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华娱:导演没有空窗期 » 第19章 北影厂

第19章 北影厂

    北影厂,被无数国内电影爱好者誉为中国电影的圣地。

    在苏航早期的规划里,原本也是有北影厂的一席之地的。

    还是因为那一年的北电不招本科,不过阴差阳错,苏航最终还是到了这里。

    “小苏啊,第一次来Beijing吗,天安门看了没,故宫呢?”

    面对眼前这个头发很短还带着几分稀疏的中年男人,苏航没有丝毫怠慢。

    回道:“天安门我一直很想去看,故宫就算了。”

    “哦,为什么?”

    “我就是个普通人,皇帝住的地方,我待不习惯的。”

    “普通人?哈哈,小苏你真幽默,嗯,还很谦虚。”

    眼前的中年男人不吝赞美,一张红润的圆脸带出两分笑容。

    此人正是中影集团未来的掌门人,不过现在应该还是副总。

    也是国际章当时跟苏航八卦的,据说当初发现《调音师》获得奥斯卡提名的中影领导,京城大名鼎鼎,被圈内人士称为“三爷”的韩叁坪。

    “小苏,你的《调音师》我看了,是好片子,就是太短了。这次没拿到奖,听说对你打击很大?”

    “啊?”

    没想到大名鼎鼎的三爷还挺八卦,苏航笑着解释了一下:

    “也不算打击吧,毕竟事前就心里有数,《调音师》不是他们喜欢的中国电影,《盲井》拿奖的概率都比我大。”

    顺带一提,刚刚结束的第七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知名小众电影《盲井》也入围了最佳外语片。

    而且走的是和《调音师》差不多的路子,没有经电影局报名,而是直接经由奥斯卡资格认证的电影节上映。

    韩叁平闻言,脸上浮现出一抹好奇:“哦?在你看来,他们喜欢什么样的中国电影?”

    苏航继续微笑着回道:“我刚才不是说了嘛,《盲井》虽然没拿奥斯卡,但是在欧洲不是也很受欢迎嘛。”

    “《盲井》……”

    韩叁平的手指放在桌上敲了敲,略作停顿。

    苏航不是想批评《盲井》什么,单纯从电影角度来说,《盲井》无疑是一部好电影。

    但也许是偶然,非常偶然,太偶然了,《盲井》的剧情和背景恰好就对上了很多西方人眼中对国内落后野蛮、无序残暴的刻板印象。

    这么多元素集合在一起,拍得又这么真实,想不得奖也难啊。

    不是苏航不喜欢这样批判、揭露现实的电影。

    但试想一下,如果将来国内的所有电影都是这种类型,那也不见得就是什么好事吧……

    “小苏,你这么年轻,给那些老外把脉还怪准的。说下去,我想听听你对国内电影的想法。”

    苏航谦虚地笑笑:“我就是一普通人,我哪敢有啥想法……我觉得,电影工业化是国产电影的唯一出路!”

    “嗯?”

    这突如其来的一嗓子,好像把韩叁平吓愣了一秒,又听苏航接着说道:

    “而一个成熟的商业化的电影市场,是电影工业化能成功的先置条件。

    自从进入WTO以后,经济发展速度超过所有人的预料,但国内的电影市场还远远没跟上脚步。”

    “说具体一点。”

    原本只是出于好奇,想见一见这个刚毕业就被奥斯卡提名的年轻导演。

    几句话聊下来,韩叁平就更好奇了。

    “我大概总结了一下,目前国产电影的发展,大概能分为三种路径,三个方向。”

    “哪三种?”

    “第一种就是刚才说过的《盲井》,靠迎合外国人的口味在国外拿奖,就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韩叁平用手指敲敲桌子:“说说第二种。”

    “第二种是大片路线,这里面的代表就是张一谋,也只有张一谋可以走这条路。”

    “哦,为什么?”

    “一部大片的投入动辄几千万上亿,只有张一谋有这个号召力拉来这么大规模的投资。”

    还有句话苏航没说,那就是以如今国内电影市场的规模,像张一谋这样拍大片肯定是稳赔不赚。

    除了张一谋,别人还真找不到这么多冤大头送钱。

    也还是因为张一谋,能把电影卖到国外去回血,虽然结果还是血亏就是了。

    就像这次冲奥的《十面埋伏》,比起《英雄》,张一谋明显已经是很收着拍了,但投资人依然是血本无归……

    “第三条路呢?”

    韩叁平似乎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苏航笑笑:“第三条,也是我觉得最应该走的一条,那就是拍低成本商业片。”

    “说说理由。”

    “国内现在的电影市场,是养不起《英雄》这样的大片的。既然市场养不起大片,那就要先培养市场。

    我觉得培养市场分两部分,一是经济发展,有了钱才能看电影嘛,当然这点我相信国家。

    第二点就和电影业行业息息相关,那就是培养观众的观影习惯,举个例子,中影出品的《甲方乙方》……”

    其实更合适的例子应该是宁皓的《疯狂的石头》,毕竟离当下的环境更接近。

    用低成本拍出爆款,可以说是奇迹,但在电影界并不算偶然。

    苏航认为重点在于,通过持续的爆款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电影院,一点点培养观众的观影习惯。

    一旦形成了习惯,那么很快电影在众多娱乐行业的优势就得以凸显。

    经济好的时候,往往也是电影行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人们能享受到更多优秀的第七艺术。

    经济不好的时候,人们更需要看电影,因为越是艰难,人们越是需要外部的正反馈刺激来平衡内心。

    而一张电影票的代价,远比去现场听一场演唱会、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大保健什么的要低廉的多。

    也就是电视剧和被称为第九大艺术的电子游戏,能在性价比上和电影一较高下了。

    这也是为何美国两次大萧条,却成就了今日的好莱坞。

    所谓的好莱坞指数,也和口红指数一样成为客观反映经济发展的一种参考。

    苏航洋洋洒洒,把曾经憋在心里很久的话一气说完。

    具体费了多少口沫他自己也不记得,只记得那天跟韩叁平在北影厂聊了很久,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