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季汉:诸葛亮死后我才出山 » 第18章科举开办

第18章科举开办

    翌日,朝堂上刘谌询问道:“诸位爱卿改革之事如何了?”

    费祎回答道:“科举制已经在各地实施了,只需确定时间,便可以开启科举。”

    一旁的宗预也回答道:“一条鞭法现在正在彻查土地。”

    远处的诸葛瞻也回答道:“火耗归公也已经在各地实施成功了。”

    刘谌欣慰的夸赞道:“费首辅和诸位群辅办事效率不错啊!”但又画风一转道”那其它事情呢?李次辅你做了何事啊?”

    李予笑道:“臣认为婚姻是人生之中的大事,所以。”李予故意卖了一个关子不说了。

    一旁的诸葛尚催促道:“李次辅,所以何啊?”

    诸葛瞻听到后小声呵斥道:“尚儿不得无礼。”虽然诸葛瞻表面毫无波澜但是内心也有些期待。

    诸葛尚无奈的小声哦了一声。

    李予见诸葛尚催促才道:“臣为陛下寻了一位良妃,费意。”

    一旁的诸葛尚疑惑的询问道:“可是首辅家的千金?”

    李予点头道:“正是首辅家的千金。”随即便看向费祎。而刘谌的目光也随着李予的目光看去,看着费祎。

    费祎脸上有些红但还是道:“微臣认为皇上还没有太子,对于国家不利,所以便拜托李次辅向陛下推荐小女。”

    刘谌听后脸不自觉的红了,但还是冷声道:“这些私事下朝后再谈吧!现在要以国家大事为主。”

    宗预突然插嘴道:“陛下,臣希望科举能尽早开办,来为我大汉招贤纳士。”

    李予也附和道:“臣认同宗群辅的想法,将科举尽早开办。”

    刘谌带有恶趣味的吩咐道:“那科举便由于六月初举办吧!诸位可有异议?”

    李予和宗预等大臣齐声道:“臣等并无异议”

    刘谌点了点头道:“不错,那科举开办之事就由李次辅来实施吧!”

    随即不等李予反应,诸葛尚便赞同道:“臣无异议。”其它人也陆陆续续道:“臣等并无异议”

    李予刚想推辞刘谌便飞速道:“下朝。”

    片刻之后朝堂上仅剩李予和费祎、宗预等内阁成员。

    费祎见李予还不走便催促道:“守仁兄走吧!为了报答你向陛下推荐小女,科举开办之事,我来帮你啊!”

    李予感激道:“那么多谢文伟兄了。”

    五月二十日,李予下令全国举办院试。

    五月二十五日,李予下令全国举办乡试。

    五月二十七日,李予下令全国举办会试。

    六月一日清晨,刘谌睡眼蒙松的更衣后,便被任安带到朝堂之上开启了殿试。

    第一位,是一衣着锦衣的男子,刘谌兴致勃勃的询问道:“你可知现如今的北伐。”

    一旁的任安无奈的提醒道:“陛下先问名字啊!”

    刘谌哦了一声便又询问道:“汝姓甚名谁啊?”

    锦衣男子胸有成竹道:“小生宁远,有一计策可以让魏军胆颤,我军不战而胜。”

    刘谌惊讶的询问道:“请宁远先生讲出。”

    锦衣男子缓缓道:“请陛下亲临战场,凭借陛下的英姿定可让魏军胆颤。”

    刘谌不等锦衣男说完便对身旁的侍卫吩咐道:“将这只会拍马屁的人轰出皇宫。”

    随后便有两个护卫把那锦衣男轰出皇宫,待到护卫走回刘谌对着身旁的任安吩咐道:“派人把朕的师父找来,并说是十万火急的事,让他赶快。”

    任安应了一句是后便去吩咐身旁的小宦官,而刘谌看着缓步到来的素衣男子道:“汝可有大才?”

    素衣男子应对道:“大才虽不是,但管理一座城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任安这时对着刘谌小声道:“李次辅在宫门外等候,是否召他入宫。”

    刘谌欣喜道:“快,召朕的师父入宫来,令其与朕一同殿试。”

    片刻后李予被任安带到朝堂上后,刘谌立马吩咐身边的宦官道:“还不快点去给我师父拿座。”

    刘谌身旁的宦官很快便拿来一把椅子递给李予,李予接下后便坐下询问刘谌道:“陛下今日召我有何事?”

    刘谌笑道:“今日乃是殿试的日子,需要师父与朕一同为我大汉选拔人才。”

    随即询问道:“爱卿认为如何啊?”

    李予心想好不容易不上早朝了,却把我拉来一同殿试哎。

    但是李予还是皮笑肉不笑的道:“只要是为了大汉,臣定不辱使命为陛下选拔人才。”

    刘谌听后便为李予介绍道:“此人称虽然不是大才,但可以管理一座城,师父认为如何啊?”

    李予无奈谏言:“臣认为应该把这些应试者聚集起来,陛下说出题目,应试者应答,根据答案来给名次。”

    刘谌不假所思道:“那便听爱卿的计策。”随即对着身旁的任安吩咐道:“去把所有应试者召来,并皆准备笔墨和桌椅。”

    片刻后所有应试者被聚集在一起并且都坐上了各自的座位。

    刘谌看着约有十人的应试者们便道:“诸君皆是我国之栋梁啊!”

    随即话锋一转道:“大家认为我汉朝该如何发展呢?”

    随即有一男子起身回答道:“小生王祖,认为应以举国之力先统一中原再修养生息。”

    刘谌赞同道:“不错有理想。”随即对着李予询问道:“师父认为王祖此人如何?”

    李予无奈道:“王祖不过是穷兵黩武而已。”

    王祖疑惑道:“李次辅何以见得?”

    李予解释道:“待到统一中原之时若北方异族南下,中原大地将不负如今。”

    王祖反问道:“我等或许可以与其交好,再。”

    不等应试生说完,李予抢先一步道:“再?再如何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希望你可以懂得。”

    王祖道:“小生受教了。”

    又有一应试生起身道:“小生许良,小生认为我等应徐徐图之,先北伐曹魏,后从西和北一同灭吴国,陛下认为如何?”

    刘谌又对李予道:“李次辅认为如何?”

    李予批评刘谌道:“陛下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不可事事皆听我等大臣,这与先帝有何区别?那个想成为汉武帝的刘谌呢?”

    随即从怀中拿出一本竹简对着刘谌道:“陛下,此乃是资治通鉴,乃是臣联合内阁大臣一同编写,共记载了秦朝至汉朝437年的历史,希望陛下阅读并理解若有不懂可以问费祎首辅。”

    刘谌刚想吩咐任安去拿,李予便呵斥道:“刘谌自己拿。”

    刘谌无奈的应了一句是后便亲自走到李予身旁拿过接过竹简道:“徒儿谨记师父的教诲。”

    李予看到刘谌接过竹简后询问道:“那你认为许良的计策如何?”

    刘谌沮丧的回答道:“徒儿认为从计策可行。”

    李予听后称赞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刘谌又询问道:“那接下来呢?”

    李予疑惑道:“你问我?”

    刘谌自觉道:“徒儿知道了。”随即对着偷笑的应试生们呵斥道:“笑什么笑啊!这只是对外的良策,那么谁有治内获得民心呢?”

    又有一个应试生起身道:“小生不才,有一策认为可定邦。”

    刘谌欣喜道:“请不才先生讲。”

    不才胸有成竹的道:“善待百姓,令陛下圣明远扬。”

    刘谌脸上的欣喜更甚道:“可有具体之策。”

    不才摇头道:“未有。”

    刘谌脸上的欣喜顿时消失殆尽道:“不必多言了,那么其他人可有计策。”

    其它应试者皆摇头,刘谌无奈道:“那此次殿试便就如此结束吧!”

    李予询问道:“那么此次殿试前三甲为何人啊?”

    刘谌回答道:“状元徐良,榜眼王祖,探花不才即日昭告天下。”

    李予告辞道:“那么臣便告辞了。”

    刘谌欣喜道:“明日朝堂上希望李次辅能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