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马嵬坡开始 » 第七章 李亨的整风运动

第七章 李亨的整风运动

    李亨也开始整顿身边宦官,位于新兵营北部有十余间帐篷,环境清幽,正门新兵营相通。

    此时,李亨早已经抵达,正在喝茶。见人到齐,李亨便吩咐李辅国摆饭。

    风徐徐,吹拂着树叶。天空散着淡青色的味道。营地里已经收拾好,禁卫军在外面守着。

    八仙桌上陈设着常有的菜:火肉白菜汤、椒油莼齑酱、燕窝火熏煨豆腐,更有灵州风味的菜:糟鸭子、酥鸡、狮子头。

    另有:清淡小菜、瓜果若干。酒是李亨常饮用的酒,清冽入喉。

    程元振几人虽然都知道李亨不会无故请他们吃酒,但酒桌气氛还是轻松。这主要是李亨登基以来给众人的信心。天大的事,皇上没慌,他们怕什么?

    李辅国更是提起酒壶给李亨斟酒,笑呵呵的道:“皇上,昨儿程元振豪言,说今年要是打长安,他定要带头冲锋,取一个将军回来。”

    程元振微微一笑,他有武功在身。鱼朝恩则是不加掩饰的晒笑道:“说笑了罢。将军有那么容易取?”

    李亨摆摆手,他不屑于用言语去嘲笑,对程元振道:“今年打长安,你管理监军不要太上心,没事翻翻书,跟着多结交朋友,到时带上你试一试。”

    李亨早就许程元振一个将军,但是,当前的形式下,并非公开的好时机。

    程元振讪讪的一笑,又喜上眉梢,“皇上,我听你的。”

    李亨笑着摇头。没接话茬。程元振的事又不是什么秘密。他心里有数。

    再一起吃了一杯酒,李亨环视大家,说明请几人吃饭的缘由,道:“我前儿听李辅国说管理宫中的宦官不行。这个人我是知道的。办不成事,要撤下来。

    我们宫中难免有一些害群之马,有几个不孝子弟,好逸恶劳、好吃懒做之辈。把你们找来,是和你们说一声,要好好的清理门户、整顿这股歪风邪气。”

    李亨话说的很平稳,仿佛家常闲话。但是,大家都是心中一凛,要搞整风运动了。

    李亨把宦官暂时分成三部分,有李辅国,鱼朝恩和程元振作为负责人的。李辅国负责随身保护,鱼朝恩负责暗中监视大臣,程元振就是负责军方监军。当然任免权在李亨手里,同时还组建一个宠物中心,没法小黄鸡要吃肉,需要专人负责。

    饭后,李光弼来到李亨办公营地,李亨从桌上拿起一封信,交到李光弼里,低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李光弼接过信,目光扫过,才发现原来是太原发来的一封感谢信,里面对李光弼救助当地百姓的义举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希望李光弼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九月下旬举行的太原庆典。

    李光弼看完信,想了想,就说这是当时看官库粮食多,不忍心看百姓挨饿就赈灾了。

    李亨听了将信将疑,喝了口茶水,才缓缓地道:“我也问过其他人,别人都先请示,你好像直接发吧?”

    李光弼听后一惊,暗想这事恐怕是好心办了错事,倒给自己惹了麻烦,心里就有些不安。

    李亨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就摆手笑道:“昨天颜真卿的信到了,说感谢朝廷慷慨解囊,李将军,我要感谢你啊。”

    看着李亨宽慰的神情,李光弼这才放下心来,但还是红着脸说给皇上添麻烦了。

    李亨站起来拍拍李光弼肩膀,才沉声说:“再过两个月我准备出兵长安,新兵营的事,就交给你来办,这对你可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要顶住人情关,把好质量关,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我相信你能把事情办好。”

    李光弼忙起身表态:“一定不会辜负皇上的信任。”

    李亨把正事交代完,就向李光弼招招手,示意他把凳子挪到桌前,泡了杯茶,李亨就轻声道:“昨天你母亲给我来信,询问你的近况,你母亲对你很上心啊!”

    “是啊,母亲对我期望有点高。”

    李光弼顿时觉得心里一热,记起前些天母亲给自己写过信,说光弼啊,你还年轻,不能总在外面混着,那河北地方干得都是活,时间长了就把人的上进心磨没了,你还年轻,应该到皇上身边干干,多跟皇上学,特别是在练兵下功夫。

    李光弼忙说多谢皇上,皇上对我很好,听安排就可以了。

    当然,李光弼觉得母亲说的话也很有道理,他在河北平叛,还是感觉没有什么太大的进步,主要是安禄山这个家伙进军太快,一下子从范阳跑到洛阳了,这就让李光弼很棘手。叛军解决不了,他也没法坐享胜利果实,但你还不好说什么,总不能求着皇上给你换地方吧?再说就算求了也没用,唐玄宗根本不信任他。

    李光弼见李亨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忽然感觉有点不对,灵机一动,就觉得有必要把话说明白,这皇上城府太深,搞误会了不太好,忙说:“我最近很少跟太上皇联系,我是只听皇上安排的。”

    这意思很明显,我是你李亨的人,唐玄宗那边我可没关系,以后跟我是没关系的。

    李亨听后点点头,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才轻声道:“我对你是有安排的,打算以后让你跟着我一段时间,成都和咱们的矛盾有进一步激化的可能,所以还要等形势明朗之后才能确定,你是我的人,在官场里,走得稳才是王道。”

    李光弼听后就有些感动,这才回来灵武,皇上就惦记着自己了,看来,皇上对自己的确是信任。

    这时外面敲门声响起,李亨让李光弼去忙活新兵营。李光弼在门口遇到郭子仪和一宦官,就忙说:“郭将军好。”郭子仪热情地跟他握了下手,叹气道:“一点都不好,天天受累不讨好。李将军啊,以后干啥都别干长史,忒累。”

    旁边宦官笑着说,“郭将军啊,又诉苦?”

    郭子仪就嘿嘿笑着走了进去,李光弼轻轻把门带上,摇摇头,他知道这个郭子仪很会处关系,皇上也要卖他几分面子,哪里有他说的那么惨。

    快出门的时候,李光弼忽然碰到李辅国,约他晚上出去吃饭,原来,李亨让李辅国替自己请大家一起吃个饭。李光弼听了就点头,就和李辅国闲聊。

    吃饭的时候,发现门口停了一溜马车,进去之后才知道,原来是皇上让李光弼和李辅国请指挥使一起,屋里坐了一圈十几个人,都是军营的,李光弼就跟大家介绍:“这是李辅国,皇上的得力干将,也是我最好的哥们,大家要记住他的脸,千万看仔细了,就像记住我一样给老子牢牢印在脑壳里,无论啥时候遇到,都得给老子打立正。”

    李光弼当兵出身,说话糙得狠,李辅国也习惯了,只是觉得这比喻有点不伦不类,但他还是很喜欢这种如鲁智深般的草莽性格,在饭桌上,这家伙就撩起衣服,身上十几处刀疤,李光弼指着这些触目惊心的伤口说:“老子从来都不怕死,就怕欠人情,干了这么多年总算爬起来了,皇上对我有知遇之恩,李辅国岁数比我小,以后咱们就是兄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有事你言语,皱皱眉头我就不姓李。”

    李辅国就坐在那里应酬了一小会儿,见将军们的热情高涨,他就赶忙借着上厕所的机会尿遁了,没法不跑,十几个牲口举着酒杯轮流跟你玩单挑,那场面就不是壮观而是恐怖了,马勒戈壁的,什么叫不准跑?不跑才是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