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3从小渔村开始 » 第19章 分家和养老(求收藏求追读)

第19章 分家和养老(求收藏求追读)

    “整点喝?”看着三子和四子那副狼吞虎咽的样子,陈父此时也是胃口大开,加上今天收获不错,很高兴,于是便看向长子陈长伟问道。

    “喝。”陈长伟点了点头。

    “药的还是白的。”陈父又问。

    “药的。”陈长伟说道。

    “你们父子俩少喝点,半夜还要起床开船出海呢。”陈母听到父子俩又要喝酒,虽说喝的是自家泡的药酒,但她还是忍不住说上两句。

    喝酒伤身,不论喝的是什么酒,只要是酒都伤身。

    家里的白酒和药酒都是自己酿造,后劲都贼大,如果没怎么喝过的,只需要喝上几杯,出门外只需被微风轻轻一吹,不用多久,就倒了。

    然后直接睡到第二天后半夜也说不定呢。

    “没事的,就喝两杯,说两杯就两杯。”陈父脸上露出微笑讨好般说道。

    “不准喝多,只能喝两杯,你也一样。”陈母见到陈父很是识趣,便也不再追究太多,然后瞪了一眼长子,似乎在警告说你也不准喝多。

    张秀兰也动了个小动作,左手在桌子下狠狠的拧了一下她丈夫陈长伟的大腿。

    而陈长伟表面上则是不动声色的,竟然忍住了。

    陈长青就坐在旁边,自然能察觉到大嫂的小动作,也没有说什么,而是继续干饭。

    没过多久,陈父就从一个房间里拿来两个杯子,杯中装满颜色黄黄的药酒。

    这药酒还是自家用酝酿的白酒泡的,泡一酝子药酒,需要花费不少钱,钱都花在药材上。

    一般泡酒,泡的药材都是很名贵或昂贵的。

    想要集齐那么多药材也不容易。

    陈长青原本也想喝的,但一想到现在自己这副年轻的身体并没有喝过多少酒,没啥酒量,不像上辈子经常应酬将酒量练出来了。

    想到这陈长青就忍住了,而且他也怕一喝就倒。

    “想要滴酒不沾,是不可能的,现在环境风气,但凡认为自己是个爷们都得喝上几杯,哪怕再过几十年,酒文化依旧存在。”陈长青一边夹菜吃饭,一边看着父亲和大哥两人小口小口的喝着酒,在心中暗道。

    上辈子就是因为喝酒太多了,导致身体几乎被掏空了,有了大肚子,还有了酒瘾,虽说后面戒了酒,也将烟戒掉了,但是身体依旧很差,几乎很难恢复过来。

    若不是手里有几个钢蹦子,上辈子真不可能活到七十多岁。

    有钱能吊命,多活几年。

    或许是家庭遗传的基因不错,家族的老人几乎都能活过七八十岁,跨过九十到百岁的也有不少。

    若不是后来陈父和陈母出了意外,陈长青七十多岁还能挨父母的打。

    今晚饭菜难得这么丰盛,谁也不想多说什么话,都在干饭中,陈父和大哥陈长哥一边吃着清蒸的螃蟹,一边小口小口的喝着药酒。

    陈母和大嫂也没有再说什么。

    就在这时。

    陈父喝了一小口药酒后,似乎想起了什么,“对了,前几天我听陈书记说了,在去沙滩路口旁边那有一块空地,面积不少,就是那地啥也种不了,可以申请盖房,所以过几天我准备去公社一趟,申请那块地给阿青你的宅基地盖房子,然后我们还出钱给你盖房子。”

    “阿青,觉得怎么样?”

    “可以啊,我没啥问题。”陈长青抬起头来看着父亲,点了点头。

    这事情,上辈子陈长青就听父亲说过,当时也同意了,这辈子再同意一次,也无妨。

    申请宅基地盖房子,那就意味着分家。

    而且在宅基地盖房子一事,也不是一瞬间就能盖好的,分家也不一时的。

    让陈长青感到有些可惜的是,上辈子陈父刚刚申请那块宅基地给他,还没有开始盖房子,自己就跟着堂哥跑去大都市了。

    在陈长青离开的那几年,陈父一直也没有放弃盖房子的事情,后来陈长青问了为什么。

    那时陈父想也没想就说:假若你在大都市没混出来,没有出人头地,回来起码还有家,还有房子给你遮风挡雨。

    在离开时,陈父也没有多话说什么,只是在陈长青离去前,偷偷的塞了好四百零八块整给他,大哥陈长伟也塞了两百零七块五毛。

    一共六百一十五块五毛,这一个数字,陈长青记了一辈子。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就算是两三百块钱,也是一笔很大的数字了。

    想要一口气拿出来这么多钱,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还是很难的,还得东拼西凑,也不一定能凑齐。

    当然,陈长青家也不是一般的普通家庭,也就比一般普通家庭富裕一些,还达不到小康水平。

    上辈子在大都市混出人头地后,陈长青也没有少回报家里,不仅给家里起了一栋小别墅,给大哥、父亲都买了一辆汽车,给母亲和大嫂买了很多贵重的黄金饰品,假若家庭出现了变故,没钱了,还能快速变现。

    后来还买了一艘当时比较先进的渔船给家里。

    还出钱给村里铺了一条水泥路。

    那栋家里出钱盖好的房子,其实上辈子陈长青也没有住过多少天,后来户口迁到大城市,那房子和宅基地,也就被村里收回去了。

    这让陈长青感到有些遗憾。

    上辈子,大哥大嫂给父母养老,二哥则留在县城中发展,后来职务变化,晋升了,去了大城市,在大城市落户安家了。

    虽然逢年过节也会回来,但四兄弟聚集在一起见面次数也少的很。

    弟弟陈长文高考成绩不错,去了京城读大学,后来也进入了体制内工作,户口也迁到了京城,而且发展前途还很不错,在重回前,陈长青也没听到要弟弟退下来的消息,总之他也不知道弟弟的职务是啥,挺神秘的。

    “那说好了,我给你在那建一套房子,建好后,就分家。”陈父继续说道。

    “好。”陈长青又点了下头,表示没问题。

    虽说现在大家居住这套房子占地面积挺大的,哪怕一家十几口人一起住,也挺宽敞的,但陈长青知道,这么多人居住在一个屋檐下,挺不方便的。

    还容易闹矛盾,虽说现在并没有发现有矛盾的苗头。

    陈长伟和张秀兰并没有插进来说什么话,因为他们也早就商量好了,分家就分家,以后他们给陈父和陈母养老。

    在这件事上,四兄弟的意思都是一致的。

    上辈子陈长青也没少寄钱回来,另外两兄弟也时不时的会寄钱回来,都劝说过父母、大哥他们不要出海打鱼,他们给家里的钱够用的。

    但.....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