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叠加大宋:从皇城司开始 » 第四十五章:暗室

第四十五章:暗室

    一灯如豆,朦胧映照出这间囚室大概的模样。

    三面墙上涌出无尽的阴寒和潮湿,对面有一扇木门,门上有个小窗。

    室内还有一张用几块木板拼接出来的简陋木案。

    一把看起来不经常坐的椅子,很不周正的摆在木案后面。

    萧半秋在这间囚室醒来时,鼻端充满了带着潮湿气的霉味。

    他只记得离麦秸巷口不远时,曾下令让马车转向去别处。

    至于为何会在这里醒来,他脑中一点印象都没有。

    对面的木门开了,发出连续难听的吱呀声。

    一身黑色劲装的唐絮,从门外走进。

    不算太宽松的衣服,隐隐显露出她玲珑有致的身材。

    只不过无法看清,她究竟长的是什么样子。

    一张银色面具覆盖了她的多半张脸。

    光洁圆润的下巴,衬着狰狞面具,组成一种无法形容诡异的美感。

    她进门后并不说话,只是站在离门不远的地方,默默打量着斜躺在潮湿稻草堆里的萧半秋。

    萧半秋抬眼和她对视,因为面具的遮挡,他看不出对面这人的表情。

    只能感受到对方清冷目光里的漠然和无视。

    “你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里?”

    他的问话声里带着嘶哑和含混,听起来不像他自己的声音。

    对面的人还是不出声,只是换了一种站姿,继续盯着他看。

    细小的动作下,银色面具上的流光一闪而过。

    看的萧半秋心里更是一阵疑惑;‘这女人究竟是谁?’

    难道是皇城司的人?这是又换了什么新的法子来对付自己了?

    他慢慢转动着自己的脑袋,努力向前躬起被绑着的上半身,上下左右仔细打量着对面的这个人。

    可看来看去,除了那一身黑色劲装,勾勒出的曼妙身材让他多了几分遐想外,还是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哦,唯一特别的,还是她脸上的那个面具。

    和面具后清冷的目光。

    唐絮无声上前,手中翻出一柄利刃,走到萧半秋身旁一抬手,绑在他身上的绳子脱落。

    在这个空间内,萧半秋并没有随意暴起。

    他知道,在这样的地方,不会只有这样一个带着面具的人。

    他的双臂现在酸麻无比,也不知被绑了多久,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是时间绝对不会很短罢了。

    先前后摆臂几下后,他开始用一只手去揉捏另一只臂膀。

    双眼看着戴面具的人,挥刀割断绳索后,退后两步站定。

    但还只是站在那里不说话。

    这回,萧半秋说话前先干咳了几声,以避免像刚才那样,说出的话含混不清。

    “把我抓到这里有何用意?现在可以说了吧?”

    萧半秋一边揉捏手腕,一边问道。

    面具人的目光,在他身上上下打量一番,还是没有说话。

    不过看他的目光,已经不是刚才清冷的样子了。

    这改变后的目光,让萧半秋心里隐隐升起一丝怒意。

    这目光,是轻蔑,是无视,是不把他刚才问的话,当做一回事。

    “你们是谁?你们想要干什么?”萧半秋继续追问。

    这回唐絮不再看他。

    她转身走向门口,刚才出现在手中的利刃,此时也不见踪影。

    她自顾轻盈的走着,丝毫不担心背后的萧半秋会突袭她。

    这种无视,让萧半秋内心的怒意一点点增加。

    直到他上前几步,忍不住爆喝出一句:“别以为我不清楚你们想干啥!”

    已经走到门口的唐絮,听见这句话之后,并没有回身,只是微微转头往后看了一眼,就继续向前出门。

    她出门后关门上锁,并且把门上的那个小窗,也给关上插好。

    现在这间囚室内只剩下萧半秋自己。

    刚才面具人回头时,下巴微微抽动的那一下,被萧半秋精准的捕捉到了。

    估计面具下,那微微抽动的下巴,正是在嘲笑自己。

    还是有点大意了,这时候不该让对方看出自己的情绪波动才是。

    这种情绪波动,也许会让对方找到入手的契机,用来当做攻破自己心理防线的手段。

    快走到门边的萧半秋返身往回走,自己得先捋清一下思路,才好作出正确的判断。

    他当然不会再回到那堆湿稻草里去。

    走回简陋的木案前,他伸手去摸那把不太周正的椅子。

    因为潮湿的原因,椅子上并没有浮灰,但也并不是十分干净。

    又向前几句,抓了把湿稻草,在椅子上胡乱擦了几下,扔掉稻草后才合身坐在椅子上。

    他在囚室中捋他自己的思路。

    门外的唐絮,也并没有走出很远。

    她在通道的出口处停下,脑子里都是刚才萧半秋的动作话语反应。

    看来现在这厮的心气还挺高,要不然也不会有刚才那种颐气指使的态度。

    他还以为他自己小公爷的身份,在这个地方能起到什么作用。

    把刚揭下的面具拿在手里,唐絮的嘴角微动;这个小公爷是不是也太自以为是了。

    她对萧半秋本身,好像不存在多少敌意,但要说完全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不过这事扯起来就很远了。

    她爹本是这宋朝的一个落第举子,感觉在本国科考当官无望后,曾带着当时还幼小的她,想去投效辽国。

    可到了之后,除了招来一顿嘲笑外,辽国的公卿们,也并没给她爹一个官做。

    在她那时仅有的记忆当中,似乎听爹说过,就是这种辽国皇室的亲族们,在听了她爹的求告,调理戏弄一番后,才又把她爹赶出大门的。

    再往后,就是她爹带着她辗转前往大夏。

    那一段日子真是苦不堪言,导致她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进入大夏国境后,经常找不到吃的,能够饥一顿饱一顿,都算是好日子了。

    直到那一天,爹为了省一口吃的给自己,因而被饿的昏死在荒野。

    当时的她,也因为饥饿,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

    她还记得自己闭上眼睛之前,最后一次仰面望天的时候,都已经看见鹰隼和乌鸦飞在头顶盘旋了。

    当她醒来的时候,已经在一顶大帐内,是跟着出来行猎的二公主,执意救了他们父女。

    再后来,得知他爹是个读书人的时候,还让他大夏国内做了一个小小的文吏。

    经过了这么多年到了现在,他爹在大夏国内,已经坐到辅政一方,升到真正文官的位置上了。

    这当中虽然离不了自身的努力,可有没有公主或者说是皇室当后盾,这官能有多稳,或者能不能继续晋升,都还要两说着。

    因为官场倾轧,无论在哪国都是一样的。

    唐絮想到这里,被通道外的一声响动打断。

    她用衣袖擦了几下不由自主流出的眼泪,攥攥手里的面具,抬腿往通道外走去。

    这个时候,又有谁会到这个地方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