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第一反贼 » 第九章 征兵

第九章 征兵

    目前陈景元的部队只有一千多号人,实在是太少了,扩充军队迫在眉睫。

    造反,枪杆子永远是最重要的,只有拥有足够强的军事力量,才能守护住胜利的果实。

    现在他有钱有粮,还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招募士兵的事宜并不难。

    陈景元给出的待遇非常优渥。

    首先,参军立刻可以获得十两银子的安家费,两石的粮食(三百斤),当场发放。

    参军每月有二两银子的响银,每月足额发放,绝不拖欠。

    这个待遇可以说相当的优渥了。

    现在一两银子的购买力能买大概两百斤粮食左右,十两银子的安家费加上两石粮食,足够一个五口之家吃上一年的时间,若是省着点吃,吃上一年半都可以。

    而每个月二两银子的饷银,对比起明朝每个月的五六钱的银子,更是优渥无比,更何况明军士卒能拿到多少还不一定呢。

    陈景元给出的待遇是非常高的,他要的是完全脱产的职业军队,而不是像明朝半农民半军队的杂牌军。

    长期训练的职业军队在战场上对上一群放下锄头拿起武器的军队,那会是压倒性的优势。

    像其他农民起义那样裹挟大量的民众,只会让陈景元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精锐战斗力大幅度下滑。

    如今他的地盘小,战争潜力低,只能优中选优,以质量弥补人口的差距。

    而且小规模的军队,行动会更加的迅速,如此即便对抗不了大规模的明军,也能以强大的机动能力,在运动中与敌人周旋,消灭敌人。

    陈景元的征兵公告在甘泉县城与周边各乡镇四处张贴,由老兵宣读,同时向乡民们诉说着参军的福利待遇。

    甘泉县城门口,一名陈家老兵铜锣敲得铮响。

    “铛铛铛!”

    铜锣沉闷有力的声音将四周的乡民们吸引了过来,围着敲响铜锣的士兵。

    士兵边上是一队士卒看守起来的,足足几车的粮食。

    一刻钟之后,敲锣的士兵见人聚集的差不多了,大声的喊道:

    “乡亲们,参军了,报名就有十两银子的安家费,还有两石粮食,当场发放喽!快来啊,白花花的银子和粮食。”

    敲锣的士兵一边喊着,身后的士兵也适时的捧起一捧粮食,白花花的粮食散发着惊人的诱惑,刺激着围观的民众的心。

    乖乖!

    他们还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粮食呢!

    围观的群众目光死死的盯着士兵身后那几车粮食,眼睛怎么也挪不开,要不是畏惧全副武装的那一队士兵,整个征兵处绝对不会如此安稳。

    终于,一个二十多岁的汉子忍不住粮食和银子的诱惑,对着还在大声喊着的士兵喊道:

    “当真?参军就给十两银子和两石粮食。”

    士兵听到有人应了,顿时停下了敲锣,肯定的说道:

    “千真万确,咱是穷苦人的军队,穷苦人不骗穷苦人,老乡,一起参军打倒地主官僚,解救更多的穷苦人吧。”

    “那好,俺要参加,但是俺要先回家去和俺婆娘说一声。”汉子说道。

    “好,我等你,老乡,这袋子粮食你拿着,回去后也好说服你婆娘。”士兵笑呵呵的拿了一袋五十斤装的粮食,塞到了汉子手里。

    汉子掂量着手中的粮食,有些怀疑的问道:“你就不怕俺拿着粮食跑了?”

    “不怕,咱穷苦人不骗穷苦人,而且都是乡里乡亲的,就算跑了又能跑去哪里呢?”士兵笑呵呵的说道。

    “那好,你等俺,俺去去就来。”

    去年他家种的土地减产,还要交沉重的赋税,一家人饭都吃不起了,无奈之下他只能含泪捂死了自己一岁大的小女儿,如此才共且偷生到现在。

    今年的粮食产量比去年还要少一些,本来他老娘都想着自己找个地方独自死去,不拖累自己儿子了。

    但现在,遇到了陈景元征兵,给的待遇太好了。

    十两银子和两石粮食啊,有了这些东西,今年他的俩孩子,老娘和媳妇就不会饿死了。

    想着想着,汉子边哭边笑的往家里跑。

    人群中其他的人看着眼前的士兵当真给了粮食,心中的疑虑消散了不少,于是又有两三个汉子走向征兵处。

    “俺来,去年俺家婆娘孩子全都饿死了,就剩俺一个了,俺也没什么牵挂,干脆参军算了。”一个消瘦的汉子说道。

    “好汉子,咱一起反抗,把那些欺压我们的贪官污吏全都推翻,来,到这边登记。”

    消瘦汉子顺着士兵的指引,来到了征兵登记处登上了自己的名字籍贯。

    登记好之后,负责发放安家费的士兵取出了一锭十两的银子,再用剪刀剪下一小块碎银,在戥子上称量了之后,才将总计十二两五钱的银子交给了面前消瘦的汉子。

    “这是你的安家费,粮食我给你换成了银子,参了军之后咱就用不上粮食了,军中每日供应三餐,有时候还有肉呢。”

    消瘦汉子颠了颠手中相当有份量的银子,脸色满是激动。

    “兄弟还有啥要交代的不,咱有半天的时间。”士兵又问道。

    消瘦汉子摇了摇头:“俺孤身一人,没有什么要交代的了。”

    “那好,那就先去边上等着,等征完兵之后我再带着大家去军营。”士兵说道。

    周围的民众见真的当场足额发放安家费,全都激动了起来。

    “我,我要参军。”

    “我也要,哎呦,谁踩我脚了!”

    “俺要参军,俺要吃饭。”

    “.......”

    整个征兵处被激动的民众们围得水泄不通,而参军就有十两银子和两石粮食的消息也快速的传开了,更多的民众闻讯赶来。

    无奈之下,征兵处小队长只得向陈还山求援,加派人手,不然人太多了还真担心出乱子。

    而这一幕,也在各个乡镇的征兵处上演着。

    仅仅一天的时间,陈景元定下的征集两千名士兵的名额就已经满了,而还有更多的人闻讯赶来。

    但知道征兵已经结束之后,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埋怨自己跑得慢了,没有赶上当兵吃粮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