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3,从钓鱼开始 » 第52章 30能租3000亩地

第52章 30能租3000亩地

    “谢长发3000元,李国军2000元,彭建国1000元……张卫民5万?!咦……这张卫民是谁,居然捐了5万?”

    大湾村办公室,余平惊讶的看着邓永康拿出来的捐款花名册,满是疑惑。

    这年头的五万块可不少,没有深厚的渊源,以及强大的实力,不可能出这么多钱,而他的印象中,大湾村没有这号人。

    “哦,你说他啊。”

    邓永康扶了扶眼镜,头也没抬道:“那是咱村以前的一个老知青,早些时候在村里待过几年。”

    “知青?”

    听到这,余平更是诧异了,“那都什么时候的老黄历了,这你还管人家要钱?”

    印象中……

    “那啥”以后,基本上就知青这说法了。

    可“那啥”是什么时候……那是1978年!

    也就是说,这人至少离开了大湾村15年以上,居然还愿意捐款五万?!

    这很难得。

    “这不是没办法嘛。”

    邓永康摇摇头,解释道:“虽然人走了很多年了,不过隔两年他都会来我家坐坐,来看看大湾村,所以联系其实一直没断过。”

    “那这人现在是干什么的?”

    余平好奇。

    “不知道。”

    邓永康摇摇头,模棱两可道:“只知道回去以后好像当官了,而且官不小。不过这和咱没关系,我也就没多问。”

    “也是。”

    余平点点头。

    这么多年还能够隔三差五的回来一趟,说明对方对大湾村是有感情的,如果还要挟恩以报,多少有点说不过去,甚至还会因为此事,将最后一点香火情给葬送了。

    不过现在看到这五万,余平却又是摇了摇头。

    惋惜道:

    “邓村,为了这五万……值吗?”

    五万块,兴许会葬送一份一二十年的感情,要余平来说,多少有点不值当。

    “这有什么值不值?”

    哪知道邓永康倒是想得开,笑了笑便是开口道:“为了大湾村的路,哪怕是豁出去我这张老脸,那又有什么关系?”

    听到老村长这么说,余平顿时肃然起敬,敬佩不已。

    “对了。”

    邓永康突然道:“你今天来有事儿吗?”

    “哦,”

    余平这才想起来,还有正事儿,索性赶紧道:“我这不是来给你报喜的嘛,嘿嘿……对了,你这总共有多少钱了?”

    “也不是很多,总共也就十二万不到。”

    “这样吗?”

    余平笑了笑,说道:“我也给你拉来了一笔赞助,猜猜有多少?”

    “多少?”

    “八万八!”

    “这么多?”邓永康当即就惊讶道:“谁呀,居然这么大方?”

    “跟我们合作社合作的老板,张洪,之前也看到过他,他个人承诺捐款八万八。”

    “他啊,”邓永康顿时露出一副恍然的神色,想了想赶紧道:“那……要不要我们村委会出面,感谢一下人家?”

    “算了吧,他那人也不是那么市侩,感不感谢无所谓。”

    虽然两人接触没多久,但是余平多少看出来他一点性格,那也是一个比较爽直的人,从不挟恩以报。

    不过想了想,却又是补充道:“等路建成以后,剪彩时叫上他吧。”

    这事儿余平得给他安排上,毕竟当初忽悠他时可是承诺过,功德碑上得有他的名字,还的是前面。

    说起这茬,当时还有个误会。

    最初余平死命的忽悠他捐二十万,让他拿第一,结果张洪死活不肯。

    余平都以为他是舍不得时……

    他这才说道:这是大湾村的事儿,且余平已经捐了十万,作为一个外来者,喧宾夺主有点不仗义。

    搞得余平自己倒是不好意思起来。

    余平盘算道:

    “那总共就是……20万?”

    “嗯,”邓永康点点头,不过却马上感慨道:“可距离六十万的材料费,仍差四十万啊。”

    “那不多啊,人均四百不到。”

    “哪有那么简单,器械和人工还没算呢。”

    “那要多少?”

    “不太好说。”

    提起这茬,邓永康略微有点无奈道:“找了好几家建筑公司,可报价都不统一,最多的给我报价六十万,最少的报价四十万。哎~~~”

    “这么多?”

    余平显然没想到,人工和机械居然也要这么贵,旋即补充道:“也就是说,总共还差八十万?”

    “谁说不是呢。”

    邓永康摇摇头:“主要是机械太贵了,之前路基太窄了,要扩到3.5米的话,需要的器械比较多。”

    “那现在怎么办?”

    余平微微蹙眉。

    哪怕是村上村民自筹一部分,剩下的他来兜底,一样有点太多了。

    “实在不行……”

    邓永康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实在不行,村上打算向外租地,把各个组闲置地租出去,看能不能再筹点。”

    “租地?”

    余平微微沉吟起来。

    那得要多久?

    如果按照这个进度的话,这路怕不是得修到猴年马月去了,而他的鱼现在已经开始积压了,浅滩处压根不太好出货,每天忙到很久,为此张洪头都快急秃了。

    等等……

    地!

    土地!!

    这可是好东西,后世有钱都换不到的东西,没想到现在居然被当成白菜,随便往外丢?

    余平顿时心里有了主意。

    赶紧问道:“地的话,租金多少,面积大概有多大呢?”

    “每个小组不一样,小的十多亩,大的上百亩,”邓永康解释道:“租金的话,大概100元.亩/年。”

    这,不贵啊……余平当即试探道道:“能租出去吗?”

    “不知道啊。”

    “要不……租给我吧。”

    余平笑呵呵道。

    “你?”

    邓永康诧异:“你要那么多地干嘛?”

    余平脸不红,心不跳,张嘴便是解释道:“这不是想着早点把路修好吗。再说了,之前不是本来就答应捐款吗,索性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不够的我,我全掏了。”

    余平说这话,丝毫没表现出对土地的一丁点的渴望,反倒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这……”

    邓永康顿时有些犹豫,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过一边是迫在眉睫的修路,一边是模棱两可的猜忌,几乎不用考虑,邓永康便是答应道:“也不是不行。那……你打算租多少?”

    “看你们差多少。”

    “40万。”

    邓永康稍微合计了一下,给了个大概的数字。

    “那我租30万的地,剩下的10万,算我捐的。”

    余平说得掷地有声。

    对于这捐出去的这十万,他是一点都不心疼。

    如果按照100元.亩/年计算,他这三十万,能够租3000亩地,早就赚麻了!

    “真的?”

    邓永康立马欣喜起来:“那太好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简单了。”

    说着他翻开那包浆的笔记本,飞快盘算起来:“还差40万,如果按照全村户籍人口1078来算,人均371.6元!再考虑到物价波动,最多也就400元。这下应该能行了。”

    说完后,邓永康长长舒了一口气,像是压在心口的巨石总算落地了。

    于是乎。

    当天夜晚,一场围绕着修路的小组议事会,在各大小组召开了。

    目的:集资。

    费用:人均400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