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从迎娶秦可卿开始 » 第七章:找香菱

第七章:找香菱

    既然答应封氏给她找女儿,自然得出点力找找。

    她女儿再登场时,是薛蟠带他母和妹妹进京路上。

    薛蟠看上甄英莲,打死冯渊,抢走做了小妾,由此惹下人命官司,后面又勾出一堆事来。

    现在这个时间点,贾宝玉才一岁,薛宝钗也还未到上京选秀的年纪。

    看来只能沿着进京路上,边走边打听了。

    先找到冯渊再到附近拐子那寻找,贾珠计划着,当下唯一难题就是,钱不够用了。

    只得将身上这对金镯子先典当了,这才凑够盘缠。

    甄英莲被拐,那拐子可不是什么普通人贩子,其背后是一条宁人做呕的产业链。

    “扬州廋马”不是什么美称,而是将女性视作商品一样对待。

    那些拐子打听哪户生养了女孩,先从女孩面色、皮肤等方面,进行仔细挑选一番,以低价买入或是拐走,再转手卖给职业养马人。

    养马人为迎合上层人审美,严格控制这些女孩饮食,以保持娇小姿态,又将其分为三六九等。

    其中容貌天资极高的女孩,教授所谓的琴棋书画香、形态礼仪等等,以此来吸引那些达官贵人目光。

    有钱人又能有多少,能买几个,而瘦马何其多。

    这些瘦马最好的结局是被有钱人买去做小妾,大多数人只能卖到烟花柳巷,供人玩乐。

    在富者看来这是一个享乐,纵情声色的好地方,而那底下却是无数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父母。

    这地区闲散乞讨流浪汉许多,二三文钱就雇到一群帮手,拜托他们打听寻找一个叫冯渊的小子,或是一个眉心有一点米粒大小的胭脂记女孩。

    不抱希望一两天就能找到,他更多的是把消息散出去,以起到千金买马首的效果。

    一连几天有好几人来报领,甚至有人带着叫‘冯渊’的和眉心有一点米粒大小的胭脂记女孩。

    无论正确与否,都送与几文钱,他只要消息,不要人。

    每有一人来报,变会询问那冯渊身世如何,家住何处?

    有那胭脂记女孩的消息,也同样问一遍。

    几天下来,排除一堆冒领,驴唇不对马嘴的,仍是一无所获,身份、年龄都没一个能对上的。

    这银两却如流水般花着,贾珠并不心疼,这些本就不属于自己,他只是有些着急见到结果。

    得想办法搞钱,贾珠思索着。

    忽然脑袋一拍,只要把自个身份亮出来,‘借’这里亲戚朋友们点钱不就好了么?

    靠劳动致富,哪有摆身份坐等送钱来的舒服。

    贾家也不是单单只是一个贾家,而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在京都有八房,原籍金陵又有十二房,足足有二十房。

    跟贾家同一阵线的其余三家,其中最少的薛家也有八房。

    这些关系人脉关系若能动用起来,找个人又有何难。

    正想着,要不要先去附近亲戚家哄骗一下。

    一个相貌甚为俊秀,年纪不过七八岁小男孩,带着一群家奴,忽然闯入,大着声音喊道:“你就是那个‘散财童子’?”

    “我不是,不知你找他有何事?”贾珠面色不惊的问道。

    “你少给我说这些文绉绉的,老子就问你,找那俩人做甚?”薛蟠听说城里出了件新闻:一个谈吐不凡的少年散财寻人,但是又不要人只要消息,实在奇怪。

    贾珠也不想掐腔调说话,但是吧,出门在外就得装,装得越深,别人对你动手,就得考虑你有没有帮手,背景如何。

    装不像,被人一眼看穿,那就猪鼻子插大蒜——装象,纯纯小丑了。

    “受人之托。”贾珠淡淡回应。

    “哪个叫你的?”

    “封氏。说了你也不认得。”

    薛蟠见他波澜不惊,好奇心更盛,反问道:“认得老子是谁吗?”

    贾珠怎会不知,他每到一处最先打听的就是本地新闻、人物。

    “你不就是那薛蟠么?”

    “好小子,有眼光。”薛蟠内心倒是十分开心,不管好坏,素不相识的人听说他名字,这不是自个威风么。

    “为甚你打探俩人消息,却不要人?”

    “这事说来简单,我不认识那两人相貌,只有一些能确定两人身份的信息,只能用这个笨办法慢慢排除。”

    薛蟠放开大笑。

    “坊间传闻你是什么神仙人物,原来是个寻人不知相貌的,你这法子实在蠢笨!”

    “哦?那你有什么高明的法子?”呆霸王不呆?一时怀疑他是不是哪里看漏了。

    “那是当然。”薛蟠满脸骄傲,又说道:“我妹妹必然有法子,父亲就常说,就是十个我也不顶我那一个妹妹聪慧。”

    贾珠深感无语,薛宝钗这时候也就是个三四岁的小孩吧,再者这也不是夸人的话吧。

    见他露出轻蔑,薛蟠也来了气。

    “明日你在这等着,给你个好法子,让你开开眼。”

    “好好好,我就在这等着。”

    自动送上来的帮手,别提多高兴了,就怕他不来。

    看见他嘴角笑容更盛,薛蟠赌性大起,明日,定然要他好看。

    “说说你要寻的那两人,有什么可确定身份的信息。”

    对他不抱希望,但想看看这宝钗,是不是真能想出法子。

    “眉心有一点米粒大小的胭脂记,四岁被拐,已有三年,是个女孩。”

    “这冯渊嘛...”想了片刻,犹记得他是个小乡绅之,自幼父母双亡,一个人守着些薄产度日,还是酷爱男风的。

    “乡绅之子,父母也许还在,也许死了。”

    “就这些?”薛蟠有些拿捏不住。

    “要不,还是算了?”

    “呵!就这些,我妹妹也有办法解决。”

    回到家,也不跟父亲母亲问好,径直往妹妹房中跑去。

    薛家本是书香继世之家,薛父极为疼爱宝钗,常亲自教导,对这儿子反而十分冷落。

    宝钗尚小,圆脸粉嘟嘟的端坐桌前写字,薛蟠也不敲门,直接推开。

    宝钗见哥哥回来,唇红小齿轻启道:“哥哥又是在跟人赌气么?”

    薛蟠憨笑道:“我在街上见到一个奇怪的人......”

    待到薛蟠说完,宝钗眉头一皱,丢下毛笔走了。

    “好妹妹,你可得帮哥哥一把,可不能让那人看扁了。”薛蟠追上去一阵软磨硬泡。

    宝钗被弄的烦了,只道:“他这办法本就很好,只是用错地方,我问你,丢失的孩童都去哪了?”

    薛蟠左想右想,挠头不知。

    “笨!拐子在哪人就在哪,哪有人需要人就卖在哪,把钱给那些牙婆,他们本就唯利是图,难道还会互相隐瞒么?

    至于这名字叫冯渊的,乡绅姓名谁最清楚?还有比年年征收各种赋税的官府清楚吗。”

    宝钗嘟起嘴巴道:“若你再敢在外边提起我,我便不认你这个哥哥!”

    薛蟠吓得连连保证,这是最后一次,保证不在外人面前提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