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洪荒之吾名青泽 » 第九十四章:医道

第九十四章:医道

    “无事,现在多受罪,将来少吃苦,相信以后昊天不会因为敌人实力弱小就轻敌,因为他永远都不知道对方的实力,会不会在短的时间内提升到和他相同的境界,从而击败甚至杀死他。”

    这话是说给六耳猕猴听的,同样也是说给火灵儿和瑶池,以及已经在整理自身形象的昊天听的。

    昊天低头不语,吃一堑长一智,暗衬以后绝不能大意。

    “还有,以后称呼吾为先生便可!”很久远的称呼,青泽想了想还是把这个称呼拿出来用了。

    “是,先生!”六耳猕猴恭敬的回答道。

    “嗯!”

    点点头,青泽继续说道:“吾相信尔已经明白,混沌魔猿所传承的战之法则的优劣,可有改道之意?”

    “还请先生教六耳!”六耳一听,再次行了跪拜之礼,恭敬道。

    “经过吾之推衍,除尔混沌魔猿本源所有的战之道外,另有三道,可供尔选择。”

    “一者,为风之道,无形无影,灵动多变,隐时虚无缥缈,动时一觅即中,正合尔风之命格。”

    “二者,为儒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养胸口一口浩然正气,刚正不阿,诸邪辟易,万法不侵,修至高深处可言出法随。”

    “三者,为医道,以望、闻、问、切四法,辩万物之有余与不足,搭配医术灵药,使其体内阴阳五行均衡。”

    “敢问先生,此三道可有优劣之分?”六耳猕猴想了想,还是想知道青泽的看法。

    “此三道无优劣之分,皆可证道混元大罗之境,各有千秋,全凭自身发挥。”青泽给出的都是他推衍出了的适合六耳猕猴的大道,加上战之大道,可以归类为,战士,杀手,学者,医生。

    “这!”六耳猕猴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但看青泽的模样,肯定是不会干涉它的决定,所以迟迟不能做出决定,虽然它也很不舍得战之大道,毕竟这是它“爹”留给它的遗产。

    “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既然要选,就应该选跟自身天赋最为契合的道,而不是本末倒置的去追寻父辈的道途,六耳猕猴仔细回味着刚刚青泽的话语,或许他已经给出了提示。

    想着想着,六耳猕猴眼前一亮,它已经知道它该选择哪个为自身之道了。

    “先生,六耳想选,医道!”

    善聆音指耳聪,代表“闻”。

    能察理指目明,代表“望”。

    知前后指知晓前因后果,代表“问”。

    “切”就不知道了,但它可以通过万物皆明来判断病因。

    资料里“切”指摸脉象,可能理解有歧义,但这就是六耳猕猴选择医道的原因,能够囊括它天赋三种能力的道,就应该是最适合它的大道。

    至少比战之大道好多了。

    其实青泽更倾向于儒道,言出法随什么的,帅炸了好不。

    当然,既然六耳猕猴自己的决定,青泽也不好说什么,只是点点头,将他推衍出来的有关医道的知识和基础传给六耳猕猴,让它自己去归纳总结,从而感悟出属于它自己的医道法则。

    这个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需要看它自身的悟性了。

    接下来,六耳猕猴专心思考它的医道,没了陪练,青泽就让他们三个自己进行切磋混战,受伤了就滴点三光神水,然后继续打。

    青泽还时不时的以指代剑挥出一道攻击,攻其必救之处,是强是弱,让他们自行判断,并选择抵挡或者躲避。

    可以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高强度的战斗,以及遇到偷袭时临危不乱的心态。

    毕竟接下来的洪荒可不会很太平,巫妖仙三族一如当年的龙凤麒麟三族,即将开战了。

    所以游历洪荒的话,更多的是需要注意周围的风吹草动,不过只要不接近三者大本营,一般来讲,危险并不大。

    但有两个生灵偏偏就正处于三族势力的交汇点,那就是女娲。

    从紫霄宫中离开后,她就跟伏羲循着冥冥之中的感应,开始在洪荒中行走。

    对于他们而言,已经进入准圣后,洪荒之中除了同境界的生灵,已经很少有能威胁到他们的了。

    伏羲在三讲之前便已经用伏羲琴斩去善尸,此时他已经定好用天地鉴作为自身之道的寄托之物。

    毕竟事关自身道途,但他的推衍并没有青泽深入和全面,因为他并没有考虑过三尸合一的难度,就连青泽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把握。

    只知道寄托自我尸的灵宝灵物,最好是跟自身道途息息相关的,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对自身之道的悟性。

    老子的太极图对应自身无为之道,元始的盘古幡对应阐天之道(天之所指,锋芒所向),通天的诛仙剑阵就不太清楚,但将其当作一个整体,便是以杀止杀,寻得一线生机,为截天之道。

    女娲所获得的灵宝中,并没有与造化之道相辅相成的至宝,山河社稷图对应画道,红绣球对应姻缘道,也不清楚鸿钧是何想法。

    接引准提的话,功德金莲主修善业,疑似善恶之道,接引宝幢应该是因果之道,加持神杵可能是皈依之道,青莲宝色旗是木行之道。

    大概就是这样了。

    伏羲只推衍出部分似是而非的信息,又一时之间没有寻得突破斩去二尸的契机,便陪同女娲在洪荒之中行走。

    兜兜转转,最后来到了东海之滨,位于三大势力的交界处,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

    一些小摩擦还是有的,但一直都是单对单,从没发生三族混战,因为三方主宰都非常克制,这也就导致了,这里成了三族势力中仅有的一片乐土。

    “伏羲哥哥,此地也算清净,不如吾等便与此地暂居,如何?”女娲看着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风景,只感觉心中一口郁气消散,变得心平气和了起来,当即转头看向了伏羲。

    “女娲妹妹决定便可!”伏羲也觉得换个环境住下来休息一阵也不错,便同意了。

    于是他们就暂时在这里住了下来,每天琴鼓合奏,赏花赏月,偶尔吹吹海风,也算融洽。

    当然,伏羲女娲他们在这里暂居,并没有刻意遮掩,所以帝俊和东王公也都知道了这件事,首先拉拢是不太可能的,鸿钧的众多弟子中,也就东王公有一统洪荒的雄心壮志,其它弟子大多都是专心修炼,也就通天多收了几(百)个弟子,当然大多数是记名弟子。

    但搞好关系也不是不行,正好之前太一曾经跟帝俊提过一句,虽然水火不容,但三光神水对于他们的金乌之身却有微弱的提升效果。

    当时太一以为是水火之道,但后边经过他和帝俊的不断尝试,最终发现了并不是水火之道,而是凝聚三光神水的日、月、星三神水。

    他们三足金乌乃是太阳星中的太阳神火孕育而出,至阳至刚,对应日光神水,却能在星光神水的作用下,与至阴至柔的月光神水,凝聚成洪荒第一疗伤圣物。

    再结合盘古开天辟地中双目化为太阴太阳二星。

    他们得出,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唯有将太阳星与太阴星的气机相连,才能获得无穷生机。(表述不太清楚。)

    于是帝俊便下令为此收集信息,以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