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闯主 » 第二章 厚葬崇祯

第二章 厚葬崇祯

    “父皇您看!”

    李双喜当即用右手指着,崇祯皇帝尸体的袖口处,沉声述说道:“这里面似乎还有什么东西?”

    “还有什么东西?”

    李自成闻言也顺着目光看去,只见那衣襟之下有些高鼓着,好似确实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放着。

    他当即便看向正跪在尸体旁边的吴祥喝道:“你愣在这里干什么,还不赶紧去取出来看看是什么东西。”

    “是,圣上。”

    吴祥连忙跪走着来到崇祯尸体上半身处,小心翼翼的翻开袍子前襟,只见衣襟之下果然是有一块黄布。

    待将此黄布轻轻取出来后发现,上面还有着大量的笔墨之色,看样子是写了不少字在上面。

    吴祥连忙拿着此块黄布,来到圣上面前双手递上。

    李自成一把抓过当即摊开,与身旁大臣们一并观看。

    而李双喜也不禁跟着瞟了一眼,看看这上面都写了些啥,虽然他这心里面大概也已经都猜到了些什么。

    只可惜这上面字迹潦草,一般人实在是难以认清,想必是崇祯皇帝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定然是心慌手颤的。

    于是李自成就命吴祥来念,这吴祥怎么说应该是较为熟悉这字的。

    在吴祥紧皱着眉头端详片刻后,便开始正声念读出来,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待吴祥每个字都清清楚楚念完之后,场中顿时便沉默了下来。

    一阵诡异的安静,让人不禁都竖起了汗毛。

    ......

    待过了良久后,李自成才显得闷闷不乐的说道:“自古以来,天下无不亡之国。”

    “亡国之君,历代都有,崇祯虽失江山,但也是遭逢此国运所致,人们常说‘盖棺论定’,不过据孤看来,崇祯实非一般的亡国之君。”

    李自成说完,身后的牛金星、宋献策以及其他随行文武们皆未说话。

    这崇祯皇帝的衣襟遗言让人看了,着实让人有一些感动,不过这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他们这些人也就没有对此发表什么意见。

    除了李双喜以外。

    “启禀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正当众人沉寂之时,一道宏亮而阳刚的声音突然响起。

    众人应声望去,说话的不是陛下之义子李双喜又是何人呢。

    李自成自然也是一脸疑惑的朝着,这个自己最为喜爱的义子看去,继而一脸微笑的说道:“双喜有何话但说无妨。”

    李双喜看向父皇拱手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应当以最高规格安葬崇祯皇帝,不但应该冠冕龙袍入殓,还要为其设几筵、做梓宫、安神帛、立铭旌、上尊谥,甚至还需专门为其修建皇陵。”

    说完,整个场面顿时便陷入一片寂静。

    什么意思这是,刚刚陛下与二位重臣才确定好的事情,怎么还有人冒出来提意见。

    就这么没有眼力见吗,就这么看不清形势吗。

    一时间,众人都不禁为此人捏了一把冷汗,真是太不知死活了,哪怕你是陛下义子也不行啊。

    也罢,这崇祯皇帝死后如何安排,又与我等有何关系呢,还是保持沉默为上。

    李自成刚才还带着满脸笑意的面容,立刻就变得暗沉下来。

    肃声说道:“双喜,你可是在说要用最高规格来安葬崇祯?”

    李双喜脸色不变,点头应道:“是的父皇。”

    “哦?”

    李自成转过身来,用着审视的目光重新打量了一番,这个向来十分听话的义子李双喜。

    什么时候,李双喜竟然也会对他的决定提出质疑了呢。

    这样的感觉,让李自成感到有那么一丝不快。

    不过在这样的场合上,面对的又是自己最给予厚望的义子,他并没多说什么。

    只是再次问道:“双喜,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要用最高规格来安葬崇祯?”

    一旁的牛金星也紧跟着说道:“双喜统领,你可知如此安排下去需要耗费多少钱粮吗?”

    “双喜统领你或许有所不知,如今正值我军钱粮紧张短缺之际,又如何有多余的钱粮,来为一亡国之君做这等身后之事?”

    李双喜不禁闻言暗叹,缺钱嘛,这事儿他当然知道。

    他不仅知道现在缺钱缺粮,而且还知道接下来你们会准备如何来筹措钱粮。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双喜才不得不硬着头皮,在这个时候提出此建议来。

    不然这大顺军入京的第一个决定,就给走偏了,一步错则步步错。

    李双喜正色道:“回禀父皇,如今最重要的便是安稳并笼络民心。”

    “即便如今我大顺朝廷一直执行着均田免赋之政策,使得百姓们能够极快的接受我们这新的大顺朝廷,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此举也当是顺应天意,也就是所谓的天命所归。”

    “更重要的是,这是给大明朝一个完整的结局,也好让天下人尽快接受大明已亡这个事实,如此今后也能更好的统一天下。”

    当然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李双喜并没有说。

    因为这个因素多多少少有些违背大顺朝廷当下的基本政策,现在说出来意义不大,日后再说也不迟。

    “给大明朝一个完整的结局么........”

    李自成闻言,不禁若有所思的点着头嘀咕着,结局这个说辞他很喜欢,也非常符合当下的实情。

    另外还有什么顺应天意、以及天命所归之言,他虽然也曾听到过不少类似的话。

    毕竟之前那牛金星就天天在他旁边儿说着这些话,说过去说过来的,他这耳朵都快听起茧子来了。

    但如今突然听见李双喜如此说道后,这就又是另一番感受了。

    于是李自成又看向牛金星、宋献策二人,看看这二人对此又是什么看法。

    至少李自成认为李双喜此言说得不错,但还得听听他人想法。

    正当牛金星、宋献策二人沉思之际,李自成又不禁瞟了一眼身旁的李双喜。

    话说这李双喜的脑子里,什么时候开始装着这些东西了呢。

    平时叫他多读书多学习的时候,他都只能是学得一般般,还说什么上得战场浴血杀敌,才是他真正应该做的事情。

    就李双喜这般情况,当年在少军营的时候都还算是表现好的了,更多的人还是那种一说起读书写字就感到头疼的人。

    现在好了,李双喜在战场之上的表现他是清楚的,勇猛过人领兵有方。

    而如今就连这种关于政治与民心的事情,也都有着自己的见解了,而且这话说出来也确实是像那么一回事儿,未来可期。

    不错,非常的不错,看来此次入京对李双喜他的影响十分巨大啊。

    只是待下一刻后........就连他李自成自己也说不上来,对于双喜如今的成长。

    他是应该感到高兴呢,还是应该感到担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