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雅三国 » 第五十六章 各酬功劳,天下渐平

第五十六章 各酬功劳,天下渐平

    时间兜兜转转就到了中平二年年底,朝廷出征黄巾的各路军马或返回中枢休整,或返回地方驻守,或奔赴他处作战。

    在年终大朝会上,朝臣们,尤其是这次平定黄巾的立功之人最为期待的时候到了。

    全洛阳取消宵禁十日,大摆流水席,全城同庆自不必说。朝堂上也是乱哄哄的折腾了快半个月,终于在即将跨年前把封赏定了下来。众臣们要么在天子那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封赏,要么在政治利益的交换中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功劳最大的莫过于皇甫嵩了,被升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封槐里侯。

    其次便是朱儁,被升为右车骑将军,留在朝中,受命为光禄大夫,封钱塘侯。

    大汉军中耆老,那三位顶梁柱中剩下的卢植,在因为没了平定州郡、剿灭成建制黄巾军队之功劳打底的情况下,在众人的求情中仅被免于罪责,去职为民。

    自此,卢植心灰意冷下便返回涿郡老家治学去了。

    至于那俩在平定黄巾期间表现中规中矩的宗室,刘虞被调回了京中,任宗正一职,刘焉则是继续担任并州刺史,功封竞陵侯。

    与杨蟠相熟的那几个小伙伴中,袁术挂虎贲中郎将衔,领河南尹,袁绍挂校尉衔,被任命为议郎,曹操挂校尉衔,领东郡太守。

    只不过袁绍、曹操因为朝廷后续的一些政令,纷纷找理由去职下野。

    曹操告病回归故里,读书涉猎,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而袁绍则认为此时混中枢不见得是个好路子,找了何进和家里的关系,只在朝中挂了个虚职,躲在大将军橼做了个幕僚,静待时机。

    此外因为张梁目前还在扬州祸害的问题,现在的扬州刺史陈温无法控制局面,还在不停地向朝廷发来求援信,称吴郡、会稽郡全郡,及丹阳郡东麓半数郡县被攻占。陈温只得带着全州兵马收缩防守在丹阳郡西、豫章郡北,凭借大小水系勉力周旋。

    所以孙坚也是这次没能随军回朝的军队之一,背靠袁家的扶持,孙坚被任免为平江校尉,领豫章太守,带着一万步兵,五千骑兵,以及麾下众将,就近穿庐江,跨长江下游,直奔丹阳郡而去。借着这个机会,孙坚即将抵达他梦想开启的地方。

    在其他大小臣子不一而肥的时候,财经管理大师刘宏再次借着天子的权利对这天下下了狠手。这也是曹操去职归隐的根本原因。

    两年的天下大乱,不光是底层平民耗干了积蓄,天子刘宏的钱袋子也空了。在中常侍张让、赵忠等人的劝说下,刘宏诏令天下,除了正常收租外,再增加亩税十钱,用于修缮之前洛阳宫殿因失火而造成的损失。

    此外在战乱中,各地郡、县大小官吏或被黄巾军杀死,或逃难而去,空缺出了大量的职位。刘老板西园鬻爵的生意再次迎来火爆,这次不光是财物可以交易,同样各地的材木纹石、奇珍异宝都可以作为鬻爵之资。

    刘宏为此还专门安排人手负责为各种运往京师的奇物进行验收定价,进一步给下面贪官污吏、宦官内侍制造了大量收受贿赂、肆意敛财的机会。

    世家大族刚刚借着天下的混乱,招募私兵,圈拢土地,藏丁为奴,此时又借着刘宏的圣旨,再次开始大肆搜刮天下财富于囊中。随着黄巾的覆灭,天下非但没有迎来平稳的恢复期,反而黎庶之生存变得更加举步维艰。

    到了冬季关外飞雪扑面,压根也不是个练兵的日子,这时候哪怕是再勇猛的鲜卑人,也不敢外出轻动,杨蟠也只得带着大军回返关内,进城休整,轮番省亲。杨蟠则是领着亲信径直回了蓟城。

    幽州经过一年的恢复,农业、商业都趋于稳定,而且冀州、并州在中平二年后半段没有经历战事的情况下也逐渐恢复了北方三州之间的商业往来。

    借着天下大乱,幽州各郡在这一年里在不停地收拢流民开垦新地,到了年底,核查各郡人数的时候发现,幽州的人口居然新增了近百万,达到了三百多万人。

    在中平二年全年里,幽州仅仅通过四大盐场大量生产各种不同等级的食盐,再交易出去,就换来了优良战马五千匹。除了战马外,还通过交易换来了数目庞大的牛羊进行圈养。

    唯一可惜的是因为这两年四处都在征战,粮食尤其成了紧俏物资,没法通过交易来大量获得,所以幽州虽然跟当年渤海一样,开始大量建立常平仓,但是目前各郡县也仅仅能维持自给自足。

    不过虽然生活资源的增长较为缓慢,但是幽州金铁矿石这方面却有着大量的收获。因为环境逐渐稳定,大量流民涌入的情况下,除了安排开辟耕田,另外也就是借着粮食供给,给分派大量的修建城墙、开采矿石的工作。

    所以这一年中府库倒是屯下了大量的金铁原材,就等着加工成农具、装备等来提高杨蟠的整体实力。

    “罢了,这全天下整整两年的闹腾,我幽州在人口、农业、商业、军事上都没有大幅度下滑不说,还略有增长,志才,你们着实是不容易啊。”

    刺史府后院,已经回家好几天的杨蟠实在闲不住了,跑到戏志才这儿,燃起篝火,搞了点烤肉,拉着戏志才喝酒闲聊。听到戏志才对于幽州的发展还不太满意,于是出言安慰着。

    “唉……今年即便是大部分州郡都恢复了太平,可是看看朝中发来的这些诏令,天下黎庶的生活环境想必是更加恶劣,如此下去,想打造一片富裕丰润之州,怕是艰难至极啊。”

    “哈哈,志才,你政略之精、谋划之远我是佩服至极,但是说到这经营之道、积富一方,嘿嘿……”杨蟠冲着戏志才猥琐一笑,挤眉弄眼的喝着杯中酒。

    “休要作弄人,谁不知道你杨二郎财神下凡,快说来听听。”戏志才没好气的回了句。

    “你以为我在渤海郡获取的财富是来自于民间吗?如果总想着利用各种手段从数万万平民手中挣取财富,那么无论这财富来的正当与否,那都上不了啥大台面。就如同你所说,这些人连温饱都是问题,我从他们身上能获取多少利益?一文?五文?还是十文?”

    戏志才毕竟是寒门出身,于财富一道所知有限,即便他明白世家大族,豪门贵胄的恶之所在,但对于如何周旋其中,打开他们的突破口来反哺己身还是力有不逮。

    看着戏志才陷入沉思,杨蟠接着对他说“这大汉天下的财富,我敢说九成都在世家大族手中,然后五分归与帝王,五分均于黎民。如何从豪强大族这些肥羊手中刮出油脂,用来建设州郡,再通过建设、创造来哺育平民,得让他们富起来才是正理。一只羊,瘦的皮包骨,你就是拿刀子刮,拿碾子榨,又能获取几两肉,不是吗?”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文约,汝之言深合荀子国富之论啊。只是这生财之源……”

    “你们今年正在做的不就是吗?”

    戏志才一愣,笑着摇摇头“是啊,是我太过心急了。”

    “来,干了。”杨蟠碰了一下戏志才的酒盅“用不着着急,我今年还有新动作,我们会越来越好的,相信我。”

    “哈哈,公达当年说得不错,别看你整天吊儿郎当,跟个甩手掌柜的一般,可跟着你,总能叫人心安。”戏志才说完喝掉了杯中美酒。“哦,对了,再有两个月你一年的丧期就过了,是不是该摆宴准备好事了?”

    “那可不,正好刚开春,还不忙,借此犒劳犒劳诸公,吃饱喝足了今年我等继续奋进。”说罢杨蟠将坛中剩余的少许美酒一分为二,递给戏志才一半。

    “嗯,继续奋进,干了!”戏志才仰头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