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之无限纵享 » 第五十一章 提前毕业

第五十一章 提前毕业

    虽然南京大学的一些领导对此感到不解,毕竟这是一个提升学校国际知名度的绝佳机会。

    但他们也明白,天才的想法往往与众不同,南京大学只需要做好护航工作,让乔英子这个天文领域的天才顺利成长。

    相信未来,乔英子会为南京大学带来更大的荣誉和好处。

    2020年的一月,宋倩在医院平安诞下了一个可爱的男婴。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顺利,乔卫东早已与产科大夫沟通妥当。尽管宋倩作为高龄产妇,身体状况良好,但乔卫东仍然格外小心。在最后三个月,他特意聘请了一位专业护理,全天候照顾宋倩。同时,他们选择了南京妇幼保健院作为生产医院,这是宋倩一直进行产检的地方。

    乔卫东为确保母子平安,与从护士到大夫到副院长的医护人员都打了招呼,并慷慨地为妇幼保健院的应急救助基金捐款。因此,宋倩的生产过程中,所有设备都是最先进的,产科大夫也都是经验丰富的主任级别。

    经过商议,乔卫东和宋倩为儿子取名为乔致远,寓意深远,取自诸葛亮的《诫子书》中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乔英子对这个新出生的弟弟宠爱有加,每当弟弟哭泣时,她都会焦急得不知所措,几乎要跟着哭出来。而小致远似乎能感受到乔英子的爱意,每次见到她都会露出笑容,让乔英子感到无比欢喜。

    由于童文洁也即将临产,这次只有方圆带着方一凡前来探望宋倩母子。方圆一见面就调侃乔卫东:“老乔,你儿子长得可比你好看多了。”乔卫东听后,笑着反驳道:“你懂什么,我儿子长得帅,还不是遗传了我的好基因。我要是长得难看,就算宋倩再漂亮,也救不了他好吧。”两人相视而笑,随后方圆便逗弄起小致远来。

    乔致远的出生为这个家庭增添了更多的欢乐。宋倩在月子期间专心照顾儿子,而乔卫东则忙碌于东信投资的事务以及乔英子的学业。

    “老爸,我们接下来要研究什么方向呢?”乔英子一脸崇拜地看着乔卫东。这一年多来,乔卫东的博学让她深感敬佩。

    乔卫东建议道:“英子,你的基础知识还有待加强。我建议你静下心来,系统地学习物理天文方面的知识。”乔卫东深知,只有扎实的基础,才能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远。

    乔英子对此表示赞同。这一年多来,她虽然废寝忘食地投入研究,但也深感自己在基础知识方面的不足。虽然她已经学完了大学四年的知识,但天文研究需要的远不止这些。乔卫东的理论指导让她少走了很多弯路,但她也明白,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努力。

    “好的老爸,我明白了。”乔英子郑重地点点头,决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更加努力地学习,为自己的科研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灾难如期而至,与乔卫东记忆中的场景毫无二致。学校因此停课,全国进入封锁状态。但幸运的是,乔卫东早有准备,别墅内物资充足,生活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乔英子因每日回家,也得以安全地留在家中,这让乔卫东和宋倩深感庆幸。

    在安抚好家人情绪的同时,乔卫东与亲友们一一沟通,了解他们的近况。从方圆的电话中得知,童文洁因预产期将至,已直接入住医院,每天配合医院进行检测,心态十分乐观。季胜利则在电话中透露,他忙于一线工作,协调各种物资,而刘静则在家静养,有保姆照料。

    孩子们的情况也相对平稳,他们在学校中度过了一段悠闲的时光。方一凡在视频中表现出对不上课的自得与轻松。而乔英子则在家中跟随乔卫东学习,补充天文学知识,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随着疫情稍有缓解,乔卫东为方一凡送去了生活物资,同时也收到了童文洁传来的喜讯——方圆喜得一女,照片中的小宝贝水灵可爱,乔卫东调侃道:“这孩子长得不太像你啊。”结果遭到了方圆的“口吐芬芳”训斥,尽显大学生间的轻松与幽默。

    尽管疫情凶猛,但经过半年的努力,情况逐渐得到改善。零星疫情虽仍有发生,但已无大碍。在乔卫东的悉心指导下,乔英子用了半年的时间,初步掌握了物理天文学知识。

    乔英子向班导咨询了提前毕业的可能性,认为当前课程已无法满足她的学习需求。乔卫东经过深思熟虑后表示支持,认为女儿已有足够的能力提前完成学业。

    于是,在二零二一年末,乔英子成功申请了提前毕业,顺利完成了所有必修、选修课程考试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要求。她的大二学期论文《柯伊伯带尘埃碎片盘》在《天体科学》杂志上发表,引起了天体物理学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她提出的新算法,有效弥补了碎片盘运算过程中的漏洞,使乔英子真正进入了顶级学者的视野。毕竟,每一种算法的更新,都对宇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后,乔英子便开始了硕士阶段的学习。她用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本科学业,这一成就让她在校园内名声大噪。同学们纷纷表示,乔英子不愧是高考状元,学习速度之快令人惊叹。而乔英子则谦虚地表示,这只是她人生道路上的一小步,她将继续努力,追求更高的学术成就。

    乔英子的硕士生涯进行得异常顺利。她的导师是由南京大学推荐的,平时对乔英子的管理相对宽松,只要确保论文质量上乘,学校方面便不会多加干涉。事实上,导师自己发表的论文质量,与乔英子这位得意门生相比,确实有所不及,这也让导师在指导她时颇感压力。

    因此,在二零二二年,乔英子的导师便积极推荐她申请提前毕业,对她的论文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直接予以通过。毕竟,当行业内的顶尖大佬都对乔英子的文章赞不绝口时,他自然不敢轻易指出其中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