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汉王朝 » 第四回 慕容貌董贤固宠 汉哀帝昏乱封官

第四回 慕容貌董贤固宠 汉哀帝昏乱封官

    第四回同性恋董贤固宠汉哀帝昏乱封官

    

    汉成帝无子嗣,早已立定了定陶共王的儿子为太子,于是招来就即皇帝位,这就是汉哀帝。汉哀帝任命孔光为丞相,罢免了大司马王莽,请他回到封地新都去了。汉哀帝想收揽大权,但是又很刚愎自用,心胸狭隘,没有实际能力,也不明事理。当初,他任命师丹为大司马,又免去了何武的大司空职务,派遣他到封国去,而任命师丹为大司空,任命傅喜为大司马。后来,为商议给皇帝立庙在京师的事情,让大家讨论,唯独师丹认为不可这样做,与皇帝的意见相左,发生了争论,就以与皇帝争执这样的小事情找了师丹的麻烦,被送到廷尉下狱,弹劾师丹大不敬;师丹被免为庶人,又赐爵给他,封为关内侯。孔光被弹劾忤逆傅太后,也被废为庶人;孔光的臣相职务被罢免之后,汉哀帝只得任命朱博为丞相。不久,又将尚书仆射郑崇,罢免并下到了监狱中,接着又罢免司隶孙宝的职务后,也废为庶人。大臣被罢黜发配完全是随心所欲、毫无依据,想怎么整治就怎么整治,完全没有章法和法制的尊严,这就是汉哀帝的作态。

    当时的侍中董贤,性情和顺、柔弱、圆润,小皇帝三岁,美丽无双,得到皇帝的宠幸……董宪的富贵程度震惊了朝廷,常常与皇上一起睡觉一起起床。董宪的妻子得到同意到董宪的宫殿中,董宪的妹妹被封为皇帝的昭仪,位置仅次于皇后;父亲董恭被任命为少府。皇帝还下诏聘请工匠,为董贤在北阙下修建大宅邸,工艺极为精巧;又为董贤在义陵旁修建坟茔,周围宽广数公里。于是郑崇极力劝谏皇帝不要这样做,皇帝责备郑崇说:“君王自古以来,就是门庭如市,你为何总是想禁止主上干些事情呢?”

    郑崇回答说:“臣的大门也如市,可臣的心就像一池水一样平静。”

    汉哀帝大怒,将郑崇下狱。司隶孙宝上书说:“郑崇被下狱颠覆了以往的程序,被打得将要死了,死了也没有一句话定论,大家都说这是一宗冤案。我怀疑赵昌与郑崇早有矛盾,所以故意构陷,请求治赵昌的罪,以平息大众的怒火。”汉哀帝不予理会。

    之后,尚书令赵昌为了逢迎皇帝的旨意,上奏说郑崇私自与宗族通来往,被怀疑有奸情三个。于是汉哀帝下诏说:“司隶孙宝附下欺瞒皇上,是国家的贼人,免职并废为庶人。”而郑崇被下狱之后,被折磨的不像人样了,最终死在了监狱之中。

    于是,皇帝封董贤为高安侯、封孙宠为方阳侯、封息夫躬为宜陵侯。谏大夫鲍宣又上书劝谏曰:“以前孝成皇帝的时候,外戚有特权时,独自祸乱天下,奢侈剥削无度,百姓被逼穷困,所以日食反复出现多达十次,彗星四起,这是危亡的征兆,陛下是亲眼见到了的。现在为何反复上演之前的悲剧呢?朝臣中没有了大儒、刚直的人士,无法议论、通畅古今,没有忧国忧民如饥似渴学习理政的人了,朝政就要混乱。眼光向外,独自亲近小童子,得宠的董贤等人的待遇高到国家重臣也没法比,这时错误的!陛下想与这班人共同统领天下、安定海内外吗,那实在是太难了!朝廷的官爵绝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官爵,乃是天下人的官爵啊,岂能随便封赏呢。陛下任命的官员不是能够胜任其职务的人,却希望上天高兴、老百姓心服口服,岂不是更难吗!孙宠、息夫躬等奸人的野心,惑乱世间特别厉害,应该及时罢免喝退。至于你外亲幼童,不通经术的人,皆应该命令他加强修养,到外面去算了。希望你及时召回傅喜,让他统领外亲;何武、师丹、孔光、彭宣,这些都是能担重担的人,完全可以给与重任。陛下还容纳了很多无功无德的人,怎么就容不下何武等能人呢?治理天下的人、应当用体量天下之心的人来治理,不能够任凭自己的主观快意而为所欲为、随意任免。”

    皇上看了奏章,极为不高兴,当时因为鲍宣是名儒,只得容忍了他;但是对他的建议,丝毫不予理睬,还刻意疏远了他。

    第二年,又加封董贤为二千户。当时,王嘉当丞相,于是就封还诏书,劝谏说:“爵位俸禄、土地良田,上天有的。当君王的人,不过是代理上天用以赏赐封爵给人,不应该滥授。董贤,不过是一个佞幸的人,陛下倾尽爵位来贵宠他,用货物财产来富裕他,损失至尊的君王来宠幸他,流传出去,那就天下都要怨恨痛骂笑话了。”

    汉哀帝又大怒了,召王嘉面见尚书,以其他的事情责问王嘉。孔光等人见机落井下石,于是也开始上奏,说王嘉迷乱国家,欺骗皇上,是大不道,于是,就下诏召丞相王嘉到廷尉处,将王嘉关进了监狱。王嘉仰天长叹着说:“我在宰相的位置上,无法向皇帝进贤、也无法击退那些不肖的奸人,让他们继续危害国家和人民,所以辜负了上天,死有余辜啊!”于是就绝食,最终在监狱里面吐血而死了。

    汉哀帝于是以孔光为丞相。皇上故意命令董贤私下悄悄经过孔光的家门,看看孔光如何对待董宪。孔光听说董贤要来,知道是皇上想尊宠董贤,于是就整理好衣冠出门接待,远远望见董贤的车,就垂手站立等待董宪进入,董宪到了中门,孔光这才敢入阁,董宪随即下车,孔光于是小步趋出,拜谒董宪。迎送都非常谦恭小心谨慎,不敢用宾主的礼节对待董宪。皇上高兴了,立即任命孔光两兄弟的儿子,都封为谏大夫常侍。

    因此,董贤的权力似乎与皇帝一样了。皇帝收到来自各方敬献的珍宝,都赏给董贤了。董宪曾经和皇帝一起睡觉,左右的人前来汇报情况;皇上想起来,而董贤压住了皇上的长衣袖,皇帝恐怕惊醒了董贤,怕他没有睡好,于是就用宝剑割断了衣袖才起来了。皇帝对其宠爱如此,是千古未闻的事。后来,皇帝在麒麟殿上摆酒招待董宪,皇帝从容的凝视着董贤,笑着说:“我想效法尧禅让帝位给舜一样,禅让帝位给你,你考虑如何呢?”

    中常侍丁闳进言阻止说到:“陛下承接国家祖宗的宗庙社稷,应当传位给子孙,以至于无穷,帝业至关重要,天子不能开这样的玩笑。”

    皇上默然,没有说话,左右的人将丁闳叫出去。丁闳于是上书说:“昔文帝宠幸邓通,不过给与中大夫,武帝宠幸韩嫣,赏赐而已,都不安排他们在大位上。今董贤无功被封侯,与王侯们成鼎足之势,喧哗吵嚷在道路上,不应当是天子要他这么胡作非为的吧,怎么能不管管呢。”

    接到奏疏,皇上对丁闳不理不睬,也不怪罪他。在元寿的二年五月,任命董贤为大司马、孔光为大司徒、彭宣为大司空。六月里,汉哀帝就驾崩了,当时年龄仅仅二十五岁,在位时间为六年。

    太皇太后王政君,听说皇帝驾崩了,立即驾车前往未央宫,收走了皇帝的玉玺和绶带。召来大司马董贤,问他丧事如何调度,董贤恐惧忧心,无法回答应对。太后说:“新都侯王莽,之前奉送过先帝的大葬礼,知道该怎么办,我命令王莽来辅佐你。”

    董贤叩头说:“很好。”

    太后派遣使者飞马前去召回王莽。王莽到了,根据太后的懿旨,要求尚书弹劾董贤,董宪又不懂得医药,所以禁止董宪进入宫殿里来。董贤脱掉帽子在门口跳起来,不断的吵闹。王莽又以太后有诏书为名,立即写下册书,收走了董贤的印信和绶带,免去了他大司马的职务,强行命令他回到自己的宅子去。董贤回去后,与他的妻子一起,当天就都自杀了。家里的人非常不安惶恐,连夜将他们都埋葬了。王莽老练疑重,害怕他们是诈死,挖出了他们的棺材送到监狱里,诊断董宪夫妇是否已经真正的死了,证实了之后,就将他们埋在监狱之中的土地里。然后,王莽令籍没董宪的家财,得到了四十二万万的钱财。父亲董恭与家属都被发配到合浦去了。后人有诗叹惜说:

    云阳舍人貌自工,年才二十为三公。

    法尧禅舜尚不惜,何况断褒枕席中。

    孝武当年称好色,思患预防杀钩弋。

    嬖一幸竖忘祖宗,欲绵汉祚何由得。

    溺色亡国万事终,后人空骂新都贼。

    太皇太后于是下诏给公卿,让他们推举可以胜任大司马的人。太皇太后即是天帝皇后王政君,王莽的姑姑。于是孔光以下,都举荐王莽,忽有两位大臣出班大声曰:“不能这样、不能这样!”

    二公是谁?请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