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神话,从武当山下打猎开始 » 第72章 葬龙地(求追读、求推荐票、月票随缘)

第72章 葬龙地(求追读、求推荐票、月票随缘)

    林堤听到有人问:

    “小朋友,你怀里的那颗珠子,能送给我么?”

    他回头一看,竟是一位全身近乎赤果,只在腰上挂着一件草裙的“原始人”。

    那“原始人”披头散发,身材十分强壮,浑身肌肉高高隆起,右手还卧着一根粗木棒。

    “你是谁?为何知道我怀里有颗珠子?”

    “原始人”出现时无声无息,林堤知道他肯定不是“人”。

    那人露出一副迷惘的神色,左手挠了挠乱蓬蓬的长发,说道:“别人喊我白陶,你也可以这么喊我。”

    林堤根本不关心那人叫什么,只好奇他为何知道自己怀里有颗珠子,于是又问:“那你怎么知道我有颗珠子的?你要它做什么?”

    白陶说:“我能感觉得到,我想要那颗珠子放在身上,会很舒服。”

    “你能感觉得到?还会让你觉得舒服?”林堤既是好奇,又有几分不安,摇头道:“那东西是我的,不能给你。”

    “这……”白陶看起来三十几岁的年纪,这时却像个小孩,委屈、不甘、难受……各种情绪都放在脸上。

    过了一会儿,白陶竟然问:“那我可以抢过来么?”

    “当然不行!”林堤只觉得这人好笑,可又担心他真的出手来抢,于是将星八剑拔出一半,亮了亮,说道:“你怕这东西么?”

    “我怕,你不要打我!”白陶显然十分忌惮星八剑,连连后退了几步,然后抱着脑袋蹲了下来。

    见白陶的行为语言幼稚似儿童,林堤不禁寻思:“这家伙是没和人打过交道?还单纯是个弱智?”

    过了一会儿,白陶才敢抬起头来问:“你真的不肯给我么?我拿这东西跟你换。”

    说着,他竟将手里的木棒伸了出来。

    “我有这个!”林堤晃晃了手中长剑,说道:“要你那东西没用。”

    “不对,我这个很有用。”被人说手里的木棒没有用,白陶非常不服气,站起来说:“我用这东西,砸死过好多条鼍龙。”

    “这么厉害呀?那你留着吧,反正我不换。”

    白陶紧张起来,问道:“你不换啊?那我怎么办?”

    林堤快忍不住要笑出声来,挥挥手道:“你回家呗?还能怎么办?”

    白陶却说:“我没有家啊,那要回哪里去?”

    “没有家?那有坟么?你回坟里去!”林堤只想尽快打发走这个家伙。

    “坟么?这里有坟,可那不是我的,我不能进去。”

    “有坟?”听到这话,林堤连忙问道:“那坟是谁的?”

    林堤在这里没有见到活人,好不容易遇到只鬼,却傻乎乎的脑子不清楚,如果这里还有其他鬼的话,他正好可以打听下附近的情况。

    可白陶却只说:“坟是他的。”

    林堤忙问:“他是谁?能把他叫过来么?”

    白陶点头说了声“好”,然后身影就逐渐消失了。

    林堤希望白陶去叫来的那只鬼,不是和他一样的糊涂鬼。

    ……

    过不多久,白陶又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名老者。

    看那老者的衣着打扮,像是唐宋时期的教书先生。

    老者见到林堤,似吃了一惊,连忙拱手说道:“老头子陈伯玉,竟不知有仙长驾到,这白陶天真质朴不通世务,若冲撞了仙长,还请勿要怪罪。”

    “老丈言重了。”林堤也有些惊讶,这老头子居然能看出自己有修为,不过这样也好,自己稍微有点姿态,也不是坏事。

    林堤心里有许多疑问,只能一个个来,先问道:“请问老丈,这彭蠡泽没有生人么?”

    陈伯玉道:“倒也不是没人,只是他们都聚居在离此处几百里外的大泽中央。”

    “原来如此,那老丈你的坟为何在落这里呢?”

    陈伯玉叹了口气,然后娓娓道出了原因。

    陈伯玉说他家乡在苏州,本是唐则天武后垂拱年间的状元,在长安、洛阳、南阳等地当了几十年的官。告老回乡途中染病身故,就被随从葬在了此地,距今已近两千年了。

    林堤听了,非常惊讶,没想到今晚还会遇到一只做过状元的鬼魂。

    可他又觉得不对,于是问道:“那陈老你为何不去投胎呢?”

    陈伯玉又苦笑一声,说道:“仙长有所不知,这彭蠡泽是大有来历的凶地,尤其这东南一角,连阴差都极少光顾,我等阴魂又如何去地府投胎转世?”

    摇了摇头,他又说道:“要不是遇到白陶这孩子……说是孩子,其实他比我要老了不知多少岁月,要不是因为他的体质特殊,阴气不会枯竭,时常为我补足阴气,只怕一千年前我就魂飞魄散了。”

    林堤听完,心里疑惑不减反增,问道:“这彭蠡泽是什么来历?鬼差都不敢过来。”

    “仙长你可听说过烛鼓之龙?”

    林堤摇头说不知。

    于是,陈伯玉又和他说了一段传说。

    盘古大神开天辟地之后,其精血化作一先天神祇,是为烛龙。烛龙为宇宙混沌初开时第一批神祇,也是创世至高神明之一,其神通无边广大,睁眼既为昼,闭目则为夜,其口中衔着一支火精,能照亮混沌初开的宇宙。

    而烛龙有一子,便是烛鼓。

    烛鼓因为盗取仙药,杀害一上古神葆江,昊天上帝知晓后,便要杀那烛鼓。

    可烛鼓毕竟为烛龙之子,他的神力虽不如乃父,也是十分厉害,昊天上帝召集数位太古大神,才将其斩首杀死。

    烛鼓死后,其魂魄化为鵕鸟,那鵕鸟出现在什么地方,那里就会有旱灾,后来被东岳大帝镇压于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那里后来就成了干涸无雨的不毛之地。

    而这彭蠡泽则是烛鼓龙身埋葬之地,身与魂正好相反,落在哪里,哪里就成多水的泽国。

    林堤听完,立刻想起之前在中条河古殿中看到的两幅壁画,其中一幅画着口衔火炬的神龙;又一幅是某位皇帝左手竟摁在一条小龙的颈上,而右手举着一柄宝剑作屠龙状。

    想来,这两幅图对应的就是陈伯玉口中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