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季汉:诸葛亮死后我才出山 » 第25章降职

第25章降职

    九月一日清晨,邓艾攻破西域长史府的消息传到李予的军营。

    九月八日清晨,姜维攻破巨鹿和雁门的消息传到李予的军营。

    九月九日清晨,小范为李予汇报东吴的情况道:“孙策之孙孙奉和诸葛恪还有老将丁奉在长沙和衡阳叛乱了,孙权连忙派前大都督之子陆抗前去镇压。”

    李予心中想道,我和曹髦已经确定为穿越者,而孙奉与历史不同竟然谋反了,难道孙奉也是穿越者?

    一旁的小范见李予不说话便询问道:“李次辅可有什么命令?”

    李予才回过神道:“拿些纸笔来,我要给陛下写一封信。”

    小范拿来纸笔放到桌上,李予拿起笔便写。

    约一刻后李予将信递给小范,小范接过,李予随即下令道:“找个士兵将信交于陛下。”

    小范应了一声道:“是。”便退出营帐,独留下李予一人在营帐中看着战略图思考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而在汝南城中的议事堂曹髦听着杜预汇报道:“启禀主公,江夏城守将陆抗撤军了。”

    曹髦思考后欣喜道:“杜将军,我有一计但是需要有人将这汝南坚守十日,杜将军可有人选?”

    杜预不解的反问道:“主公可是想南下收取江夏城?”

    曹髦点了点头称赞道:“不错杜将军可有不错的人选?”

    杜预想到王濬守城应该不错便开口询问道:“主公认为王濬将军如何啊?”

    曹髦摇了摇头,看着杜预或许是希望换一个人选。

    杜预心想主公难道是想让我推荐羊祜,随即开口询问道:“主公,羊祜将军可否为人选?“

    曹髦又摇了摇头询问道:“真的没有别的人选了吗?”

    杜预心想汝南城中的军队原有三千名士兵,如今有三千五百名士兵,主公难道是想让我守城?尝试着询问道:“主公,您看微臣是否可以守好这汝南城啊?”

    曹髦一脸真诚的看着杜预称赞道:“杜将军既然自荐那么杜将军便随我一同守城吧!”

    杜预跪下真诚道:“主公,如今主公幼小,守城之事请让微臣全权负责。”

    曹髦点了点头应声道:“好,杜将军我给你留一千名士兵和三百突火枪请将军守好这襄阳城。”

    随后曹髦扶起杜预吩咐道:“那么,请杜将军将王濬和羊祜找来,我要吩咐他们夺取江夏城的计策。”

    杜预应声道:“是,主公。”随后便退出议事堂。

    曹髦见四下无人便在心中轻声呼唤道:“万能提问系统在吗?”

    一道机器声从曹髦心中传来道:“我随时都在,请主公尽情提问。”

    曹髦在心中询问系统道:“此次杜预守城成功概率?”

    系统片刻后冷声回答道:“回答问题需要十日计算时间,是否开始计算?”

    曹髦在心中无能的吐槽道:“十日!万一那陆抗回来了该怎么办?”只好换了一个问题继续询问道;“那么王濬和羊祜攻占江夏城的失败概率。”

    系统又是冷声回答道:“回答问题需要一日的计算时间,是否开始计?”

    曹髦无奈的点了点头道:“开始计算。“

    随后王濬和羊祜进入议事堂询问道:“主公唤我等何事?”

    曹髦没有回答而而是反问道:“陆抗撤军之事诸将知否。”

    王濬和羊祜对视一眼后便齐声道:“我等已经听闻。”

    曹髦笑着点了点头道:“那好,我让羊祜将军为主帅,王濬将军为副将,共领两千五百士兵和两千七百突火枪可否攻下江夏城。”

    羊祜有些为难的开口道:“可能有些艰难。”

    曹髦将笑停止冷声劝说道:“诸位如今可知这汝南城,北方有汉军和司马懿,南方有吴军啊!他们可都是虎视眈眈的看着汝南啊!我等现在是鱼肉,而他们可是刀俎(zu),

    如今只有趁着陆抗撤退偷袭江夏城,才有一线生机。”

    羊祜和王濬看着曹髦一个八岁的小孩,羊祜心想道曹髦才八岁竟就有如此之觉悟,若是长大定是一名明主啊!

    随即羊祜应声道:“微臣愿意和王濬一同偷袭江夏城。”而王濬见羊祜应答,便也无奈的回答道:“微臣也愿意偷袭江夏城。”

    曹髦也恢复成原来的模样笑着吩咐道:“明日便出发,今日便先休息吧!”

    羊祜和王濬一同谢道:“多谢主公,我等定愿为主公赴汤蹈火。”

    次日清晨,曹髦被一道机器声吵醒“王濬和羊祜攻占江夏城的失败概率为90%。”

    曹髦被震惊的说出了一句我擦,随即又询问道:“系统,王濬和羊祜为何攻占江夏城的失败概率为什么那么高啊!”

    回答曹髦的只有冰冷的机械声“回答问题需要七个时辰的时间,是否开启计算。”

    曹髦点了点头确定道:“开始计算。”

    门外突然出现王濬的一道声音道:“主公是否开始出发。”

    曹髦愣了愣神后回答道:“明日再出发吧!”

    而在汝南城的汉军斥候看着汝南的魏国大军们集合在街道上并且有两千多人后,连忙向别的汉军斥候传达消息,

    最终消息到达城外远处的汉军营帐中小范接收到斥候的汇报后,连忙进入李予的营帐,对着李予汇报道:“启禀李次辅,我军斥候观察到汝南有两千多魏军集合在街道上。”

    李予连忙下令集结军队埋伏在汝南城外的树林中,等待了约半刻钟的时间后李予对着小范下令道:“命令斥候再探魏军是否出城?”

    小范应答道:“是,李次辅。”随即便对着身旁的一名传令兵的耳旁说了几句话后,那传令兵便退了下去,李予对着小范打趣道:“怎么了?还怕我偷听啊?”

    小范也有些幽怨的看了一眼后才应答道:“石将军命令的,说可以防止机密外传。”

    李予继续打趣道:“连我也要防止啊!”

    小范点了点头道:“那是自然,我虽然在成都先认识了李次辅,但是石苞将军带兵如子并且照顾我们时间更长。”

    李予听后无奈的摇了摇头,看着远处的槐树不禁想起了王耀,毕竟王耀也是如此啊!但是人死不能复生,不过也是自己没有防备。

    小范见那个传令兵过来后连忙靠近,那个传令兵随即在小范耳旁也窃窃私语了几句,随即小范对着李予汇报道:“启禀李次辅,斥候说日期推迟到了明日才出发。”

    李予点了点头后便对着刚想走的传令兵道:“告诉其他的士兵们,撤军。”

    那传令兵应答道:“是,李次辅。”

    随即李予一脸傲娇的看着小范,而小范却没看着李予催促道:“好了,次辅撤退吧!我们明日再来埋伏。”

    七个时辰过后,万能提问系统在曹髦的期待下回答道:“王濬和羊祜攻占江夏城失败的概率过高的原因是因为领导者的原因约占76%将领的原因约占0%汉军的原因约占11%吴军的原因约占13%”

    而曹髦听着系统的分析陷入了沉思心想道,领导者?难道是因为我?或许我应该让他们现在就出发,便命令身旁的护卫将羊祜和王濬召在议事堂。

    很快,约一刻后,羊祜和王濬来到了议事堂,曹髦待到王濬和羊祜行过礼后便吩咐道:“请两位将军即刻领兵出发,夜袭敌军。”

    曹髦见王濬还想说些什么便询问道:“王濬将军是否有事?”

    王濬见曹髦询问便道:“如今夜已经很晚了,很多将士们已经睡着了再叫醒可能会战斗力大减。”

    曹髦一副虚心纳谏的模样询问道:“那王濬将军认为我等该如何呢?”

    王濬虽然有些迟疑,但还是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明日再战。”

    曹髦赞同的道:“好那明日便由王濬将军带队即可,不用询问我,只要王濬将军想要出发便可出发。”

    王濬感激道:“多谢主公。”随即便对着曹髦告辞道:“主公那么微臣便告辞了。”羊祜见王濬告辞随后也无奈的告辞离去

    曹髦见王濬和羊祜离去便回到自己的卧室中心中默默的呼唤道:“系统我要计算王濬和羊祜攻占江夏城的失败率。”

    系统没有感情的冷声道:“因为先去计算过,所以时间缩短为一刻,是否开始计算。”

    曹髦欣喜的道:“那么开始计算。”

    曹髦期待的等待着,毕竟一刻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一刻后曹髦期待着听着,系统冷声道:“王濬和羊祜攻占江夏城的失败率为75%。是否继续计算王濬和羊祜的失败率为75%的原因,时间只需要一刻。”

    曹髦先对着系统吩咐道:“开始计算。”

    曹髦心中我安慰道,好歹失败率降低了一些而已。

    一刻之后,系统分析完成后冷声道:“王濬和羊祜的失败率为75%的原因是,领导者约占40%,将领约占0%,汉军约占30%,吴军约占30%”

    曹髦听后满脸疑惑,随后连睡去都在思考着。

    次日,王濬和羊祜集结完成军队后,便带领军队出了城门走远后,小范随即便带领所有鸳鸯阵兵出现在汝南的城下,并对着带领的一千鸳鸯阵兵下令道:“攻城。”

    突然,城墙上出现了一千魏军,并且其中有三百魏军拿着突火枪,并且那三百魏军井然有序的拿着突火枪依次射着汉军。

    小范思考后对着剩余的七百鸳鸯阵兵们下令道:“撤退,不要因为慌乱,而自乱阵脚。”鸳鸯阵兵们因为有小范的指挥,所以安全撤退回汉军的军营。

    而李予却埋伏在江夏城外,想着等待着魏军攻下江夏城,自己随即再攻入江夏城城,毕竟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但是看着两千魏军和两千多的突火枪隐约有些不安,恐怕攻不下江夏城,看着魏军将领损失惨重的攻入江夏城内后,

    李予连忙对着身旁的士兵们下令道:“将士们进攻,不要慌乱,先进一排盾牌手,然后矛士、弓箭手最后再是盾牌手。”

    最终李予成功带领汉军攻入江夏城内,但是突然魏军发起猛烈的反击,但是都是徒劳白费而已,就只有突火枪可以造成些损失。

    最终曹髦的计划失败了,王濬和羊祜领了一些残存的魏军逃回汝南,但是这不代表曹魏失败了,所以在李予选择在偷袭而,坐收渔翁之利的时候,便早已上书刘谌,

    刘谌看过后便派一万汉军由霍戈带领偷袭九真和兴谷,诸葛瞻领一万汉军偷袭武陵和五溪,赵广领一万汉军偷袭江陵和赤壁,并且宗预前往长沙劝说孙奉联合反抗孙权。

    九月一日江夏城打开城门投降,曹髦和羊祜等曹魏将领逃往琅琊意图投靠司马懿,李予上书回京,由廖化代替。

    九月三日清晨,李予和小范骑着马进入成都,李予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木门,想起当初那个老先生,便敲响木门,

    片刻后木门被缓缓打开,迎接李予的还是当初的那个老先生,只是身体更加衰老,脸颊更加沧桑,老先生忽然跪地道:“草民叩见次辅大人。”

    李予连忙扶起老先生,并且惊讶道:“老先生快快起身,晚辈可是受不起啊!”

    老先生起身感谢道:“受的起,若非次辅大人的《均分土地法》等诸多政策都是为我等平民百姓啊!或许老朽啊!就已经不在。”

    李予摆了摆手道:“哪里哪里?不过老先生,我此次前来便是探查民情,请老先生告知我这里是否有贪官污吏?”

    老先生为李予介绍道:“如今的成都太守柳森有才学不假,但是任人唯亲,他的管家康常便为非作歹,老朽的邻居王一,因为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便被抢去当了小妾。”等等事情。

    李予听后若有所思的告辞道:“老先生天色不早了,我先离去了。”

    次日朝堂上,李予听着费祎说着如今的局面道:“如今陛下独宠宦官黄皓,黄皓独揽朝政,大家一直向陛下反应,陛下却装作不知唉!不知守仁兄可有良策?”

    李予听而不语,片刻发现任安站在刘谌的右方,一个新的宦官站在刘谌的左方,新宦官隐晦的看了看李予后,随即便用尖锐的嗓音道:“有事启奏,无事散朝。”

    李予立马汇报道:“陛下微臣有一策名为《吏治考成法》。”随即从怀中拿出竹简,

    刘谌摆了摆手道:“李次辅的《吏治考成法》无需让朕观看,李次辅下令执行即可。”

    李予随后又说道:“微臣还有一法,无名。”这次并没有拿出竹简,而是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刘谌。

    刘谌还是直接准许道:“李次辅下令执行即可。”

    李予又询问道:“可否现在便实施?”

    刘谌无奈准许道:“可以。”

    李予走到新的宦官身旁询问道:“你的姓名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