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晋末扶风歌 » 第二十四章 迁徙(求追读!)

第二十四章 迁徙(求追读!)

    第二日一早,刘群一行人在刘演的带领下,离开太守府,前往邺城三台。

    由于太守府临近邺城宫城,刘群便远远地眺望起来。

    宫城居邺城之中,四周宫墙林立,于邺城之中甚是瞩目。但内里楼阁台榭,早已焚毁,不复昔日之盛况。

    想曹操受封魏王之时,建魏国,都邺城,大兴土木,楼台如林,繁华似锦。

    邺城一跃成为北方重镇,京华之地,历代不衰。

    然煌煌魏都城,如今只剩一片枯木败草。

    不由得引人感慨万分!

    刘群一行西行不久,便至邺城铜雀苑。

    铜雀苑据传由曹操始建,因其中的铜雀台而得名。

    起初铜雀苑是出于军事考虑而修建的,内里建造高台,充当瞭望台,方便侦察。

    后随着局势稳定,逐渐沦为曹魏、西晋的皇家园林,供巡幸于此的帝王享乐。

    铜雀苑中高台众多,但以冰井、铜雀、金凤三台最为著名。

    三台依次由北到南修建,正对邺城宫城,又有出自漳河的长明沟流经环绕,风光秀丽,令人流连忘返。

    而三台之中,又以铜雀台最为繁华,金凤次之。冰井台则更多承担是仓储的功能,内设武库,马厩,用以保卫铜雀苑和邺城。

    不过现在都已经荒废已久,被涌入邺城的流民所占据。

    占据三台的流民于此结寨自保,对抗刘演。

    刘演拿他们无可奈何,只能派遣军士屯留于三台附近,监视其动向。

    刘群一行人刚到,便有将领走过来,向刘演汇报三台流民动向。

    “明府,昨日赵越又派人过来送信,言……”

    将领停顿了下来,扫了刘群、温峤等人几眼。

    “皆是自己人,汝不必隐瞒!”

    “诺!”

    “赵越言,若是府君再不供应其粮草,他手下的流民们就不劳烦府君,自己去邺城府库自取了!”

    “放肆!”

    “赵越不过一卑贱之人,竟敢威胁我!”

    刘群在侧,见刘演闻赵越之名暴跳如雷,便向其随从打听起来。

    随从也没有隐瞒,便将赵越的底细告诉给刘群了。

    三台流民成分复杂,既有南下的冀州百姓,又有原先离散的三魏百姓,甚至还有一些胡人夹杂于其中。

    其虽乱但不散,三台流民纷纷以地域、血缘为纽带,以乡党、宗族为联接,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团体,抱团取暖。

    故看似人数众多的三台流民,无形中已被分成三部。

    一部是南下的冀州人,另一部则是本地的三魏人。

    至于剩下的由于人数少,为了不被欺负,便只能相互结盟,组成外乡人,与冀州人、三魏人分庭抗礼。

    三部虽互不统属,但对官府的态度却出奇地一致,即不受其令,自行其事。

    由流民们威望高者为首领,余者尊奉首领命令。

    而赵越便是冀州流民的首领。

    赵越,冀州范阳人,自称河间赵氏之后。本是乡里一小吏,后逢冀州大乱,与乡人结伴南下,辗转流落至魏郡。

    在南下的途中,赵越因识文断字,除危济难,处事公允,颇受乡人推崇。

    乡里之人纷纷投效于其下,至魏郡时,赵越便被冀州人,尊奉为流民首领。

    赵越成为首领后,先是率人抢占了邺城三台,而后便仗着人多势多,屡屡向刘演要粮。

    刘演起初悯其乃冀州亡人,人离乡贱,便划拨了一些粮草。

    赵越尝到糖头后,便有些得意忘形,时常派人向刘演索粮。

    由于本身存粮就不多,刘演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赵越的要求。

    赵越气急败坏,便威胁起来刘演,方才有刚才一幕。

    刘群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对赵越有了几分认识。

    心里想其也不是无谋之人,甫一入邺城,便抢占了铜雀苑三台,居高临下,率流民与刘演对抗。

    然其威胁刘演,也实在是不智。刘演手中兵力确实是捉襟见肘,虽控制不住流民,自保却无虞。

    现在公然威胁刘演,不是逼着刘演将其铲除。

    刘演还在大骂赵越时,刘群心生一计,走到刘演身边耳语。

    刘演听后,面有难色地向刘群问道:“公度,这能行吗?”

    “赵越之流,乌合之众罢了,此计必是万无一失!”

    “堂兄,当断则断,不然必受其乱啊!”

    “好吧!”

    “传吾令,知会赵越等人,言吾明日于长明沟南岸宴请他们,商议粮草之事!”

    “诺!”

    当晚,赵越等三台流民便聚集在一起,讨论要不要去赴宴。

    “刘演设宴,会不会有诈?”

    “对啊,刘演之前对俺们可是敬而远之,现在又来假惺惺地设宴,肯定有诈!”

    众小头领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怕什么!”

    “刘演又不只是宴请我们,不是还请了三魏人和那群外乡人吗?!”

    “大家一同赴宴,谅刘演也不敢耍诈!”

    小头领们还在担心会不会有诈,而赵越则颇为自信,觉得刘演已经臣服在自己的淫威之下,不得不服软。

    既然赵越已经决定,其余人则是不敢反对。

    第二日,在刘演的指示下,军士在长明沟南岸建起一座大帐,而后便开始淮备宴席相关地一切。

    站在高台之上的赵越,将刘演军的行动看得清清楚楚。

    见并无什么异动,便彻底放心下来。

    随着太阳日落,双方约定的时间也到了。

    赵越率着小头领们,连同三魏人和外乡人一同朝着大帐走去。

    不过在临行前,赵越吩咐手下们,在大帐百步外候着,以预防不测。

    赵越能一路摸爬滚打,成为数万冀州流民的首领,靠得可不只是信义,对万事都留个心眼。

    三台流民头领们步入大帐之前,被拦了下来,把守门口的刘希喝斥道:“入大帐者,不得执兵刃!”

    出于对刘演的不信任和自卫考虑,不少头领都是带着自己的佩剑,现在不让带进去,不禁犯难,谁也不肯先交。

    赵越倒是轻率将佩剑一交,步入账内。有了首例,其余也只能乖乖地上交武器。

    在流民头领入帐后,刘演等人也已坐定。

    刘演居主位,刘群右下,温峤左下,其余人依次而坐。

    刘演举杯道:“今演邀诸位于此,乃是欲解我三台流民之急!”

    “三台流民虽非本郡人,然今至我魏郡,亦是演之……”

    “刘府君,客套话就不要再讲了,直接说你能拨多少粮草吧!”

    “少于二十万石,越怕手下人不会答应啊!”

    “二十万石?汝怎么不自己去抢?!”

    刘演将手中酒杯,掷地一砸,大吼一声。

    魏晋之世,军士一年消耗十石,而二十万石,就是两万军士一年的口粮,刘演怎么可能拿得出来。

    “既然府君,拿不出来,越就告退了!”

    赵越佯装要离开。这时,刘群叫住了他。

    “赵兄且慢!”

    赵越听到有人喊他,转头一看,刘演身边的青年人叫住了他。

    “汝是何人?”

    “在下并州刺史刘琨之子,刘群,现官居雁门太守。”

    “今奉父命,特来赈济三台流民!”

    “噢?!”

    “原来是刘并州的公子,失敬,失敬!”

    赵越口头上说着失敬,但丝毫没有向刘群还礼的意思。

    “刘并州欲救济我等,丰感激不尽!”

    “那粮草在哪里?!”

    “在并州!”

    “并州?”

    见赵越一脸不解,刘群解释道:“刘并州之意,乃是欲徙三台流民,就食并州!”

    “委群全权负责!”

    “啍!”

    赵越冷啍一声,颇为不屑。赵越本以为刘琨大发善心,专门拨粮,接济三台流民。

    原来是迁徙流民至并州的把戏。

    赵越除非痴呆之人,不然断无答应之理。

    自己在邺城,据三台,率数万之众,与刘演抗衡,不受任何人制约。

    若是随刘群至并州,先不论刘琨会不会真得接济他们。

    到了并州后,于刘琨治下,必会受到约束。

    赵越一想到这里,便开口拒绝道:“我等乃冀州人士,今避乱才南下魏郡!”

    “待战乱结束后,越与乡亲欲北返归乡!”

    “此时若迁往并州,怕不便归乡!”

    “刘使君好意,丰心领了!”

    赵越起身,就打算离开。

    “赵越!”

    “汝不要不识时务!”

    把门的刘希拔剑大喊道。

    “汝是在威胁我?!”

    “赵兄,群劝你再想想!”

    刘群一脸人畜无害地劝阻,直接激怒了赵越。

    “我数万乡亲就在帐外,汝等敢杀我?”

    “大不了和你们鱼死网破,玉石俱焚!”

    “哈,哈,哈~”

    “你们敢吗?!”

    赵越以为刘群等人会被他唬住了。

    但刘群边拔剑边说道:“赵越汝不过一小人,凭一时之运而起,不会真以为自己能成事吧?!”

    刘群提剑逐渐靠近赵越,当剑尖抵着赵越喉咙之时。

    出于求生的本能,赵越软化道:“刘府君,万事好商量!”

    “不用二十万石,十万石就可以!”

    “不!五万,一万!”

    “粮草我不要了!”

    赵越此时已害得六神无主,双腿僵硬,走不动路了。

    但赵越为了活命,拼命地向帐外爬去。

    “汝现在不要粮草,晚了!”

    刘群应声挥刀而下,赵越人首异处。

    刘群转过身,望着帐内众人,吩咐道:“帐内流民头领,格杀勿论!”

    “诺!”

    原本在旁服侍的仆人,掏出刀剑,快速地将帐内数十流民尽数诛杀。

    帐外的流民们听到帐内的哀嚎声,想上前察看。

    负责守卫的刘群军,以矛戟抵挡他们。

    “乡亲们,他们不过几百人!”

    “根本挡不住我们!”

    “冲啊!”

    流民们准备与刘群军混战之时,刘群提着赵越等人的首级来到流民面前。

    流民们见头领的首级大惊失色,悲痛者有,愤恨者亦有。

    “何人敢上前一步!”

    流民们失了头领,便无人指挥,一时不知所措。

    但很快人群中,便有人喊道:“官府杀我头领,戮我乡人!”

    “跟他们拼了!”

    “咚,咚,咚!”

    从远处传来披甲军队行军的声音,汇合了刘演、刘群部的万余军士,瞬间包围了流民们。

    原本被流民包围的刘群等人,现在攻守异形,反包围了流民们。

    “赵越等人图谋不轨,聚众谋反,今已伏诛!”

    “尔等虽附逆谋反,但情有可愿,我不忍屠戮之!”

    “跪者生,立者死!”

    面对刘群军的包围,流民中很快便有人坚持,下跪求活。

    流民说到底也只是流民,没有严密的组织,在首领身死的情况下,只需要稍微镇压,便会降服。

    起初也只是三三俩俩的有人下跪,片刻之后,已成燎原之势,立者无几。

    刘群笑着对刘演、温峤说道:“邺城之患平矣!”

    剩下的便是将这十万人尽数迁往并州,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刘群与温峤决定尽快迁民。

    到知会流民们之后,其纷纷不愿意,止步不走。

    刘希对刘希恼怒地说道:“府君,此等逆民,就应鞭挞之!”

    “我看何人再浚巡不前!”

    “从兄莫恼,吾自有方法!”

    三台流民不愿迁往并州,除了路途的原因,更多的是对前途未知的害怕。

    留在魏郡,若是遇事不顺,还能返回家乡,而若西迁并州,没有保障,生死渺茫,想落叶归根都是难事。

    刘群抓住这一点,便当着三台流民的面,宣布道:“率先迁往并州者,授田十亩,免租税两载!”

    听到迁往并州能分到田地,流民们眼中顿时有光茫。

    人群中也开始骚乱议论起来,到底要不要前往并州。

    这时,一老农走了出来,颤抖地说道:“我愿往!”

    “我已老矣,但还不愿死!”

    “留在邺城,没有粮食也是死路一条,不如去并州寻一条活路!”

    老人的一番话,激起了流民中不少老弱的赞同。

    “对,留在邺城,死路一条,不如前往并州!”

    “我也愿往!”

    霎那间,已有千余老弱流民答应前往并州。

    刘群见其余人还是不愿便又说道:“现在,愿往并州者,授田五亩,免租税一年!”

    “什么?!”

    “怎么变卦?”

    刘群不顾流民们的议论,强调道:“越迟者,所授田亩越少!”

    “诸位,想清楚了吗?!”

    “我愿往!”

    “我也愿往!”

    三台流民终是禁不住,争先恐后地报起名来。

    流民本质上还是农民,对土地充满了渴望,只要有安定生活,有土地耕作,何人又愿背井离乡,四处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