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的日常 » 都在惦记配方

都在惦记配方

    经过几个时辰的抢购,精盐全部卖完了,朱渊算了一下账,这不算不知道,这一算还真下一跳。

    半天赚了五万两……但同时,自己的盐也告急了,必须赶快回家制盐去了,按这个速度,估计最后到赈灾那天,自己保证自身生活不受影响下,捐出60万两差不多,可单是钱还不够,得要粮。

    朱渊心里早就计划好了,于是就向家的方向走去。余光瞟了一眼坐在角落的书生,便招呼道:“你好,你叫什么名字?”朱渊也不啰嗦。

    那书生抬起头,犹豫片刻后回答道:“方钰。”

    好的,那么方钰兄弟,就跟我走一趟吧。

    方钰没有思考多久,现在的局势他别无选择,而且自己也很好奇,眼前这个年龄与我相符的商贩,那时说的话看起来不像是忽悠人。于是他就跟着朱渊走了。

    朱渊两人刚出门,酒馆拐角出,一个人正盯着他们。

    走在路上,还是方钰好奇,先说了话:“敢问朱阁下,我方钰有点不明白,您要我一个穷书生当下手干嘛,我一不会武二不会办事。”

    “可是你会读书不是吗?方兄弟应该没有进过学堂吧。学的也不是全是儒学吧,不像那些迂腐的读书人,天天之乎者也,你有自己的思想,那就够了。”朱渊说道。

    为什么朱渊不让他去科举呢,因为这个思想与八股取士八辈子打不着边,去了也白去,说不定还要吃牢饭,还不如打发周骥。

    到了家,一进门就看见小重八在制作弹弓,小重八见我来了,向我询问道:“朱渊哥哥,你要这么多水银干什么啊?”

    我笑着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你看见陈伯了吗?”

    他在后院,一天到晚就是制盐烧玻璃,好无聊。

    我摸了摸小重八的头,对他说:“乖,你去门口去玩,说不定老爷子哪天就回来了呢!”

    我看着小重八蹲在门口,便带着方钰去后院找陈伯去了。

    “陈伯,休息一下吧,一天到晚忙活,挺累的,我现在来教你做镜子。”朱渊说道。

    “镜子?那东西还用学?”陈伯疑惑的问。

    “不是的,我这镜子可不是铜镜,铜镜看得见是个人,这镜子可以完美复刻现实中的你,你信不信?”朱渊开始装起来了。

    其实镜子也比较好做,只需要玻璃和硝酸银,但是这年代哪里去找呢,再说了,我们朱渊前世可没学过怎么找硝酸银。就勉强用水银代替。

    不过一会儿,一面方正的镜子递给了陈伯。

    “这,这东西也太神了,此乃神物啊!”陈伯看了一眼,就惊呆了,他从来没有这么清晰的看看自己的脸,那饱经风霜的痕迹无法抹去,便又递给了朱渊。

    方钰忍不住开口了:“你是想拿这一东西去赚王公贵族的钱?”

    方钰明白,现在为止还没有如此般的镜子,若大肆宣扬,想必定会席卷天下,但这东西穷人不需要,反而是那些贵家小姐,可不买疯咯。

    朱渊问道:“你说,距元末战争结束已有二十五年了,你觉得当今民生安稳吗。”

    方钰思考了一会儿,便回答道:“从明面上看,大事没有,可真正的去下面看了,便可以发现,许多地方灾荒不断,迟早都要传进皇帝耳朵里。”自己从乡里走出来,又怎会不知道。

    是的,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屯粮赚钱,为之后荒灾爆发后,能出一份力。位卑未敢忘忧国啊,国之根本是人民,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应该才是国之风气。

    朱渊的一番话,狠狠的冲击了方钰的思想,方钰感概万千,向朱渊行了礼,说道:“朱公子心怀人民,有圣人之心,在下敬佩不已,若有用到方某的地方,方某定不会推辞!”

    朱渊思索了一番,便将其制作镜子的步骤传授给他,其他的现在还不行,对于方钰他还不能做到完全信任。

    方法步骤都记住了吧?要抓紧制作了,可光靠两个人怎么能行呢?朱渊正纳闷呢,这时小重八急忙跑了过来,连忙说到:“不好了,不好了,外面来了一群流氓,朱渊哥,你赶快藏起来吧!”

    朱渊是在想不到还能有谁和自己有瓜葛,只有他了……

    “周公子,就是这里,小的跟了半天了”

    “干的不错,以后有福给你享。”周骥说道。

    “谢周公子!”听见这句话,那个人心中大喊一句:这稳了呀!!

    说罢,周骥便摆出姿势,大声喊道:“朱渊小兄弟,我来要配方了,快出来吧,我都看见你了!”

    不是,我在后院,你怎么看见的……无语(#-.-)

    过了一会儿,朱渊走了出来,面无表情的说:“周公子这么心急吗?不能过几天后再来取吗?”

    周骥摆出一股死样子,假装自己是小说大反派:“这么说,朱兄是不想给是吧?那么本公子就只好自己拿了。”

    别以为我不知道,说好配方只给我,结果周边几个盐商都在卖精盐,连圣上都想跟我抢,朱渊,你敢骗我!

    “兄弟们,给我抢,谁拿到配方了我大大有赏!”周骥生气的吼道。

    见他们冲了过来,朱渊大声喊道:“李千户!你要再不出来,我就真要被打死了!”

    只见周边残壁出现了几个人影,其中一人猛的冲出,将冲上前的一人踢飞几米远。

    “你这不没事吗,说实话,我刚才就已经准备动手了的。”来人正是李佋。

    为什么李佋会出现在这呢?因为在酒馆里……

    佋叔,有件事麻烦你了……

    这开导蒋瓛是第一件事,这英雄救美是第二件事。

    说罢,李佋回头笑着对周骥说:“锦衣卫办事,卑职只不过奉命行事,请周公子海涵。”

    “那是那是,我这就走。”周骥笑着回应。

    被踹了一脚的那个人有点不甘心,小声对周骥说:“我们真的就这么算了吗?”

    “你还问,你想怎么办?打回去啊?”周骥边走边说。

    看着周骥走远了,朱渊说道:谢谢李千户了。

    李佋说:“那你是不是欠我两件事?”

    ……

    这样吧,以后有机会再还,还有,你家有吃的吗,我饿了。

    “不害臊吗?”朱渊鄙夷的目光扫了李佋。

    “你懂什么,这叫因公办事,吃你点东西怎么了?”

    行行行。

    此时,大明皇宫

    朱元璋从东宫走了出来,随行人员跟在其后。

    朱元璋又像在自言自语,又像在对刘公公说:“你说这群太医该不该杀?小病都治不好,气死咱了,是不是咱对标儿期待太大了,对他他严格了,不行,等标儿好了,我不能再让他这么劳累了,至少也得标儿身体痊愈,是吧?”

    刘公公当然不敢回话,这等情况,听陛下说就好了,比起当建议者,陛下更喜欢一个聆听者。

    这时朱元璋又想了想,说道:今日蒋瓛那家伙给咱的那盐是挺不错的,我这辈子还没吃过这等好盐,咱们抽空去看看,得把这等好物掌控在咱的手下,这样咱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