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华娱从中戏1998开始 » 第九章 会谈

第九章 会谈

    石磊的剧本,前前后后总共写了四个月。

    历经无数次打磨,他才觉得这个本子可以拿出来了。

    紧跟着就是演员,拍摄班底和资金问题。

    写本子的事,他提前跟陈好透露过。

    师姐那边满口答应说要是本子没问题,肯定能把戏剧社的这帮小伙伴们拽过去。

    因为当初《那人那山那狗》里,就有一批中戏戏剧社的成员。

    片子在国外爆火,拿了好几亿日元后。

    霍导在接受采访时,还专门提了中戏。

    说里面的学生都很专业,虽然年纪轻,但是演技特别好。

    那几个在《那狗》里跑龙套,或者当特约演员的戏剧社成员,这下子也都成了香饽饽。

    有人甚至借着这个戏的名头,接到了不错的制作。

    而当初那些嫌弃电影投资少,还得去乡下的人,这会儿肠子全都悔青了。

    和师姐谈事的地方,还是上次吃饭的小馆。

    石磊觉得这里是自己的风水宝地,谈他的第一部电影拍摄,会有属性加成。

    陈好是穿着一身棕色的英伦风打扮的衣服来的。

    格子套裙配着长靴,身材很好的同时还特别优雅高贵,自然含蓄。

    她的手里还拿着几本书,明显是从图书馆赶过来,头发披散着,额头渗着几滴汗。

    “没事的师姐,不用这么着急。”石磊有些不好意思,赶忙递过纸巾。

    “我不着急,就是临时赶过来的。”陈好说着,脑海里闪过的却是自己在宿舍里来回挑衣服,外加化妆的画面。

    “本子呢,我看看?”两人刚坐下来,石磊就把自己写好的剧本递了过去。

    旁人他或许还会迟疑,但这位陈师姐,石磊很信任。

    “无名之辈?”接过不算厚的剧本,陈好看到封皮上的字,读出来的一瞬间,赶忙停住,四处瞅了瞅,才又悄悄的看了起来。

    这是一部前世18年上映的片子。

    讲了一帮“无名之辈”身上发生的荒诞故事。

    虽然时间跨度很长,距离现在有整整20年的时间,但石磊觉得,这部片子的可操作性是很强的。

    毕竟整片投资也就3000万,可最后获得的票房收益是将近8个亿!

    而且就是这三千万,也有一大半是演员的片酬。算下来真正用在制作上的费用,也就不到1000万。

    二十年后的一千万,放到98年也就三四百万,甚至更少。

    两个小时后,剧本看完,陈好由衷的发出感慨:“你当演员真是屈才了石头。”

    “师姐喜欢这个本子?”

    “那当然了。要说你这个本子的故事,跟张一谋、冯晓刚导演的风格都不一样。

    他们一个走的是大场面,一个靠喜剧的那种荒诞夸张。

    但是你的本子,我在看的时候,心里明明觉得很压抑,却想继续看下去,看完合上剧本,还会不停去想。

    这种风格和周星池的电影,有一种相似感。”

    师姐的评价很高。

    石磊也跟着点头。

    像这种拥有黑色幽默的喜剧片,最早的经典作品其实是06年宁皓执导的《疯狂的石头》。

    不过石磊没有选择它,而是想尝试更加完整的多线条叙事。

    从剧本的编排来说,他觉得这样做是合理的。

    多线条的推进故事,能够在最后让所有人物全部到场,实现一种矛盾冲突的集中爆发和终极处理。

    他要是成功的把无名之辈完成。

    很大可能在影史留名。

    “所以师姐这是认可我的作品喽?”

    “嗯!”陈好点了点头。

    随即又有些迟疑的看着石磊,“不过这么好的作品,我们要是演砸了怎么办?”

    她可是知道石磊为了这个本子到底吃了多少苦。

    “怕啥,咱们还有指导老师,还有学校。”石磊笑笑,身为中戏的学生,他现在遇到困难,母校肯定是要伸出援助之手的。

    要不然当年也不可能叭叭的要考中戏。

    “那资金问题呢?你打算怎么解决?”

    “等霍导回来,我打算去找找他。”

    老霍这两天确实春风得意,去枫叶国参加的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让那人那山那狗拿到了最受观众欢迎的电影的奖项。

    本来他都打算陪跑的。

    因为这是国际性奖项,全球范围的影片参与评奖,能拿到提名,就能在国内大肆吹嘘了。

    没成想最后还得了奖,而且分量也不轻。

    拿到奖项回国的第二天,霍见起就接到了很多电话,有朋友、老师,单位同事,以及各种牛鬼蛇神。

    这帮人里,有找他喝酒办事,也有请他去演讲的,当然也不缺很多公司说要给他投资。

    霍导对此几乎没有怎么理会,直接把工作手机给了康建民。

    康厂长也没想到,霍见起和他的片子居然能够咸鱼翻身。

    不过这么好的事,他也乐见其成。

    尤其是厂里对这部片子超过一半的投资,让影片刨除院线以及各种费用之后,能够给他们带来将近十倍的回报。

    这在以前根本是不敢想象的。

    这不,原本厂子里还有人骂他康建民徇私枉法,拿着纳税人的钱去投垃圾电影。

    现在这话是没一个人敢说。

    都纷纷夸赞康厂长慧眼如炬,让大家伙过了个肥年。

    杂事一散,霍见起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石磊。

    他想把片子的获奖的消息告诉他,然后就是片酬的事,他想多给石磊一些,毕竟人家贡献那么大,就拿八千块钱,确实有些少。

    没想到他的电话还没拨,石磊居然就打了过来。

    “恭喜霍导摘得奖项。”石磊现在的吉祥话说的是越来越溜了。

    “你小子就别拿我打趣了,就一个最受欢迎影片,不是啥大奖。”

    “嗨,这大奖不是在后面嘛。”

    “你小子,嘴还是这么甜。对了,你有没有时间,我想跟你说一下片酬的事。”

    “片酬?不是早就发了吗?您还提前给我了。”

    “那点钱怎么对得起你这么长时间跟我跑前跑后,不行,必须得加!”

    导演严肃,石磊更显强硬,“导,该多少就多少,这是规矩。而且八千块对我来说够多了。”

    “可你……”

    “您要实在想帮我,我这里刚好有个事,想着麻烦您。”

    “啥事你说。”

    “我搞了个剧本,现在缺少投资,想看看您能不能帮个忙。”

    “这事呀,好说。老康三屏他们就能办。”听筒那头的霍见起大包大揽。

    “您先别这么着急,咱们见一面,看了本子再说。”

    “行,那我明天过天,你找个地方。”

    “就上次的戏剧社吧,本子的演员,我打算在社里找。”

    挂断霍导的电话,给陈好去了个短信。

    师姐那边直接秒回:“人我都联系的差不多了,他们都挺感兴趣的,表示会到场。还有咱们社的指导老师,也说想来看看。”

    “麻烦师姐了。”

    “嗨,你跟我客气干嘛!”

    俩人说完,石磊很快就又去盯现场。

    买了点零食酒水,又找人搬了几把椅子,才把整个会场搞了出来。

    待到第二天会谈正式开始,人数竟一度超乎他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