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弟先别忙着登基,朕还没死 » 第85章 辽东将门

第85章 辽东将门

    翌日,天还未亮,锦州城内的士兵就从温暖的被窝中爬了出来。

    当他们吃过早饭,慢悠悠来到校场之时,神机营的士兵早已列阵以待。

    “这就是京营的精兵吗?”

    “衣甲光鲜,看起来好像有点战力。”

    “不过是样子货罢了,咱们可都是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还能比不过这些少爷兵?”

    “对啊,宁远兵虽然不如咱们锦州兵,可也不是京营中的那些娇生惯养之兵能碰瓷的!”

    “管他们谁厉害,咱们要关心的是今天能不能拿到军饷。”

    “我都有半年没有拿到银子了,怡红院中的小姐儿都不热情了。”

    “你小子天天赊账,那些娘们能热情吗?”

    “去去去!我又不是付不起银钱,只是朝廷还没有下发罢了。”

    “还是陛下圣明,知道一层层的下发饷银,会被贪官污吏吞没。”

    “是啊,我宁远那边的人说,不仅会补发全部欠饷和赏赐,更是会多发两个月的军饷呢!”

    “哈哈哈,老子又能快活几个月了。”

    “你还是早点娶个媳妇吧!”

    “滚蛋,娶媳妇有什么用?像咱们这种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人,还是得多多享受一番。”

    ......

    锦州兵交头接耳,互相议论,简直是热闹非凡,让校场看上去如同菜市场一般。

    而神机营中的士兵,则手持火器,目不斜视,尽显精锐风范。

    张世泽和满桂联袂而来,看着这一幕,信心满满,不停点头。

    “本将还是那句话,精锐是战场上真刀真枪杀出来的,而不是仅凭操练就能训出来。”满桂不屑道。

    张世泽停住脚步,嘴角一咧,笑道:“满将军待会想怎么比?输了又当如何?”

    “输?”

    满桂也止住脚步,将双手抄在胸前,不屑道:“本将还不知道输字怎么写,你想怎么比就怎么比!”

    “那咱们就各自挑出一百人阵战!”张世泽面容大喜,一副奸计得逞的表情。

    满桂却不以为意,仍旧自信道:“本将若是输了,任凭你处置。你若是输了,就朝着所有士兵大喊三声,就说京营之兵不如宁远精锐。”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两人同时击掌,都是信心满满。

    “陛下驾到!”

    随着一道尖利的嘶喊,在校场的两万多士兵同时跪倒在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所有人山呼万岁的同时,黄衡若带着衣甲鲜明的锦衣卫大汉将军也快步跑入了场内,沿着点将台布防。

    朱由校身穿五爪金龙袍,头戴金丝翼善冠,在锦州文官武将的簇拥下,稳步走上点将台。

    “众将士平身!”

    “谢陛下!”

    神机营士兵迅速起身,动作整齐划一,尽显精锐之势。

    而锦州士兵表现就没那么好了,有些人跪的太近了,不小心踩到了后方同袍的脚,引起一阵混乱,看起来有点像是乌合之众。

    朱由校待所有人都站好后,才朗声道:“辽东之艰苦,朕也是亲临后才深有感触。若不是你们冒着苦寒为朕牧守此地,朕岂能在京城高枕无忧?”

    前方的士兵听见此言,不由得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回答。

    后方的士兵则完全听不见,纷纷在心中期盼,皇帝赶紧把话说完,好早点发放军饷。

    一时间,整个校场陷入了沉默。

    这显然不是朱由校想要的结果,还好赵率教人老成精,当先出言道:“为陛下守卫疆土,是末将的幸事。”

    满桂也反应过来,大声呼喊道:“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前排士兵纷纷跟着呼喊。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后方的士兵闻声,也跟着大声喊起来。

    刹那之间,整个校场响起了山呼海啸。

    朱由校看着激情昂扬的士兵,真的是哭笑不得。

    本来还想着给普通士兵拉近关系,结果却差点冷场。

    “话不多说,你们是想先看比试,还是想先发饷?”朱由校问道。

    闻听此言,前排士兵不再沉默了。

    “当然是先发饷。”

    “宁远兵和京城的老爷兵比试有什么看头?”

    “就是!不用看也知道结果,我估计京营的老爷兵坚持不了一刻钟。”

    ......

    听着这些议论,张世泽脸都绿了。

    满桂则是咧嘴一笑,神色间全是得意。

    朱由校当然从谏如流,下令道:“方正化,准备发饷!”

    随着一声令下,上百個太监将装满饷银的箱子抬到了点将台下。

    赵率教则亲自指挥着士兵排好队列,依次上前登记,并领取饷银。

    朱由校负手而立,随口问道:“王爱卿,你交上来的名册不会再有问题了吧?”

    纵然是处在前线,锦州依然有吃空饷的情况。

    在得知皇帝会亲自监视饷银发放后,王之臣第一时间就给赵率教传令,让其将空额剔除。

    原本锦州应有两万在册战兵,最终交上来的名册却只剩下了一万七千人。

    “陛下放心,臣早已经三令五申了,绝不会有将领再犯。”王之臣言之凿凿的保证道。

    其实,他心里也有点发虚。

    吃空饷之事,自古有之,实在是难以杜绝。

    朱由校听见他语气坚定,轻笑道:“希望如此,否则朕只有挥泪斩马谡了。”

    “臣决不会包庇!”王之臣道。

    朱由校微微点头,又转头看向侧边的祖大寿,一脸柔和,问道:“祖将军,你以为神机营和宁远兵谁会更胜一筹?”

    “回禀陛下,末将以为宁远兵会更胜一筹。”

    祖大寿上前一步,走出队列,单膝跪在地上。

    他年近五旬,满脸都是络腮胡子,看起来极为剽悍,说话的声音也非常洪亮。

    辽东将门,就是以此人为首。

    他爷爷是宁远援剿总兵官祖仁,父亲是辽东副总兵祖承训。

    三代以来,祖大寿的叔伯兄弟已经遍及辽东各卫,几乎每个卫所都有他的亲人。

    历史上,袁崇焕首次任职辽东,所建立的关宁铁骑,就得到祖大寿的倾力支持。

    袁崇焕二次任职辽东,更是对祖大寿的信任无以复加,大肆提拔其子侄,以至于关宁铁骑几乎成了祖家和吴家的私军。

    因此,黄台吉才竭尽全力要招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