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小卒 » 第042章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第042章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从懒怂驿卒到李公子,靠着日弄杨鹤,李珏华丽的转身,完成了身份的转变。

    李自成站着李珏身后,看着坐着的李珏,心说不愧是将才啊,总督大人也敢日弄,真的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啊!

    但看此时这个样子,李珏兄弟日弄的还挺成功。

    忠良之后,且是被魏阉所害的忠良,那李珏的逼格顿时就高了。

    想想杨涟,想想汪文言,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等人,哪个不是铮铮铁骨。

    这李珏的父亲肯定也一样,说不定就是这些铁骨硬臣中,某一位的儿子。

    但李珏不肯说,他们也不好多问,就觉得李珏不肯拿家世显摆,反而更符合这位李公子的性格。

    头铁,骨头硬,不炫耀家世,很有大明文臣的风采。

    坐下后,李珏便开始侃侃而谈,从裁撤驿站驿卒,到陕西境内的贼寇流民,还有长达数年的旱灾……

    每一样,李珏都谈的头头是道,并把原因也说的很明白,且还有一些很新奇的观点。

    比如说,驿站驿卒其实是不用裁撤的,完全可以把驿站转为官办民营,这样真的可以节省银子。

    “官办民营?”

    “对,可以这样的。”

    其实,官办民营,在大明不是什么稀罕事。

    那些世世代代专做的军户,匠户等,说到底不就是官办民营吗?

    只是,这些说的是人,驿站说的是……是什么,是事。

    杨鹤觉得李珏的观点很惊奇,就问他官办民营怎么办。

    李珏告诉他,“驿站是官府的,可以从民间招募驿卒……”

    杨鹤心说这还不是一样吗?被裁撤的驿卒,哪一个不是从民间招募的。

    其实,他不知道,李珏不是,李传勋也不是,这两人是贿赂了官员,怕死不去做边卒,就跑到这里做了驿卒。

    “只是,从民间招募的驿卒,不再吃官粮……”

    不吃官粮,还要给大明做驿卒,杨鹤顿时来了兴趣。

    李珏继续说道:“比如说这位老李吧,如果驿站官办民营以后,老李因为骑马的本事好,且吃饱了可以连续几天赶路不休息。那么,一旦有重要的公文,驿丞肯定要交给老李递送……”

    老李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觉得一定会是这样。

    没办法,马上吃马上睡的本事自己有,只要驿马给力,自己能吃饱,还能给婆姨带回去一点钱,自己定然会日行八百里……

    想这些做啥子?婆姨已经死了,李自成顿时焉了。

    李珏继续说道:“老李自然会接过这个差事。不过,老李会问了,这一趟给多少钱?”

    杨鹤等人都是“啊”了一声,心说驿卒递送公文讲价钱,这个可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说,而且这驿卒明显是在找死。

    看到他们这个样子,李珏有些不悦,嚷嚷道:“不是说了嘛,官办民营,这老李又不是拿俸禄的,也不是吃官粮的,怎么就不能和驿丞讲价钱了?”

    众人一听也是,这种雇工形式的驿卒,当然可以讲价钱。

    没理由三百里递送和五百里递送一样的钱啊!

    也没理由加急和不加急一样的钱啊!

    “而且,这驿马也是老李从自家带来的。故而,老李要的价钱就有点高……”

    这样一说,更是合理了。

    众人都是来了兴趣,静静地听李珏胡侃、不,说事。其中,就数李自成听的最为仔细。

    “最后,老李要价一两银子。其实不算多,这是他和驿马的开销,还有今后添置驿马的储备,不算多吧?”

    多吗?好像不多,但也不少。

    李珏又说道:“如果递送的这公文是重要军情。比如说,建奴从哪处口子进来了,总兵官要禀报皇帝这样的公文,而老李两天两夜就可以赶到京城,还多吗?”

    杨鹤赶紧说道:“不多不多,就是十两银子也不多……”

    “啊?”李珏身后的老李已经发出了惊呼声。

    娘的,这样的差事一年碰到一次就好啊!

    有了钱,自己就可以老婆孩子热坑头,不至于让盖虎儿……

    李珏扭头看了他一眼,眼神不屑,好像在说他没出息一样。

    李自成顿时站的笔直,心说婆姨算个屁啊!这兄弟手足才重要。

    比如,像李珏这样的兄弟,可比婆姨还可靠。

    杨鹤都说十两银子都不多了,其他人也赶紧附和说,“不多不多,真的不多,就是再加上几两也不多……”

    李自成听了这话后,心里那个气啊,觉得自己这么些年的驿卒算是白干了。

    没挣着钱不说,还搭上一个婆姨。

    “不多是吧?可老李也不是每天都有这样的差事,更多的时候,他是行走在各处驿站递铺,看看有没有价钱合适的公文让他递送。”

    众人看了看老李,李珏又说道:“又不是只有老李一位驿卒,原先九边之地有四万多驿卒呢。所以,也不要怕老李等人漫天要价,他们不内卷就算好的了。”

    众人听的虽然不是很明白,可李珏说的意思,他们也算是明白了。

    平常不用给驿卒发放钱粮,也不用花钱养驿马、骡子、驴,驿卒干多少活给多少钱,这个不错,显然可以节省开支。

    若是早就这样,何至于裁撤驿站驿卒,弄得陕西乱成这个样子。

    可管办民营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以后如何沾驿站的光,又从哪里克扣驿站的银子,还怎么敲诈那些唯唯诺诺的烂怂驿卒?

    所以,这些人嘴上说好,其实心里都暗自庆幸,这李珏只是一个驿卒,而不是毛御史,或者是吏科给事中刘懋。

    如果这两位听到李珏的高论,说不定给皇上的奏疏里,写的就不是裁撤驿站驿卒,而是李珏说的这些。

    杨鹤还算是有一点良心,他想的和那些官员不一样。

    李珏说完后,他便对身边的一个属下说道:“都记下来了?”

    “回大帅,都记下了。”

    杨鹤点点头,对李珏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本官今日就写奏疏,将你说的这些都禀报皇上……”

    杨鹤带人对贼寇清剿的时候,发现贼寇里最能打的,且其中很多头领,竟然很多都曾经做过驿卒。

    所以,他听了李珏关于驿站驿卒的高论后,就想上奏皇上,看看能不能来个亡羊补牢。

    李珏却笑了,道:“亡羊补牢,为时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