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史皇孙刘进,祖父汉武帝 » 第15章 长安城内的流言

第15章 长安城内的流言

    刘屈氂倒是稳得住,淡定地给李广利倒上了一杯茶,平静地说:

    “李将军,现在不是良机,不是良机啊......”

    李广利有些生气,刘屈氂的说辞就是在推脱。

    在他看来,不管太子在巫蛊案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都不可能再担任太子。

    无论太子是谋反还是被人构陷,都已经与大位无缘。

    三皇子刘旦、四皇子刘胥在封地,远离长安。

    六皇子刘弗陵年幼,对他构不成威胁。

    趁着把他外甥五皇子刘髆推到太子的位置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但这么好的机会,刘屈氂却拒绝了他的建议,让他有些怀疑刘屈氂的站位。

    刘屈氂也是个人精,看到李广利的神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他对李广利真切地说道:

    “李将军,别忘了,那位可还健在。

    现在情况对五皇子最有利,我们现在做的越多,错的就越多。

    倒不如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

    李广利的妹妹李夫人在生下刘髆之后不久就死了,虽然她在死之前一直用被子蒙住头,给汉武帝留下了她最美的样子。

    但是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再美好的念想也在汉武帝宠信钩弋夫人的时候淡去了。

    这就让李广利的位置很尴尬,所以他才迫不及待的想抓住机会推他外甥继位。

    “不过我听说,最近这大半年陛下都没有露面,会不会......”李广利还心存侥幸。

    刘屈氂急忙伸手制止了李广利接下来的话。

    “李将军!有些话可不能说啊......”

    李广利也很快反应过来了,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

    意识到自己刚才被那个位置蒙住了眼。

    是啊!

    只要汉武帝还在那个位置上坐一天,他就不敢有任何动作。

    几十年的帝威可不是开玩笑的。

    仅仅是在心里想想那道身影,他就感觉无比沉重。

    那种感觉像背负着大山一样,让他喘不过来气。

    李广利长舒一口气。

    “刘丞相说的有道理,是我急躁了。”

    刘屈氂点点头,抚了抚苍白的胡须,对李广利能恢复冷静还是比较满意。

    要成为他刘屈氂的盟友,最重要的就是能时刻保持的冷静和乱局中洞穿根本的眼光。

    “眼睁睁看着这么好的机会溜走,还真是有点不甘心。”李广利摇摇头,自言自语道。

    虽然知道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但他还是没办法彻底压下对权力的欲望。

    这就是人的天性,几乎无法改变。

    另一边。

    驻守在长安城内的南军、北军全部按兵不动。

    北军是西汉王朝的主力部队,因驻守在京师未央宫以北而得名,北军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京师长安以及周围三辅地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的防卫工作。

    南军驻守在未央宫、长乐宫之内的城垣下,负责两宫的守卫工作,由卫尉统率,未央、长乐两宫位于长安城南部,南军由此得名。除了未央、长乐两宫外,建章宫、甘泉宫以及皇室陵园、宗庙的安全工作也都是由南军负责。

    按理说,长安城内发生了这种事,无论是南军还是北军都有管辖权。

    但在当晚,他们好像存在着某种默契,都没有任何行动。

    不仅如此,在之后的两天,南军和北军也一直保持着静默的状态,对城内的骚乱视而不见。

    迎宾酒舍。

    是长安城最好的酒楼。

    在这个食物匮乏、烹饪技巧单一的时代。

    迎宾酒舍的厨子总是能别出心裁,做出一些好吃的食物,所以长安城内稍微有点身份地位的人都喜欢来这里消费。

    这两天,因为城内的骚乱,迎宾酒舍的生意受了些影响,但是对这些稍微有些地位的人影响不是很大。

    大厅之内,有几个人交头接耳的聊着天。

    “你们听说了么,太子谋反失败,好像逃离长安了。”

    “太子宅心仁厚,对百姓更是爱护有加,怎么可能谋反呢?我倒觉得是江充在有意构陷太子。”

    “说的有理,自去岁以来,江充假借巫蛊的名义搅得整个长安城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比起太子谋反,我认为江充构陷太子的可能性更大。”

    “你们说,会不会是有人蒙蔽了圣听,想效仿赵高李斯之流把持朝政?或者说,陛下遭了什么不测,这两天发生的事情都是贼人有意为之......”

    “嘶......慎言,慎言,来来来,吃菜吃酒。”

    很快,几人就停止了这个话题,说起了家长里短的事情。

    酒舍二楼。

    一个身穿绣衣的人端起了已经晾温的酒抿了一口。

    他对面,一个年轻人怒气冲冲的站起身,准备找刚才那几个人的麻烦。

    “张御史,我等就任由他们这么议论吗?现在整个长安城里到处都流传着这些谣言,您不出面制止吗?!”

    张安世申神情淡定,右手在空中对着年轻人虚按了一下,淡淡地说:

    “这件事已经传遍了整个长安城,就连周边郡县也都知晓了,难道你想把这几百万人全部抓起来关进诏狱吗?

    这次的流言传的如此之快,说明其后必定有人推动。

    我等手中无兵无吏,上疏奏报陛下才是明智之举。”

    张安世的父亲张汤是汉武帝以前最赏识的大臣,官拜御史大夫,不过却被陷害致死,虽然最后汉武帝为他平反,还升了张安世的官。

    张汤的死亡给张安世蒙上了阴影,让他养成了非常谨慎的性格。

    没有把握的事情,他从来不干。

    年轻人听到张汤的话之后也冷静了下来。

    他知道张安世说得对,现在这种情况,他一个人小吏着急没有用。

    再说了,长安城可是天子脚下,连公卿都没有什么动静,他也不再着急。

    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便老实坐下和张安世继续吃着酒菜。

    张安世看着埋头吃菜的魏相,不禁点了点头。

    这一段时间的接触,让他对这个亲戚介绍的来自茂陵的小吏非常满意。

    不但心有社稷、懂得进退、博闻强记,最重要的是听得进话。

    拿得起、放得下。

    是个为官的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