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最是无奈无情处 » 第七章

第七章

    转身回西屋的欣儿把自己的小包袱拿出打开,在里面翻腾东西。

    把一个喜鹊连枝的抹额拿出来,这个本来是给娘亲做的。娘亲就要做婆婆了,以后天冷就可以戴抹额了。

    奶奶的抹额做好了早早就给了她,奶奶最爱戴她做抹额。说她做的抹额软和,不咯的慌,每年都盯着她做,做完就要走。

    娘亲这个本想过年的时候给她,没想到自己这么稀里糊涂的出嫁,就带来了。

    还有一个准备给爹爹的烟袋,这是用鹿皮做的,软和还隔潮。鹿皮是二哥淘换来的,给爷爷做了一个,也是早早的就给了爷爷。

    剩下一点鹿皮,拼拼凑凑的又做了一个,也是没来得及送出去。

    看着还有一些小手绢,那些都自己一针一线用心绣的,二哥说她绣的手绢要是在县城一个能卖三四文,她当时不缺钱就没同意。

    要是拿手绢送给几个孩子,真心舍不得。关键是女孩送手绢了,男孩子送什么。

    正在她犹豫不定的时候,卢平挑开门帘进来了,看到她在那里倒腾东西有些奇怪。几个姐姐都回来,就是要跟她认认脸,她却跑回屋里倒腾自己的东西。

    “你在整啥?二姐她们都回来了,你去坐一坐”

    “那个,我,我想找些见面礼,不知道送什么合适”欣儿没听到他进来,他一出声吓了一跳。

    “见面礼?你们那儿有这讲究?”卢平想了想,他们这里好像没个礼数。

    “嗯?不用给见面礼吗?”欣儿有点吃不准,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有些吃惊的看着卢平问道。

    真道是常言说十里不同俗,自己家里是讲这个,怪道他们这里成婚这么大的事儿都这么简单,看来自己以后做什么得先问问清楚再决定才行。

    “你要有送也没啥,你这儿都有啥?”卢平上前看了看摊在炕上打开的小包袱。

    烟袋他是认得的,抹额他不知道也没见过。

    “这是抹额,给,给娘戴的,行吗?”欣儿看他盯着抹额,有点紧张又有点叫不出口,停顿了一下还是问道。

    “嗯”卢平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

    “这些小手绢是给几个小女孩的,就是男孩儿不知道给什么合适”

    “这些手绢都是你绣的?”自己都没用过,凭什么给几个小毛孩子,卢平有些吃味。

    “是,都是平时练手的时候绣的”

    “找人学过?”看手绢上的花呀朵的应该是下了功夫的,就是王家姑娘平时也会拿个手绢,也就锁个边,上面都没绣过花呀䓍的。

    “这个还用找人学?”

    “那个平时几个姐妹们在一起会有教过一些针法”欣儿说完上一句感觉不对,她们平时是大家在一起做针线,相互学过的,只是没有专门请人教,因为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大的带小的,母亲带闺女,或是姑姑带侄女,要不是嫂子带小姑子。这个也看每个人的领悟能力,有的怎么教都不行。比如娥头,喜鹊登梅手娟她愣是能绣出鸭子戏水的感觉。

    她应该是随了娘亲,女红上基本是看两遍就能下手。

    卢平用手扒拉一下欣儿打开的包袱皮,有一堆用小手绢包着的铜板,不过现在是打开的,还有一个小荷包,看那样子里面装的应该不是银子。

    “这些是你的压箱银子?”看到这些东西,卢平脸色有一瞬的不悦。

    “嗯,这些都是我自己平时攒下来的,这个是临出门子时奶奶塞给我的”欣儿不知道卢平为什么不高兴,赶紧解释到。

    她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卢平的脸就挂不住。

    “甭管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就一人一个铜板吧,正好过年了,让他们自己买鞭买头花戴吧”嗡着声说完也不等欣儿,独自转身出去。

    欣儿心下有些不安,可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为什么卢平忽然间就不高兴了。现在自己跟他不熟,也不是问事情的时候,况且在屋里耽搁的时间不短,收拾好自己的小包袱,拿上东西和铜板来到东屋。

    东屋好像比西屋大半间房的样子,可这会儿也是乱哄哄的,满眼都是人,一时有些失神。

    大姑姐看她进屋,忙站起来把她拉到炕沿旁准备一一给她介绍,这时挤过来一位比大姑姐年轻且丰满的女子。

    “哟,好俊俏的模样,这谁看了不得迷糊”这话就有点过了,欣儿虽不知道她是谁,这个时候能出现在这里肯定是其中的一位大姑姐,看她说话的神态,估计就是那位即奸又能挑事儿的二姑姐了。

    “二姐好”欣儿直接叫了一声,正想上前解围的大姑姐笑了笑,就没出声。

    “爹、娘,我这里有两样手工,希望您们不要嫌弃”欣儿没跟二姑姐纠缠,直接转头看向坐在炕里的公婆,办起正事儿来。

    她手里拿东西进来的时候公婆都有些不解,这会儿知道是给他们的更有些费解,不过新媳妇孝敬他们东西还是高兴的。

    “老大媳妇,你这过门了就是一家人,不要那么外道”婆婆看着眼前小巧的儿媳妇,论家世论长相她是满意的,就是怎么看这都还是个孩子。

    “娘,你也不先看看你大儿媳妇孝敬你的东西”二姑姐又挤上来说道。

    欣儿忐忑着双手把抹额递给婆婆,生怕婆婆说出一句不好来。

    “这是你自己做的?”婆婆接过抹额往窗户的方向转了半个身子对着亮光,眯着眼睛看着抹额问欣儿。

    抹额她是见过的,不过她觉得自己一辈子也用不上这玩意儿。那都是有钱有闲的老太太们的雅好,就这么点大的东西勒在脑门上能挡风。

    真是说笑话,但是没想到自己今天也能有一个抹额,心里还是欢喜的。

    就是不戴,这么好看的东西拿出来也很有面儿。

    “嗯,娘,是我自己做的”

    “哟,这人长的好看,手还这么巧,怪不得我大弟肯下那么大的本钱也要娶到你”

    “二姐,青头也订亲了,有空了让她跟她舅妈也学学针线,多会点东西总归没坏处”

    青儿是二姑姐的大姑娘,已经定亲。

    这话说的没头没脑,欣儿正想问问她怎么就下了大本钱了,结果被刚进屋的卢平打断。

    几个孩子在卢平刚刚进来的时候就消停下来,乖乖的站在各自娘亲身边不出声了。

    “爹,你现在有个烟袋用着,这个就给我用吧”卢平从欣儿手里拿过那个熟鹿皮的烟袋在老爷子眼前晃了一下说道。

    “那是给我的?”老爷子本没注意还有他的东西,被卢平这么晃,一下就上了心。

    “嗯”欣儿只得点点头。

    “你现在还不会抽烟,要什么烟袋。我这好不容易得点东西,你还跟我抢”说着起身来抢,卢平本就没准备要,只是想叉开话题,老爷子试把两下就给了他。

    “赶紧把剩下的给他们,咱们还得去还家伙呢”卢平把烟袋给了老爷子后跟欣儿说道。

    “嗯”欣儿只得把用手绢包着的铜板拿出来,一个孩子一个铜板,到是好分。

    因为有卢平在,几个孩子都很安静。

    又是他们头一次拿到铜板,都非常高兴。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虽说这是舅妈给他们买鞭买头绳的钱,一转身就被自家娘亲给抠出去了。

    欣儿拿出铜板的时候,屋里除了卢平,其他人的眼睛都亮了八度。就连想张嘴说话的二姑姐也闭上了嘴吧,不动声色的看着她给几个孩子分。他们家的三个孩子全都到场了,她给兄弟上礼也才给了十文。

    这小丫头片子还挺有手腕,就这么一会儿,几个孩子舅妈长舅妈短的套上近乎了。

    “你们呆一会儿也赶紧回去吧,这大过节的家里没事儿?”欣儿本想跟大姑姐再聊两句,结果被卢平拉出来去送家伙,临走的时候还给几个姐姐下了逐客令。

    先去的是村长家,也就是秋嫂子的公公家,他们虽然也分了家,但住在一个院子里。

    “哎哟,你这也忒不知道心疼人,成婚第一天就拉着新娘子干活”秋嫂子看到他们进院了立马迎了上来。

    走到跟前,悄悄问欣儿“你二姑姐没为难你吧?”

    “秋嫂子,嗯,没有”欣儿想了想,早上那一出应该不算为难吧,不过那句下了大本钱,她还是听进去了,就是不知道是啥意思。

    “你就是小婶婶?”就在她们说话的时候,有个跟她差不多大的小姑娘跑过来拉着她的手问道。

    “这孩子,让你小婶婶先进屋再聊,外头多冷”秋嫂子笑着拍了拍跑过来的小姑娘。

    “这就是我那闺女,昨天看到你给的手绢高兴的什么似的,一大早就要去找你,让我给拦住了”

    “你这一天天疯疯颠颠的,可别把你小婶婶吓着”

    秋嫂子一边说话一边把他们让进屋里。

    卢平拿着盛家伙的篮子跟在后面,看着跟秋嫂子娘俩聊的热乎的小媳妇,心想,人不大,到会拉关系,啥时候跟秋嫂子家的孩子也这么近乎了?

    不对,她应该昨天才嫁到这个村里来吧?

    “大娘,在家呢?挺好的吧?我们把家伙送回来了。嫂子,你费心点点?”卢平冲屋里喊了一声,又跟秋嫂子嘱咐了一句。

    “点啥点,别人信不来,我还信不来你们”秋嫂子嘴里这样说着,还是用眼扫了下卢平拿出来的碗筷。

    “那我们就不呆了,家里还有事儿,等正月里得闲了再呆着”卢平取完碗跟秋嫂子说道。

    “呆会儿,忙啥。你也是个不知道心疼人的,这一大早上就拉着人到处跑,这么点活至于劳动一个新娘子动手?”说着话,从屋里出来一位面容慈祥的老太太,看着年纪应该比自家婆婆大上许多。

    “这是大娘,大娘这是我媳妇,我这不是带她来认认门,以后好方便她来看您吗?”卢平跟欣儿说了一句,又朝大娘大声说道。

    欣儿悄悄的看了卢平一眼,原来这人也会说句人话的。

    “我知道,听你嫂子说你这媳妇是个好的,你可得好好待人家。再者成了家就不要见天的往外跑了,看看你们家老二比你小一岁孩子都知道烧火了”老太太的腰驼的有些厉害,这会儿扶着水缸弓着身子跟卢平聊起了家长。

    “大娘,我知道了,我们不呆了,还得去别人家送家伙呢。得空再来看你”卢平说着也不等屋里的人回话火急火燎的拉着欣儿就往外走。

    秋嫂子的闺女眼巴巴的看到自己的偶像就这么被拉走了。

    “真是没眼看,慌张个啥,我们还能把你的小媳妇吃了不成”

    “妹子,有空过来玩哈”

    欣儿被他拉的有些踉踉跄跄的,身后传来老太太的笑骂和秋嫂子的调侃。

    “老太太年纪大了,爱管个闲事儿,但凡你敢接下茬,这半天啥也不用干了。不过人很好,等得闲了,你可以来这儿串门”卢平一边往外走一边跟欣儿解释道。

    “嗯,知道了”欣儿迷迷瞪瞪的点头答应着,这就算认门了,好像有点草率。

    她记得自己家那边不管是新媳妇还是新姑爷认门都是有很多讲究的。

    两人到门口卢平拿起另外一个盛着碗的篮子往前面去。

    “刚刚这家是咱大爷家,现在去的是二大爷家”

    卢平一边走一边跟欣儿说道,也不用欣儿回答,自顾往下说道。

    “他们这辈一共哥四个,不过咱爹是过继给隔房的三大爷顶脚”

    欣儿知道顶脚的意思这一支已经没有人在了,过继过来以后逢年过节给烧个纸,到时候人不在了埋在过继的坟下头,不至于让自己的下面空着,这叫顶脚。

    “那不是应该还有个四叔呢?”欣儿小心翼翼的问都。

    “四叔早些年跟人逃荒去了,一去再也没有消息”

    欣儿吓了一跳,这里跟自家好像也没多远吧,从来没听说日子过得这么艰难,还需要去逃荒,不过也不敢再问。

    “咱这都姓卢吗?”欣儿看卢平情绪还行,就多问了一句。

    “大部分都姓卢,也有其他姓。二姐夫家就在村里,他们也是村里的大姓,姓刘”卢平看了看欣儿,心里一动,看来小媳妇对自己家和村里应该是一无所知,这就有点奇怪了。

    “咱这叫窑上,很早以前村子前面有一口烧炭的窑。当年把跟前的树砍的差不多了,接连几年雨水又少,没有后继的树跟上,后来也就没有人再烧窑了”

    不过名字也就这么叫开了,当时也就烧窑的几户人家在这里居住,如今的村子也是后来慢慢跟过来的,才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到了二大爷家,二大娘一家人都在屋里,看到他们来,非常热情。但欣儿感觉卢平明显没有在大爷家的熟稔,熟悉中又带着一点疏离。两人客气的让了让,把东西放好,看着二大娘收好东西,两人告辞出来。

    拿出来的两个篮子的东西都送完了,现在没什么事情应该往回转。不过欣儿看卢平那意思好像不太想回去,又不知道去哪。

    “要不咱们去地里看看吧,我早上看院子里没有引火的柴火了”其实她是想回去的,现在她身上乏的厉害。

    昨天夜里没休息好,早上也没吃多少东西。也许是离山近或是地势高的原因,感觉这里比自家要冷上一些。

    她也知道,现在回去,家里那么多人,估计自己也不得休息,所以提议去走走,只是这么空着走还不如整些柴火回去。

    卢平诧异的看了欣儿一眼,这个小媳妇真的是个能过日子的,他与王家姑娘交往这么多年,从没见过她操心过家里的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