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最是无奈无情处 »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生活进入了正轨,欣儿的脸色和神情也越发的明媚起来。

    她现在也舍得吃,营养跟得上,那肚子很快就显了怀。

    虽然她怀了孕,生出来的孩子是她的亲孙子或是亲孙女,但是婆婆一如既往的不待见她,她也无所谓。虽然她现在是名正言顺的卢家大儿媳妇,没有男人的儿媳妇在婆婆面前就是个屁。

    她能有个容身之地,已经很知足了。

    白天还要去收药材,在家的时间很短。晚上回来上个宿,没那么多要求。

    算着日子,入冬了她这就要生产了,该囤的东西也慢慢准备起来。

    可她发现,她屋里总有被翻过的痕迹。是那种细细的,慢慢的翻找的样子,不是以前孩子进屋那通乱翻。

    没抓到现行,她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自己仔细点。好在这段时间分的利也没有拿回来,放在了大爷家。她有时候很无奈,明明自己有屋有名义上的家人,却要相信外人。

    多半年来,大家从一开始的质疑到疯狂的挖药材再到后来热情慢慢的消退,村里只有些不甘心穷苦的妇女和孩子们继续着挖药材大业。

    有时候欣儿都在想,这里这么穷不是没有道理的。穷不怕,机会给你了,你抓住,日子一样能翻身。就怕是那些自以为很聪明的人,动那些歪心思。把好好的局面给搅和了,又恢复到一穷二白,才踏实。

    一开始男人们也跟着参与进来,想着卖药材能够挣大钱挣快钱,挖来的药材根本不按香头教的挖,什么都敢往里夹带。这也是欣儿为什么坚持自己把关的原因,那些药材不是每个人都能认得准,她可以理解。她现在也只有在药材湿着的时候还能辨认出来,干了、味淡了样子也不同了,她就拿不准了。

    但是总有那么几个人为了她抖落的泥多一点会跟她吵,杂七杂八的东西往外捡也跟她闹,不管他们怎么闹,就是不松口。那些人的心思也就淡了,觉得挖药材也发不了大财,慢慢的就退出了。

    他们不想挣这份钱,自有愿意的。

    听说他们这里可以收药材,邻近几个山里的村子都纷纷找过来,先派人过来认药材,回去后挖好了整理干净再送过来。

    最后发现,一次几文钱,看着不多,陆陆续续几个月下来,居然也能积攒不少。这些都是额外收入,挖药材也不用多大的体力,所以家里的妇人和大点的孩子们没事就去挖点送到她这里。

    没看大爷家都准备买牛车了,可见这其中的利还是不小的。

    让大爷家有意外之喜的是香头的婚事,香头被药铺的掌柜看上了,还以看药材之名来家里偷偷的相看过。两家现在都有点心照不宣,估计年底就能订下来。

    然后坐堂的老先生看上了柱子,他有个孙女,跟柱子年纪相当。他问过柱子订亲了没有,结果这孩子说,他还有个小叔没订亲,所以他不着急。

    把老头给为难的,正在帮着给他小叔踅摸合适的人选,不过柱子和他们家都不知道这事儿,完全是老先生一厢情愿的为他们操心。

    要说镇上的人家怎么会看上山里人家,这里也是有些道道的,只是大家都不明说而已。

    镇上是好,生活方便,地平也都是熟地,可相对的人也多,资源分配就有限,有能力有本事的自然过的不差。

    生活上要说方便还真不如山里,就拿那柴火来说,镇上就不如山里方便。每年为了买柴火,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要是有个山里的亲戚,一年砍上那么两三回,这就省了老鼻子钱了。

    像药铺常常要自己炮制药材,需要柴火的地方就更多。

    这是当时掌柜的一个小心思,不过他们也是真看上香头这个孩子了。谁能想到山里的女娃还能认字、写字,那小嘴算起帐来吧吧的。做什么也不怯阵,脑子反应也快。

    这不妥妥的药铺少奶奶人选吗?孩子自己又肯吃苦,带在身边教导个几年,肯定比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娇滴滴的小娘子有优势,也强上许多。

    再说他们这个小药铺想跟那些有点势力的人家联姻,人家也看不上他们。他们想找个家世相当的,那些闺女又没有香头耐吃苦。看着他们在街面上有个铺面,可好多事情都得亲力亲为。

    先前托人打听过他们村,说是那个村村风不怎么样。他们是开门做生意的,当然不想沾上那些拎不清的穷亲戚。可也真是喜欢香头这孩子,就找借口去他们家看了看。然后又把他们的小叔叔也给相看了,人也不错,家道也说得过去。

    关键是一家子没啥龌龊,和和睦睦的,这就是非常理想的结亲对象。

    结亲结亲,就是结两姓之好。

    至于村里的情况估计是一颗老鼠屎搅和了一锅粥吧。回来一商量,他们就把人家三孩子的亲事给包圆了,人家还啥都不知道。

    托了媒婆上门提亲,大爷家自是一家子喜出望外。

    掌柜的也会办事儿,入冬后约了香头一大家子到镇上来赶集,让几个孩子先相互看看。别他们这里张罗的热闹,孩子们没看对眼儿,最后亲戚没做成见面都尴尬,买卖也做不成了。

    欣儿听着都眼晕,这要是看岔劈了可怎么办?所以说这就显着媒婆的能力了,她自己没经历过,只能靠自己猜想。

    大爷家这一冬天是欢天喜地的,好事不断。

    欣儿这边越发的小心,还有两个多月就要生了,她现在走路干活都还不是特别费劲儿,有些东西就自己慢慢的准备起来。

    先把自己夏天穿过的一些衣服裁了做成小衣服,没有棉花,就拆了一床被子。正好做了两套小被子、小褥子。

    在她忙忙碌碌的时候,这天老二家发动了,请了村里的五婶过来接生。生孩子不是说疼了就能生,五婶到了看看时辰还早,就让老二媳妇先休息一会儿。

    婆婆听到消息也过去了,就跟五婶闲聊。

    “他五婶,你看她这胎怎么样?”老太太毕竟也生过六胎是有些经验的,早就觉得二儿媳妇这胎还是个闺女,只是她没说出来。

    “嗨,她这胎养的可真好,我接生这么多年还真没见过养的这么好的”五婶觉得这孩子有些大,生的时候可能有些困难。不过想着她都生了两胎了,不至于难产。

    “确实养的不错,要不你给摸摸,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婆婆往屋里瞟了一眼说道。

    “这马上就见面了,男孩女孩的也没多大关系,再说了,要是女孩就再生呗,他们还年轻”五婶才不想做那得罪人的事儿,再说这马上就生了,是丫头你能给塞回去?

    “可不,丫头小子都好”婆婆听出五婶没说的话里的意思,这胎确实是丫头。

    “她这生完了,我们老大媳妇也快生了,到时候还得麻烦你”

    “说不上麻烦。你是个有福的,你们老大媳妇又是个能干的,看她走路那轻快劲儿,准是个大胖小子没错了”

    今年他们家儿媳妇和闺女、孙女都跟着上山挖药材,手里有了余钱。闺女还说也给她做个抹额,以后早晚出去戴着不怕风吹了。儿媳妇也孝敬了她一块做衣服的料子,这是以前都没想过的事儿。

    她从心里是认可卢家大媳妇的,人穷不怕,得自己立正了,找出路。听说正月里病过一场人差点过去,看看这孩子不但自己活过来了,还带着大家一起挣上了钱。不是一次听卢家大爷跟人说,那孩子是个心胸大度的。

    自己从人家这儿得了好处,虽然是间接的,她还是不忘在她婆婆面前给美言几句。她知道这个婆婆不是个好相于的,所以也没多说。

    那知道她这一句话,就差点要了欣儿的命。

    本来阵痛过后睡着了的人,她们说话的时候就醒了。听到说是大嫂肚子的里的孩子是个男孩儿,自己这个有可能是丫头,一股火就冲了上来。

    她已经生了两丫头了,婆婆本来就不怎么待见自己。也就是如今把男人拢在身边,自己这日子还过得去。

    满心满眼的以为这胎是个小子,自己生了长孙这院子将来就是自己的,所以这一年自己啥也没干舒舒服服的养了九个多月,结果又是个丫头,能不气?

    再加上她这胎养的太好,生产的时候就有点难产,造了老大的罪。

    生产完了收拾好,五婶也直接跟她说了“怎么着也得等个三四年再生,要不你这身体受不住”其实五婶没说的是想再怀上不易了,好好调理调理别着急要还有点希望。不过想着他们先前生了三丫头,肯定着急要小子,她也就没说那么多让人招嫌的话。

    老二媳妇是恨的咬牙切齿,怎么都咽不下这口气。她觉得就是因为大嫂怀孕冲撞了她,刚怀孕的时候觉得这一胎跟前两胎都不一样,这一胎本来就是个小子,现在那孩子铁定是跑到大嫂肚子里去了。

    因为气结,奶水也没有下来,刚出生的孩子饿的直哭。大丫头给她娘端了碗红糖水,看她进来,老二媳妇终于找到了发泄口。

    “都是因为你,我才生了这么多丫头片子,你要是个有福的带一串弟弟来多好,将来这院子就是咱们的,你将来聘出去也有个靠山”

    “哭哭哭,都是讨债鬼,这个本来就应该托生在东院的,东院肚子里的才是应该托生到我肚子里来。都是因为你这个讨债鬼”一边骂一边使劲儿没头没脑的拿笤帚抽打大丫头。

    四五岁的孩子,那里懂大人的心思,她只知道自己被打了,娘说现在这个妹妹应该是东屋的,娘亲应该生的是个弟弟,结果跑到东屋去了。

    她害怕,为了讨娘亲的高兴,她要把弟弟要回来。

    天冷了本没收药材,就是前段时间收的药材还没完全晾晒好。再有个把月就要生了,她跟香头他们商量着把尾收好了,她就可以安心去生产了。收拾完了出来慢慢往回走,想着现在天还早,要不要再去收拾点柴火。快到家门口的胡同,大丫突然冲出来,直接撞向她。

    按说四五岁的孩子能有多大力气,可大丫平时也是野惯了的,直接冲出来力气不小,欣儿又一点防备没有。他们这个院子门口正对着一个一人来高的坎儿,是夏天下来水冲出来的,里面大大小小的石头不少。年年修年年冲,后来大家也不管了,有时候也会把院子里的垃圾扫到里面。

    欣儿被撞的时候就闪了下腰,直接掉到坎下面。由于惯性太大,大丫把她撞到坎下,自己也跟着掉了下去又压在她身上。

    在后面锁门比欣儿晚几步出来的香头、柱子和同村几个帮忙处理药材今天来结算的嫂子正好看到这一幕都傻了。还是香头大叫救人,大家才手忙脚乱的过来抬人。

    欣儿整个人团成一团,她应该是想护住肚子,奈何事不遂人愿。

    人抬上来下面已经是见血了,冬天穿的都厚棉裤都能见到血,大家知道这是不好了。其中一个大嫂还算镇定,让柱子去叫五婶,她们几个上手把欣儿抬回屋,五婶子也到了。

    一看这情形,五婶子立马说道“赶紧送镇子上去,要不去镇子上把药铺坐堂的老先生请来吧”她也就接接生,遇到这种情况她还真处理不了。

    欣儿婆婆看到人是被抬回来的,心知不好,看到那血已经滴滴哒哒的流下来,知道这是保不住了。

    “这七个多月马上八个月了,能自个儿生下来,用不着那么麻烦”反正是保不住了,还那么麻烦干嘛?

    “不是,这么大出血容易出人命的。孩子保不保得住两说,关键是大人”五婶不可置信的看着欣儿婆婆。

    大家着急的这大冬天都跟着冒汗了,她婆婆居然风轻云淡说让产妇自己生,这是能自己生就生的下来的事儿吗?

    平时都说卢老三媳妇这人清冷无情,以前相处的少没觉得,见了面打个招呼那话说的都挺中听的,想着是不是大家言过其实了。今天这一看,都到这会儿了,孩子顾不了,大人好歹得顾惜一点吧。

    “去药铺还是请先生不得花钱呐,愿意送你们送吧,反正我手里是一个子儿都没有,再说她自己手里有钱,要去她自己出也行”老太太说完,也不管外面一群人径自回了东屋。

    “真是晦气,自己没本事儿拢住男人,连个孩子都保不住,还能干什么”临进门时嘴里也没闲着。

    现在是说这个的时候吗?救人要紧。可其他人也没了主意,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主家不出面,没有牵头的,这事?

    这事儿他们要管,管得好了好,不好了被卢家反咬一口还得落埋怨,卢家那三婶可不是省油的灯,平时没理还能搅三分呢。

    看到这情形香头双眼通红,按说她一个小辈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场合,一是赶巧了,二是大家也知道她跟平儿媳妇关系好,就没说让她避讳着。

    “几位婶子,今儿一定得送欣儿婶子去镇上,其它不管大人一定要保住,钱我来出。你们帮着看看需要带些什么东西”

    “哥,你回去看看娘在家不,让她过来一下”回头又扬声跟外面的柱子说道。

    “知道了,我这就回去”柱子也是吓的不行,都是没经过事儿的孩子,这会儿两腿发软。

    听到妹子吩咐,心里才有了主意。得亏这半年多往外跑了几趟,要不这会儿估计自己都站不起来。

    屋里几个人转了一圈想要帮着收拾东西,一看也没啥可收拾的,屋里干净的让人心发凉。干净是干净,可是这那里正常过日子的人家的样子,这新媳妇也忒能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