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中医叶贺 » 第八章 来自林国栋的指点

第八章 来自林国栋的指点

    “不知出自哪本教材,亦或者记载在哪本古籍上?”

    正在奋笔疾书的叶贺微微一顿,道:“李院长,书上并无记载。”

    听到这里的李震巍,脸色不由一黑,又是家传的?

    “虽无记载,但元代的《丹溪心法》,明代的《医宗必读》都有类似的记载,与本证极为相似。”

    “《丹溪心法》中记载,干咳嗽,难治,此为火郁之症,乃痰郁其中,邪在中。”

    “家父曾大量整理过类似的典籍,包括《医学入门》、《证治汇补》等书籍,创造了喉源性咳嗽这个病名。”

    叶贺笑着道:“其实病名并不重要,只要病因找准了就行。”

    李震巍微微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起身离开了房间。

    看到李震巍离开,叶贺心里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经过昨天之事,他还以为对方是来找麻烦的。

    虽然他并不惧怕,但是处理起来,总归是有些麻烦。

    当患者拿着方子走出去的时候,叶贺静心凝神,看了一眼脑海中的系统,果然,新手任务已经变成了(1/3)。

    很好,已经三分之一了,在看两个病人就够了。

    就在叶贺精神饱满,准备迎接第二个病人的时候,李震巍那边已经离开了医院。

    出门以后的李震巍,特意先绕路去《桂花坊》买了一些糕点,尤其是凤尾酥,那可是师母的最爱。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李震巍擅长的是小儿,其他方面比起这方面,都相差了一大截。

    如果是小儿,李震巍自信能看出来叶贺的水平,但今天,他还真有些拿捏不准,因此只能来他的老师林国栋家里一趟。

    推开门,李震巍拎着大包小包走了进来,并且第一时间笑着将手中的糕点递了上去。

    师母伸手接过糕点,脸上的笑容更浓郁了几分,笑着道:“还是震巍孝顺啊,每次来,都不忘了师母带凤尾酥。”

    “这《桂花坊》的凤尾酥可不好买,震巍啊,有心了。”

    师母说这话,还真不是当面客套,林国栋三个徒弟中,她最喜欢就是李震巍,会来事,嘴巴甜,眼皮活。

    “师母哪里的话,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老林,震巍来看你了。”

    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林国栋,连脸皮都没有抬下,好像没有听到一样。

    林国栋今年已经七十四,头发花白,长而不乱。双眼灼灼有神,整个人看起来精神矍铄。

    单从外貌看的话,最多也就六十岁左右。

    “行了,你们爷俩说说话,我去给你洗点水果。”师母说完转身往厨房走去,把空间留给这二人。

    李震巍走到林国栋面前,恭敬的行了一礼。

    林国栋依旧看着报纸,没有抬头,只是淡淡道:“来了,坐吧。”

    “老师,我遇到了一个病案,有些拿捏不准,希望老师指教一番。”李震巍知道老师不喜自己的官僚做派,所以索性直接开门见山。

    果然,听到李震巍是来讨教病案的,林国栋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报纸,抬头颇为惊讶的看了对方一眼。

    这和以往的李震巍明显不太一样啊。

    “说说看。”

    “老师,是这样的,昨天我碰到了一个病人......”

    李震巍将病人的信息和叶贺开的方子,全部都毫无保留的说了出来。

    “老师,这方子是我们医院一个医生开的,不知道您觉得怎么样?”

    听到李震巍的问题,林国栋并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反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如果是你,你会开什么方子?”

    李震巍知道老师这是在考自己,略一迟疑后,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老师,我以为应该以止咳散打头阵,而后辅以清燥救肺汤。”

    听到这个回答,林国栋面无表情,看不出来喜怒,只是轻轻将报纸盖在腿上,“说说的你理解,为什么开的方子和对方不一样。”

    “老师,止咳散温润平和,不寒不热,疏风祛痰,宣肺止咳,用在此处,在合适不过。”

    “清燥救肺汤宣肺降逆,清燥润肺。”

    林国栋怒哼一声,冷冷道:“对方已经辩证对了,你还开这方子,看似契合,作用明显,实则和对方天壤之别,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

    “老师,我这方子不说立竿见影,最起码也会有所做用吧!哪有你说的那般不堪!”李震巍眉头微皱,明显有些不服气。

    当然,他不服的是叶贺的方子比自己好,而不是质疑老师林国栋。

    林国栋不急不躁,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后,方才缓缓道:“咽喉,其实是两个部位。”

    “咽主地气,属脾胃。”

    “喉主天气,属肺。”

    “从整体上来说,治肺确实可以治喉,但只宜宣发,不宜降肺气。因为他这个病机为风噪伤津液,咽喉失濡养,不存在降肺气这个病机。”

    “止咳散的中百部,既能宣发又能肃降肺气,所以不好。”

    “你记住了,所谓咽部干燥,就是液不养咽,津不濡喉。”

    “干生燥,燥生风,风生痒,痒成本病。”

    “对方以六味汤加辛温药散寒开痹,实乃上佳之策。”

    林国栋语速愈加快了起来,明显情绪高亢了许多,一双眼睛透露出智慧的光芒。

    在眼神的深处,还有一丝微不可查的欣赏之意。

    “你看他方子中的这六位药,荆芥祛风解表,防风祛风解痉,桔梗祛痰利咽,生甘草清火解毒,僵蚕祛风散结,薄荷疏风散热。”

    “六位药加在一起,药性归于平静,不寒不热,疏风祛痰,散结利咽,可谓别出心裁,恰到好处。”

    “对方开的第二个方子,养阴清肺汤,也是上佳。”

    “养阴清肺汤,出自《重楼玉钥》。”

    “方中的生地、麦冬、玄参,润肺滋肾,俾金水相生,故而泉源不竭。”

    “白芍、甘草滋养脾阴,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洒陈于咽,因而能缓急解痉,减轻咳嗽。”

    李震巍的悟性并不算差,听了林国栋的解释后,总算理清楚里面的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