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的日常 » 去吃饭

去吃饭

    在朱标病逝后一天,大明皇宫东阁门。朱元璋召集了朝中重臣,商议储君之位。

    “你们认为,朕是立燕王朱棣为储君呢,还是皇孙朱允炆呢?”朱元璋挠有趣味的看着大臣说道。

    见其不说话,朱元璋又补了一句:“我觉得咱的四儿子朱棣最合适,类我。”

    众大臣也不敢反驳,这等议论诸君之事,说准了没事,万一说错了,那免不了杀头。于是都没张嘴。

    这时刘三吾向前一步说道:“皇嫡之子,子薨孙承,如立燕王,将秦晋二王置于何地?”

    朱元璋心想,就只有你刘三吾敢当众怼我了。

    众人见皇上没有生气,反而一脸欣慰,都开始支持朱允炆去了,当然,大部分是本就心系朱允炆一派。不支持的自然就是武将一派,朱允炆本就不喜欢武将,打打杀杀,动不动就粗口。

    朱元璋那犀利的眼睛看明白了一切,淮西武将一派,既然咱标儿死了,留你们也没用了。

    等大臣们都走了后,蒋瓛走进殿内,问道:“陛下,有何等吩咐?”

    “咱让你去搜集淮西武将一派的所作所为,过错要给咱记得一清二楚!”朱元璋不怒自威的说到。

    “属下明白了,这就去办。”

    等会儿,最近京城有什么大事发生吗?朱元璋问道。

    “大事没有,只不过先前属下跟陛下说的那名商贩,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屯粮无数,揽钱数十万两。”蒋瓛客观的报告着。

    听完后,朱元璋眼神中冒起了杀气,蒋瓛知道,陛下要动刀了。

    蒋瓛还想说什么,朱元璋看出来后便说:“有什么事一并说了。”

    “江夏候今天下午想来悼念一下太子,顺便和陛下您叙叙旧。”

    朱元璋听完后,埋怨了一句:“这个周德兴,今天早上就该来了的。行了,你下去吧。”

    当蒋瓛离开后,朱元璋看着蒋瓛送来的报告,沉思了一会儿…

    朱渊……

    江夏候府。

    “爹,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啊?”周骥兴奋的问。

    周德兴看了看,笑着问:“你这么猴急干嘛?”

    还不是您关我禁闭嘛,一关就是半个月,可憋闷死我了!周骥没好气的怼道。

    “你还说,连皇上看中的东西你也敢抢,你活腻歪了吧?”周德兴骂道。

    皇上这不还没要嘛……周骥小声嘀咕。

    “总之啊,骥儿,以后为人处世还是要明白后果,不要想当然。”周德兴苦口婆心的劝导。

    知道了,不会再犯了……

    秦淮街,一座酒楼里。

    二当家的,自从一个月前您研制出了精盐后,咱们酒楼已经被踏破门了,已经成秦淮街必来“打卡景点”了。

    朱渊尝了尝自己发明的新菜,味道不错,回复道:“店内人手有些不够了,记得多招一些人。”

    好嘞,我现在就去贴告示。

    朱渊算了算,再过几个月,朱允炆就要成皇长孙了,可惜皇帝当不久,四年就被自己的四叔给挤下台了。

    朱渊想着,自己应该去北平和朱棣打好关系,以后日子也好过些。话说,朱标病逝,各地藩王都会回来吧,那自己就趁这个时候和燕王打好关系吧。

    不想了,午休了。

    此时大明皇宫内,朱元璋挽着朱允炆的手,在宫中走着。

    朱元璋问道:“大臣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不看好甚至是反对允炆你上位,爷爷问你,你该怎么办呀?”

    朱允炆闻言,思考过后便回答道:“禀皇爷爷,孙儿当先以德争取其心,以礼约束其行,最后实在不行的话,便杀了就是。”

    朱元璋听闻后,眼神中露出一丝欣慰,可又感到遗憾,自己虽然儿孙满堂,可自己感受不到半点亲情,不是叫皇爷爷,就是叫父皇,自己明白,即使是朱允炆,也不是纯粹对咱好。

    如果咱大孙还在就好了,雄英可是被咱亲手养大的,小时候就爱缠着咱,一口一个爷爷,叫的可亲切了,大孙啊,爷爷好想你……

    朱允炆见皇爷爷走神了,就好心提醒到。“皇爷爷,您怎么了?”

    朱元璋听见朱允炆的呼唤,会过神来,满眼悲伤地说道:“爷爷人老了,容易陷进回忆里,没事,咱们走吧。”

    这时刘公公前来说道:“陛下,江夏候来了,正在宫中等着陛下。”

    好,那带咱过去,我要好好跟老兄弟聊聊天。朱元璋说道。

    江夏候坐在椅子上,正准备喝一口茶,这时大门打开,正是朱元璋。周德兴赶忙起身,作揖说道:“陛下安好。”

    朱元璋脸上不免带着些不满,假装生气道:“这么见外,咱们江夏候是认为,咱不配和你交好吗?”

    周德兴一听完,吓得半死,连忙下跪说道:“臣惶恐,臣绝无此等念想,诚然,与陛下交好,是臣的荣幸。”

    朱元璋笑了笑,带着轻快的语气说道:“咱当然知道,都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我能不知道?好了好了,陪咱聊聊天。”

    只听见华盖宫内谈笑声不断,宫外众多太监侍女都松了一口气,这是几天以来,陛下最开心的一天吧…

    然而就在此时,东宫内。

    一名侍女正在打扫太子故居。在门外,有个人正小心翼翼的环顾四周,见周围没人后,便走了进去,悄悄的从侍女后面抱住了她。那名侍女一惊,定睛一看后,原来是周骥周公子,便也没有反抗。

    一个时辰后,周德兴开口道:“请陛下节哀,臣就告退了。”

    朱元璋也没有拦,就让其走了,出了皇宫,周骥问道:“爹,先前和皇上说了些什么啊?”

    周德兴叹了口气,说道:“还能是什么,我见陛下心情好,就提起了你冒犯陛下的事,为你求了好一会儿情,连:“他还是个孩子”这等话语我都搬出来了。才见陛下释怀。

    你啊,以后长点心吧!

    华盖宫内,朱元璋正在批阅奏折。

    我们的老朱突然想吃饭了,毕竟自从朱标去世后,一天半都没有进食,没人敢劝,你要问,劝过的人现在在哪?现在已经去服侍太子去了。

    和周德兴谈过心后,自己的心情也没有那么糟糕了。于是把刘公公叫来,问道:“咱想吃面了,京城哪家面最好吃?”

    刘公公欣喜的回道:“禀皇上,是秦淮街的一家酒楼,目前最为爆火,听传言,这家面食当今天下第一,当家的好像是叫:朱渊。”

    朱渊?他不是卖盐的吗?

    禀皇上,这朱渊可谓是京城商业大红人,与众多商家有过合作,买卖已经做出京城,面向全天下了。

    最近那镜子也是他弄出来的?

    禀皇上,是的。

    朱元璋顿时被激起了好奇心,心想:“这朱渊有意思,咱得去看看是什么人物,这揽钱速度快赶上沈万三了,万一他不听咱的,也就杀了无妨。”

    朱元璋对刘公公说到:“让蒋瓛跟着咱一起去,去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