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大蒜素,老朱跪了 » 第35章:朱棣倒霉的开始

第35章:朱棣倒霉的开始

    早在十几日前,朱元璋派遣的人早就已经抵达北平。

    朱棣对此早有预料,只是没想到时间提前了,虽说他们入主藩地,能在藩地当中称王称霸。

    可作为朱元璋四子,他从未懈怠。

    更不要说身边还有这么一位妖僧姚广孝做谋士。

    几人在前方位置官道上的驿站驻留,朱棣拿出自己燕王的皇牌,驿站内的驿夫当即脸色大变,让驿站最高官职的驿长出来接待。

    驿长是一个留着长胡须精练的中年人,当他看到朱棣的时候,态度瞬间卑躬屈膝。

    “小官见过燕王殿下!”

    朱棣从马匹上下来,没有说话,默默收起皇牌,随后把缰绳丢给马夫,同时说出几个要求:

    “给我准备几间房,备好饭菜还有酒,伺候好我的马,要最好的粮草。”

    “小官明白,来人啊!按照燕王殿下的命令去办。

    还请燕王随小官来,房间在三楼。”

    在驿长的带领下,朱棣来到驿站最好的房间,这里陈设虽说俭朴,但胜在齐全,且很干净,一看就知道经常有人打扫维护。

    姚广孝的房间在隔壁,规格差了些,但也没多大区别。

    放好东西,他就进入朱棣的房间,一同饮酒。

    饭菜还在热着。

    “大师,你说父皇此番如此迫切召集我等藩王返回京城,会不会是我母后的病快要......”

    前些年马皇后的肺痨就已经隐隐有加重的迹象。

    当初朱棣受到朱元璋命令去北平就藩的时候,其目的除了抵御北元的攻击之外,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看看北平哪里适合搭建皇宫。

    没错,朱元璋想要迁都!

    北平作为当前洪武十四年一处重要军事塞地,作为首都,既能及时派兵增援攻打北元,还能更好的笼络北方仕子。

    他朱元璋是从南方起义,开国初期因为南北不同导致出现过好几次矛盾。

    迁都北方,能一定程度上稳定民心。

    坐在朱棣对面,姚广孝闭目诵经,手上同时拨动念珠。

    “燕王殿下切莫心急,人生在世,本就需经历生老病死,一切皆有定数。

    若想要成为一代雄主,这些遭遇不会低于普通人,反而会更甚!”

    说完话,房间内只有燃香袅袅,过了几分钟。

    朱棣沙哑的嗓音才开口:

    “若是成为雄主,是以牺牲家人为代价...那么我不要也罢!”

    这位青年皇子,年少时就喜好兵器。

    等到了十几岁就见识到战场上的残酷,并且在岳丈徐达的带领下,也曾身披战甲,手持利刃在敌群中来去冲杀。

    有多少人惨死在他的锋芒刀劈下,他能驻守北平这一处要塞,就足以见得他的能力不输大部分武将。

    听到朱棣道心松懈,道衍瞬间睁开眼眸,下三白的眼睛甚至让房间内的灯烛都闪烁恍惚。

    手中拨动的念珠也暂停放下。

    “殿下,你乃天命所归,这大明最后总归是落入你燕王手中,天下百姓需要一位明主!

    中原汉人积贫已久!百年元朝分崩离析,多少地区的枭雄崛起相争,太祖皇帝以一线优势夺得天下再次铸造汉人威望。

    而你!当今大明的燕王!则是那一位能重现汉武盛世的大明皇帝!

    这一份责任,你避不开!也逃不掉!如若你抛弃它!那么整个天下!由谁来执掌!”

    道衍一席话让朱棣感到深深无力,因为他明白,自己一旦亲手做出决定,那么就算将来他能夺得皇位。

    可后世依然会把这一件事情记载跟玄武门之变同等的史料上。

    对于皇室,对于历史而言,得位不正,这是难以洗刷的耻辱!

    不再多想的朱棣迅速喝掉桌上的一杯酒。

    “我是有野心!可我不会违背我内心的底线!

    道衍和尚,记住,如果坐在皇位上的人是我大哥!我不会有任何觊觎之心。”

    朱棣端坐在椅子上,目光极其坚定,今天他之所以能担此重任,就因为他内心有一坨杆秤。

    有野心,也明白自己这份心因何而生。

    静静坐在对面,姚广孝眼角上提,嘴角上扬,露出耐人寻味的笑容:

    “呵呵...燕王真是注重兄弟情谊啊,不过,须知道,皇室当中无亲情。

    中原有皇帝以来,多少人为‘争当皇帝’这几个字斗得头破血流,哪怕是亲生兄弟又如何?

    我知道燕王殿下不认同我如今的话,可还请燕王殿下拭目以待,将来哪怕没有我,您自己也会走向这条路。”

    望着道衍胸有成竹的模样,他脑海闪过自己带兵杀入京城,甚至对自己大哥挥下屠刀,即将人头落地的时候,想法瞬间收回。

    手上酒杯重重砸在桌子上,起身就走。

    “哼!我倒想看看,你说的未来究竟如何。”

    ......

    时间过去接近三天。

    各地藩王也都已经回到应天府,且在自己曾经离开京城的宫殿入住。

    大部分都距离东宫无比接近。

    朱标也都去看看这些兄弟。

    这日朱元璋上完朝,命人呼唤他前来。

    此时朱标站在门外跟朱元璋请礼。

    “不知父皇唤儿臣来是有何要事?”

    放下手上政务,朱元璋看向自己儿子,打听林北最近的状态如何。

    “到今天也差不多有二十天了,这些日子咱们冷着他,这家伙有没有做出什么令人深思的举动?”

    其实前些天朱标跟林北讨论的事情都已经被他知道了,只不过他还是想问罢了。

    仔细想想,朱标旋即回答说道:

    “回父皇的话,这些日子儿臣跟林北接触也很少,都在处理南方的政务。

    至于林北,他一直住在儿臣宫殿旁的偏殿,没有离开半步,整日就是吃饱了睡,然后闲暇时间在院子里面画画走动。”

    没有任何隐瞒,朱标一一说出前段时间的事情。

    朱元璋闭眼听完,没有给予反应,再次睁眼,就派人去召见林北。

    “毛骧,派遣人去把他找过来,对了,还有老四。

    这家伙前两日就已经回到京城了吧,顺便把他也找过来。”

    只找林北,朱标能明白,肯定是自己父亲又要问一些事情。

    可忽然把老四也找过来,他就有些疑惑。

    “父皇,因何而找老四?他跟林北没关系吧?”

    “你甭管,咱既然找他了,那接下来肯定跟他有干系。

    等会你别拦着咱,咱倒要想看看,这逆子究竟是如何包藏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