的钱全还违约金了,现在还欠飓风传媒一千三百多万。”

    “所以......借钱?”孙尚城都没想到有这一出。

    “不是借钱。”秦远打字很快:“这个月直播的打赏分成,我想能不能先预支出来。”

    秦远算过,他和抖乐签的是大主播合同。

    分成七三分,由于没有MCN在其中,所以他独拿70%的礼物分成。

    这近一个月以来,光是礼物加起来有个六千万左右。

    这其中第一场直播和昨天的那场直播贡献了80%。

    光是分成,秦远就能拿到4200万。

    当然这还需要扣除一些所得税和增值税。

    到手肯定没那么多。

    但是尽管如此,也足够惊人了。

    如此看,直播确实挺有钱途的。

    但是秦远却也清楚的认识到,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打赏,一方面是因为他发布的新歌,《情非得已》和《春泥》这两首歌太过火爆,流行度够高,情感共鸣强,所以才能引起这么多人的打赏。

    另一方面还是抖乐对于创作者的扶持力度。

    这两个关键因素缺一不可。

    而后续再想要复制这样的情况,就很难了。

    孙尚城在了解了秦远的情况之后,也陷入了沉思。

    没一会儿,他的消息就发了过来。

    “我帮你问问,一般个人主播每日提现额都小于4万,月提现额少于500万。”

    “公司对账的话,数目没有限制,但是都是需要30日的工作日。”

    “我记得你自己成立了一家公司对吧?”

    切片平台成立的事情,孙尚城也是全程参与的,甚至里面和切片账号的合约细则,都是他帮着参考确定下来的。

    “对,远扬网络科技。”秦远答道。

    孙尚城:“那我就帮你申请,你把公司的开户行名称和收款账户以及户名都发过来。”

    “对了,冒昧问一句,你突然需要这么多钱,是要拿去干嘛吗?”

    问完,孙尚城连忙再补充一句:“如果涉及隐私的话,就不用回答了。”

    秦远却是大大方方没有任何隐瞒:“做点小生意,买几家工厂。”

    看到这条消息,孙尚城更诧异了,不过他也没有继续问下去,再问就真的冒昧了。

    孙尚城:“行,你的申请我会提交给公司,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三天内应该可以到账。”

    看到这条消息,秦远回复了一条“谢谢,麻烦了”就没有再聊天。

    他要这笔钱正如他说的那样,买几家厂子,做点小生意。

    对于一个偶像来说,如何开发他的商业价值呢?

    首先自然是利用他的知名度,赚粉丝的钱。

    开发各种明星周边,例如玩偶、帽子、手链、项链抱枕等等。

    还有各种应援物,有的粉丝自制,有的从官方渠道购买。

    《偶像top》100名参赛选手。

    这相当于一百名潜在偶像。

    小偶像,自然是没有什么明星周边,甚至连应援灯、应援牌都不会有。

    但是有一定粉丝基础的偶像就不一定了。

    他们的周边可能会授权给厂家来进行制作,又或者干脆不作为,任由一些无良卖家盗取品牌版权。

    秦远身后没有公司,不会有人帮他弄什么定制周边。

    要赚这些钱,就只能他自己来操作。

    而授权给一些厂家,的确是有的赚。

    但是自己经营,树立起品牌。

    再从这一百名潜在偶像,以及他们背后的公司身上接单,岂不是赚的更多。

    这些人,可切切实实代表着现如今中国庞大的偶像市场。

    秦远仔细研究过这个世界的偶像市场。

    如今国内偶像事业虽然才起步三年,但是凭借着其庞大体量和造星工厂下的营销,已经出口海外。

    在海外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但是由于发展速度很快,导致其中的一些配套市场并不完善。

    甚至可以说鱼龙混杂,不成体系。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这个明星周边和粉丝应援市场。

    太过放纵,经纪公司只是授权给玩具厂商,根本不管产品的优劣好坏。

    如此粗放的收割粉丝经济,必然会有反噬的一天。

    所以,秦远就想着在其中搭建起自己的偶像经济。

    从自己开始,从《偶像top》这个平台开始。

    逐步掌控明星周边和粉丝应援这个不算小,却也不庞大的经济市场。

    而起步点呢,毫无疑问就得先收购几家玩具厂了。

    明星应援周边,就那几样东西。

    制造本身没有难度。

    难的一个是保质保量,让粉丝花的钱不会感觉白花。

    另外一个就是专业独特的设计。

    使得制造出来的周边符合相应偶像、明星的特性,让粉丝有花钱的欲望。

    在周边工厂、粉丝以及经纪公司这三者之间,搭起一道平衡的纽带。

    收购工厂,就是秦远保质保量的底气。

    至于设计,他前世本身就是设计学院出身的。

    只是毕业即失业,就业环境糟糕,只能埋头考公考研在家里蹲。

    他虽然不是什么设计大拿,但是设计几款独具特色的明星周边,设计几款明星应援灯,他还是有那个自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