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的年代1979 » 第二十四章:我是他对象

第二十四章:我是他对象

    沿着小道往集体户走,不远处不时飘过来一股子大粪味,几个林场家属正在给菜地施肥。

    “建军又去找徐帆啊?我看你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吧,人家一个城里姑娘,能相中你个农村的穷小子?”

    “你知道啥啊?爷俩一对儿光棍子,熬这么多年老母猪都赛貂蝉了,那纱巾能白买啊,万一能摸摸手亲个嘴呢?哈哈哈……”

    几个老娘们越说越难听,王建军本想骂几句,可最后还是没搭理她们往前走了。

    跟一帮农村老娘们扯啥?自己能不能追到徐帆跟她们有啥关系?

    集体户大门开着,他一进院儿就看见院里停着一辆四轮子,几个知青正往车厢里放行李。

    “建军来了,你来得真是时候,再晚点儿我们都走了。”

    说话的正是那个大饼子脸的女生。

    这功夫徐帆拿着行李打屋里出来,王建军忙过去把行李接了过来。

    “今天就走?我以为得月末呢。”

    徐帆擦了把汗:“我也是刚接到知青办的通知,让今天就到县一中报到,挺突然的,你不是没事儿了吗?要不陪我一起去县一中?”

    王建军赶紧点头,拎着行李放到了车厢里。

    五个知青加上王建军坐在四轮子的后车厢里,拖拉机突突地驶上了村路,直奔了火车站。

    这个点儿小站广场有不少人在大树下乘凉,一看王建军拎着行李从四轮子上下来,都很好奇。

    “建军你也去县里复习?你要参加高考啊?”

    王建军忙解释:“我是去送徐帆,我参加啥高考,我走了我爹咋办?”

    这功夫徐帆就站在王建军身边,脖子上还围着他送的红纱巾。

    大树下的几个妇女相互看看,又开始凑一块嘀咕,指指点点的,估计是在说王建军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自量力。

    没想到徐帆当着大伙面,一把挎住了王建军的胳膊。

    这下子那帮老娘们都懵了。

    王建军喜欢徐帆所有人都知道,可徐帆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挎王建军胳膊,却出乎所有人意料。

    大饼子脸女生凑到徐帆跟前低声提醒着:“徐帆你干啥呢?注意点影响,好多人都看着呢。”

    徐帆胳膊挎得更紧了:“有啥大惊小怪的?我就跟王劲松处对象,挎胳膊怕啥?我最看不上背后嘀嘀咕咕的人。

    王建松家穷咋了?又没吃你们家粮?我以后跟他一块儿赚钱,以后兴许把家搬市里去呢,是不建军?”

    王建军根本没想到徐帆会来这么一手,红着脸点点头,赶紧拉着徐帆进了候车室。

    “徐帆你不用替我打抱不平,这帮老娘们嘴快着呢,你说跟我处对象,很快十里八乡就都能知道,以后你……”

    徐帆看了王建军一眼:“我跟你处对象你不同意?”

    “不是,我哪敢不同意,我都让你整冒汗了,我的意思是这种玩笑可开不得。”

    “王建军你觉得我像是开玩笑嘛?这几个战友,还有外头那些老乡都看着呢,我今天是正式确定咱俩的恋爱关系。

    以后咱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即使我考上大学也不会嫌弃你,会你好好复习,争取明年也考上大学,在在市里等着你。”

    那几个知青都傻了,徐帆忽然表态,把所有人都弄得措手不及。

    王建军根本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突然,要不是当着这么多人面,他都能把徐帆抱起来转圈。

    就在此时,小站的大喇叭里响起了一阵欢快的歌声。

    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

    爱情的歌儿随风飘荡

    ……

    这就是王建军内心的真实写照。

    坐上小火车,徐帆依旧靠着王建军,丝毫不在意周围人的目光。

    “徐帆你真想让我考大学?我跟你不一样,你上大学毕业能分回市里,甚至分到外省,可我是林场集体户口,毕业很可能分回原籍。

    那样的话我还不如抓住机会赚钱呢,有钱了你去哪儿我去哪儿,不比上大学好啊?”

    徐帆脸一红,偷眼看看两边的同学。

    “你小点声儿,张口闭口都是钱,你就不能有点更高的追求?知识是无价的懂吗?”

    王建军笑了笑:“我不上大学不代表没文化,不信你高中课不懂的问我,我现在就给你讲。”

    不但徐帆不信,边上的几个知青也都笑了。

    “别逗了建军,你都是跟徐帆学的,现在本末倒置,居然敢说给徐帆讲课了?

    我知道你自卑,可文化水平低没啥丢人的,就林场中学那条件……”

    王建军笑了笑,伸手从徐帆书包里拿出了一本高数,这可是他当初最差的一门功课。

    就在小火车上,王建军居然给徐帆他们讲起了三角函数。

    开始这几个知青还以为王建军在开玩笑,可讲了一分钟以后,就连徐帆都张大了嘴,因为王建军讲的,居然比林场中学的老师还好。

    “建军你偷着补课了?咋学得比我们还好?”

    王建军又从书包里拿出了物理和化学,还没讲多少车就到站了。

    几个知青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王建军,只有徐帆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下车背着行李往县一中走,徐帆一直在观察王建军,弄得王建军十分紧张。

    “建军,你自学都能学成这样,考大学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你就是觉得上四年学分回通河意思,不如做生意实在?”

    王建军这才松了口气。

    “对啊,你看现在的广播报纸都在宣传搞活经济,这是啥意思?这是代表国家的宏观政策在改变,虽然目前做小买卖被人瞧不起,都讲究铁饭碗,可用不了五年,第一批走上街头做生意的,积累的财富是很多人一生都无法实现的目标。

    以后无论房子,车子都要用钱买对吧?就像现在的三大件,虽然给你发票儿,可真能买得起的有几家?

    现在林场的一线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四十多块钱,你知道二丫跑一趟车,来回四天就能赚林场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你还觉得做生意丢人吗?”

    徐帆沉默了。

    别的徐帆不知道,可二丫上火车卖货却发生在她身边,这种事王建军不可能胡说。

    以后的年轻人或许有无数个选择,而对王建军而言,上大学未必就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