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3从小渔村开始 » 第14章 13块4元(中秋节快乐,求收藏求追读)

第14章 13块4元(中秋节快乐,求收藏求追读)

    来到码头后,陈长青凭着记忆,熟练的找到了码头收购站点。

    卖给码头收购站点,价格往往要比卖给一般鱼贩子要低上不少,因为那些倒腾来倒腾去的鱼贩子,人家有渠道将收来的东西高价卖出去。

    当然,那些鱼贩子也不是什么都收的。

    没有渠道,就没有卖高价的命。

    “这不是海里小白龙吗?这次淘海,淘到什么好货色啊?平时我都没见你过来,你一过来,我就知道你准是淘到好货了。”

    收购站点的负责人名叫梁大富,是个大着肚子的中年男人,他一看到陈长青拎着水桶过来,立即上前一副八面玲珑的样子,微笑问道。

    “四只上好的青蟹,刚抓到的,品相极佳,还有三只四头鲍,都在这。”陈长青笑着将桶放下,让梁大富检查。

    “好。”梁大富立即笑着应道。

    随后梁大富便小心的往桶里抓出四只青蟹和三只四头鲍。

    桶里最值钱的就是这两样东西,当然,还有几只大九节虾和花蟹的品相也很不差,但陈长青没说卖,所以梁大富也就没有拿出来。

    梁大富抓起四只青蟹立即拿去过砰。

    没一会儿,那四只青蟹的重量就出来了。

    最小的一只青蟹,也足有一斤一两,比陈长青预估还要重上不少,最重的一只青蟹足有两斤三两。

    个头够大,品相够好,看得梁大富眼馋不已,恨不得立即交易变成自己的。

    最终梁大富给出的收购价格是七块钱,价格不算高,也不算低,陈长青有点不满意,让梁大富再加点。

    梁大富让步到七块五就表示不能再让步了。

    “就七块五,不能再多了,再多你就找别人。”梁大富直接告诉陈长青。

    四只青蟹,足有六斤三两,说实话,七块五真不算高,平均下来,也就一块一一斤,跟猪肉价格差不多,不,甚至比猪肉价格还要便宜。

    有的地方,这个时候的猪肉价已经涨到一块三毛一斤,甚至更高都有。

    “一口价,八块,你不收的话,我就找别人了。”陈长青还是有些不甘心,这四只青蟹要是不卖上一个好点的价格,他宁愿吃掉。

    “行,那就八块。”梁大富心算了一下,觉得八块钱收购回来,还能有所赚,就是少赚点,又听陈长青的语气这么坚决,便同意了。

    “这三只四头鲍,每只能给多少?”陈长青继续问道。

    梁大富刚刚拿尺寸量了,那三只鲍鱼确实是四头鲍,而且比一般四头鲍还要肥。

    “一块八一只四头鲍,怎么样?这个价格算是很公道了。”梁大富经过上一场交锋,知道陈长青这个毛头小子虽然年轻,但不好糊弄,也就给出一个比较公道的价格。

    “可以,三只四头鲍,那就是五块四。”陈长青知道一块八一只四头鲍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极高的收购价了。

    到85到86年,鲍鱼市场价格也不过才十块钱一斤。

    当然,鲍鱼也是分规格的,像四头鲍肯定要比普通鲍要贵上不少

    而这三只四头鲍,差不多也有一斤吧。

    “一共13块4毛,剩下的,你还要卖吗?”梁大富说道。

    “剩下的不卖,不值几个钱,拿回去吃了。”陈长青拒绝了。

    听到陈长青说不卖,梁大富也没有继续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他也不想多一事,占别人的小便宜。

    随后梁大富从钱包里掏出一张十元的大团结,一张两元、一张一元外加四张一毛钱递给陈长青。

    陈长青接过钱后,左看看右看看,觉得钱没问题后,便将一张一元外加四张一毛钱递给了弟弟陈长文,“省着点花,别乱花,也别让爸妈知道了。”

    陈长文喜滋滋的接过一块四毛钱,“谢谢三哥,我知道了。”

    才上高一的陈长文,其实身上是没有多少零花钱的。

    而且也没到管钱的年龄。

    赶海赚到的大部分钱,是要上交到父母手中的。

    当然,也不是完全限制,不给钱用,但凡需要用到钱的地方,只要你有一个合理的要求,爸妈还是会给的。

    陈长青也是到了十八岁后,家里才允许他管自己的钱。

    再说了,现在家里已经开始给陈长青张罗着嫁娶之事了,上辈子跟堂哥去大城市闯荡,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他为了逃离早早结婚生子的局面,不想一辈子困在小渔村里。

    所以为了不那么早结婚生子,陈长青便跟着堂哥去了大城市。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个时候的陈长青,心里有个心上人、白月光。

    只是那个心上人并没有跟他一样高考落榜,而是考到了京城北大。

    而陈长青因为高中上学时经常玩,不爱学习,导致高考的分数不够,也想报京城的大学,最终落榜。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陈长青可以算是改开之后最早的一代舔狗。

    只是没有最终行动起来。

    上辈子陈长青以为自己跟了堂哥到大城市闯荡,有了阅历和见识,赚了大钱,发了财,就能够配得上在北大读书的白月光。

    上一辈子,等到陈长青心中有底气再次鼓起勇气时,已经是三年后了。

    那时陈长青一个人独自去了京城,想找心中白月光表白,但陈长青却见到自己的白月光跟一个年轻的男人有说有笑,一副谈情说爱的样子。

    顿时就心如死灰,然后灰溜溜的离开了京城,也没有去打扰人家。

    再之后,当陈长青再次听到白月光的消息,那是结婚的消息。

    那时村里人都说隔壁村的谁谁嫁了一个京城的好人家,一家子都要搬去京城享福去了。

    但又有谁知道。

    又过了几年,陈长青便听到白月光离婚的消息。

    听说好像是被别人抛弃了,还带着一个孩子。

    那时陈长青已经功成名就了,身家财富已经积累起来了,还有不少名望。

    而时间慢慢的流逝,也让那时的陈长青跟过去的自己释怀了。

    当白月光的光环也褪去时,陈长青才发现,白月光,也就那样。

    “走吧,我们到码头等一下,爸妈和大哥应该快回来了。”陈长青将十二块钱收好,应该提着桶走出了收购站点。

    (83年那个年代的具体的海鲜物价都是多少,作者也查不到,所以作者弄了个大概认为比较合理价格,价格可能虚高或偏低了,有没有知道价格的牛皮读者,请纠正一下,可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