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退伍开始的文娱生活 » 第50章剧中社会问题引发的热议

第50章剧中社会问题引发的热议

    还有严良找父亲的朋友张景林借钱,并说“我爸说,遇到事情就来找您,您一定会帮忙”,张景林先是在犹疑中勉强地拿出两百元钱。

    但是在听到严良要借30万后立刻变脸,一边说着“我和你爸爸关系这么好,我尽量”,一边迅速报警,美其名曰:“他从福利院跑出来,当然得报警了”。

    这也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种说法,有过金钱往来的关系,才能定义为朋友,你和别人借过钱吗?你借给过别人钱吗?结果呢?

    是在被评估有偿还能力后得到的含有利息的借贷,还是用各种借口包裹的拒绝?是对方按照约定归还后的信任骤增,还是连本金都无法收回的恩断义绝?在没有触及利益以前,好像我们身边的人,都是我们的朋友。

    还有各种的标签,朱朝阳学习好考第一,张东升爱妻子顾家等等,所有人都根据自己的了解给对方各种标签,包括你的父母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第一眼的印象,都有可能直接给你一个或好或坏的标签。

    我们每个人在与他人的相处过程中,在不经意的自我表达中,在真实地做自己时,似乎都在被不断地解读、贴标签、甚至被绝对性地划分到一个类别里。

    同时,我们也不断地受到被贴的这些标签所影响,人前的你专注、热情、非常善良;人后的你涣散、冷漠甚至邪恶。你究竟是谁?是真实的你?还是别人眼中的你。

    还有再婚这个话题,朱爸爸拿着儿子的成绩单在朋友前炫耀,朋友说“你儿子的衣服都快被洗白了,还有,那双鞋都旧了,你也不带他出去逛一下买双新鞋吗?”,他就带儿子去购物。

    朱爸爸带着朝阳去购物,他爸爸的再婚妻子王瑶带着女儿朱晶晶与他们会合,挑好新鞋后,女儿撒娇要爸爸买裙子,爸爸要求服务员将旧鞋扔掉,朝阳却保留了旧鞋。

    而朱爸爸去开车时,晶晶踩脏了朝阳的新鞋却没有道歉,说自己不是故意的,王瑶一边要求晶晶道歉,一边说人家又不像你,天天有新鞋穿,还说孩子还小,让朱朝阳不要追究了。

    随着观念的改变,现在离婚再婚已经是社会常态,作为成年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但婚姻关系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亲子关系的结束,现在有多少关于后妈后爸虐待孩子的报道,甚至有的亲生父母都不保护自己的孩子,反而助纣为虐。

    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这真的是至理名言,父母有义务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再婚家庭,如何引导孩子做到相互尊重,如何让孩子感到被公平地对待,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特别是虐待孩子的,这些都是由法律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虐待儿童的行为包括四种行为:身体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和疏忽照顾,前三种是经过被人提起的,新闻报道的也都是前三种。

    但第四种疏忽照顾却是最普遍的,现在有多少家庭生孩子就是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生的,作为父母直接不管孩子,这不是疏忽照顾,而且这些爷爷奶奶大多都已经年老,根本追不上奔跑的孩子,有多少孩子是因此导致的交通事故等各种事故身亡。

    只不过这些疏忽照顾达不到判刑的标准,法律规定的疏忽照顾的特征是明显的营养不良、不合身的衣物、学龄儿童未去学校等,这些在再婚家庭中经常会出现,还有暴力虐待和精神虐待。

    暴力虐待非常的明显也最好判断,性虐待会少一些但也有,也较为容易判断,精神虐待是最多的,也是最难判断且最难定罪的,这些都需要家人的关心才能发现,若是不关心,摆在眼前也是视作无物的。

    前世的中国没有专门的虐待儿童罪,而是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处罚的还是太轻了,而这一世的处罚力度有所提升,但依然没有明确的虐待儿童罪,孙楷希望法律能够尽快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惩罚力度。

    还有关于朱朝阳开家长会后,朱妈妈和老师的对话,引起了太多人的共鸣,许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孩子学习好还好,有的孩子掉了一两名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

    有的成绩波动大的更是被父母讽刺挖苦等精神虐待,甚至直接暴力对待,有多少孩子因为种种压力跳楼或者用其他方式自杀,新闻上这些报道还少吗,就连你的身边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但是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成绩和学历是改变命运最普遍的一条路,所以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拼命的让孩子在这条路上奔跑,无视孩子的意愿,打着“因为这是为你好”,“你还小什么都不懂”等等借口。

    即使孩子已经拼命学习了,已经拼尽自己的全力,但是父母只会认为你没有,你偷玩了,你偷懒了,无视孩子的天赋与努力,只是拼命的让孩子完成父母自己的期望。

    所以孩子认为成绩就是一切,自己考的好家中就是一片幸福祥和的天堂,一旦考得不好家里就是冰冷而又恐怖的地狱,一直考的不好的孩子,一直处在地狱的孩子,只能通过死亡来获得解脱,特别是现在网络的发达,信息的流通,让许多孩子知道了这种解脱方法,他们在被逼到只有这一个选择时,只能走上这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