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3从小渔村开始 » 第77章 村民们惊呆了

第77章 村民们惊呆了

    “还真被你猜对了,我和我大哥运气不错,这一次出海,至少捕了五六千斤鱼,走,你也过来帮忙抬一下。”陈长青打趣说道,说完后就拉着梁大富,准备往礁石海边赶去。

    “真的假的?在哪捕的,你们捕了五六千斤鱼?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什么运气啊。”

    梁大富一听陈长青这么一说,虽然心中很不愿意相信,但是他知道陈长青这个人一向都不怎么会说谎。

    所以干脆相信一把,任由陈长青拉着自己走。

    “三哥,是真的?你和大哥出海捕到了五六千斤鱼?没有骗人?”一旁的陈长文听得顿时目瞪口呆,抱着竹筐发愣,不是很相信陈长青说的话。

    “你三哥什么时候我骗过你?当然是真的,只多不少,等会你就知道了。”陈长青再次肯定的说道。

    听到陈长青再次承认和肯定,陈长文懵逼过后,整个人都兴奋起来了。

    脑海中只有三个字,那就是发财了。

    发大财了。

    恨不得立即抱着这些竹筐到船上去装货。

    而此时陈母来到停在礁石边的船上,看着自家渔船上的满船鱼货,眼中尽是不相信。

    她不是很相信这一船鱼货都是自家孩子老大、老三两人出海捕到的。

    “老大,这一船鱼,都是你和老三出海捕到的?”陈母瞪大眼睛,十分激动的看着陈长伟问道。

    “当然是。”

    “平时出海运气可没有那么好运,最近老三不是运气不错嘛,谁知道拉他出一趟海,我就沾到光了,一出海到渔场就立即碰到了鱼群,一网下去就上来好几百斤。”

    陈长伟看着陈母解释道。

    “我当时都忙晕头,一网接着一网的下,几乎每一网都爆棚,我那时跟老三都快累坏了,累得口干舌燥都没有停下。”

    一边说着,一边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长伟不自觉的笑了。

    “我现在就回去叫你阿爸回来,等下让他跟收购站和鱼贩子的人扯皮,你们先不要卖那么快,要不然指定要吃亏。”

    陈母语气焦急的说道,然后就下了船,连沙滩上的工具都不要了,快步往村里走去,回村里找人去了。

    陈长伟看着急匆匆回去叫人的陈母,嘴角不自觉的上扬了一下。

    就在陈母离开不久。

    陈长青就带着陈长文、梁大富等人抱着竹筐来到礁石边。

    就连常到海边赶海的李大海都被叫上了。

    陈长青跟李大海说,让他来帮忙,等下会给他一块钱作为工钱。

    一块钱虽然听起来不多,要知道,这年头,要是天天能赚一块钱,那一个月就能赚三十多块,顶上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了。

    在码头干粗活的小工,一天也就一块多,所以,给多了,陈长青反而会觉得不好。

    毕竟升米恩,斗米仇。

    李大海的身世是值得同情,的确是有点惨。

    虽然透过未来,陈长青也知道李大海这个人的人品是非常好,挺值得放心,因为是个孝子。

    但是,帮,也是要有一定尺度。

    不能太过了。

    李大海本人自然也是知道陈长青叫上自己帮忙,是在同情可怜自己,还给自己开出一块钱的工钱,心中很是感动,同时对陈长青很是感激。

    哪怕是一块钱,对李大海现在的而言也是很重要的。

    平时李大海到海边赶海,赶几天海的收获,也不一定能卖出一块钱,除非运气爆棚,捡到青蟹、鲍鱼之类的。

    但是青蟹、鲍鱼这些值钱的海鲜,就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捡到的。

    打零工或干粗活的小工,人家可能不要他。

    梁大富刚一踏上船,就看到了活舱被挤得满满当当的鱼,有带鱼、马鲛鱼、鲳鱼,小黄鱼、鱿鱼等等,有大有小的。

    像大的马鲛鱼,一条就有好几十条,一米多长。

    还有沙蟹、九节虾、剥皮鱼、大眼雕鱼等等之类的,加上杂七杂八的其他杂鱼,就更多了。

    且都是没有分类的。

    “看这架势,还真有几千斤,你们在哪里碰到的鱼群?”梁大富看着甲板上死掉的海鲜,眼睛一亮问道。

    这时陈长伟接过陈长青递来的竹筐,头也没有抬一下,说道:“别光站着说话,都来帮忙,船舱里还有更多,快点帮忙装货。”

    而一边的李大海很会见机行事,立即跑过去帮忙。

    梁大富见状,也帮起了忙,因为他知道,这船上有很大一部分的海鲜是要卖给他自己负责的收购站的。

    那些二手鱼贩子,就算想抢,也没有那么大胃口全部吃下。

    “带鱼的收购价是多少?”陈长青比较关心这个,因为船上的带鱼可不少,有上百斤起。

    “两毛八。”梁大富说道。

    “草,能不能给多一点点?”

    “够多了,我转手给别人,也就赚几分钱。”

    “屁,我信你个鬼,无奸不商,东江村谁人不知道你有多富,就差小汽车没开上。”

    “马鲛鱼收购价是多少?”

    “四毛,但要两市斤以上的马鲛鱼才值这个价。”

    “低了,低太多了。”

    (查了一下八十年代各地沿海的海鲜收购价,发现各地的收购价都是不一样的,而有些地方,马鲛鱼的收购价就上升到一百市斤,四十七块,而且是从79年开始,就这个价格了,后面五年都没有怎么变动过。)

    (即是说,四毛七分一斤,不是两三毛钱一斤,不过,这里的马鲛鱼是要鲜品的,且规格是要在两市斤以上,两市斤以下就不值这个价格了,还有就是,有些地方的收鱼贩一般都会联合起来压价的,收购价自然有所波动。)

    (像有些地方,在83年,带鱼的零售价更是去到每百市斤就要六十块,即是六毛一斤,当然,零售价跟收购价是不一样的,因为中间商要赚钱,收购价自然没有那么高。)

    (作者在后面尽量把价格都抬升一些,好让主角赚多一点。)

    “船舱还有这么多?你们这是在哪里遇上的鱼群?”梁大富看着船舱里的海鲜后,都有些惊住了。

    原来陈长青所说的五六千斤,真不是假的。

    陈长文和李大海两人看到爆棚的船舱也被惊住了,李大海眼眸中甚至闪过一丝异样光芒,他紧紧握了一下拳头。

    可能在幻想着未来自己有一天,也会出海打到这么多鱼吧。

    “我也不知道,我第一次去。”陈长青说道。

    “问那么多干嘛,快过帮忙抬下去。”陈长伟喊道。

    一筐又一筐的海鲜被陆陆续续搬下渔船,码头附近和沙滩附近的村民们都惊呆了。

    东江村的码头只是一个小码头,平常只收一些小船拖网和地笼网的货,一条船货都不会太多,哪里见过一筐又一筐的鱼货下船啊,于是附近的村民们纷纷议论起来。

    “天啊,这么多鱼货,这是让谁家的渔船给捞到了。”

    “啧啧啧,又有人发财了,上次发财的林家老三,这次又是谁家来着,看着这一筐又一筐的鱼货,至少有好几千斤吧。”

    “我认得那艘渔船是谁家的,是陈老五家的。”

    “什么?陈老五?”

    “靠,发财了,陈老五发财了,赚大发了。”

    “你们看,那是陈老五家的老大、老三,还有老四,天啊,真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