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的日常 » 各怀心思

各怀心思

    朱允炆心中升起一丝危机感,难不成和最近皇爷爷时常出宫有关?也不对啊,也没有皇子皇孙住在宫外啊?

    于是这个想法便被排除了,朱允炆又一想:“能和我有资格争夺皇位的只有朱允熥了,四叔朱棣也是个隐患。”

    朱允熥……难不成是他有这心思?想和我争?找死。

    其实朱允炆开始并不是嫡孙,其母后吕氏为太子次妃,小族出生的吕氏,凭借其貌美的长相,入了朱标的眼。

    朱标对正妻常氏自然是相敬如宾,对于次妃吕氏则是宠爱有加。

    自常氏病逝后,朱标便立次妃吕氏为正妻,自然而然的,朱允炆就变成了嫡子。

    朱允熥作为常氏儿子,自然也是嫡子,又自从朱雄英薨后,朱允炆又成了嫡孙之长。

    而看朱允熥情况就并不是很好,日子过的也就那样,生下来常氏便病逝了,从小由吕氏抚养,太子朱标对于朱允熥也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厌恶。

    身为唯一能威胁到朱允炆的人,或许就只有朱允熥了,其实朱允炆也想过自己的大哥朱雄英,可死了十年的人怎么可能对自己产生威胁呢?

    要是朱雄英还活着的话,这位子朱允炆想都不敢想。自己的大哥朱雄英自从断奶后,便一直由朱元璋和马皇后亲自抚养,与朱元璋和马皇后共同居住,这是任何皇孙都没有的待遇。

    朱允炆心想:“朱允熥那个窝囊废也想跟我争?”

    吕氏也知道能和自己儿子争的,就是朱允熥了,于是自己在照顾朱允熥的时候便多用的一点手段。

    把一个孩子养废,还是很容易的。

    虽然还不够彻底,但现在朱元璋已经对朱允熥无感了。

    没一会儿,朱元璋交代了相关事宜后,便准备退朝,可自己又想到了什么,便对众大臣说到:“今天咱处理奏折的时候,看到一折消息,京城秦淮酒楼管家朱渊,自行捐赠粮食三十石!以充国需,救济于民,各位怎么看?”

    朱元璋看戏一般看着下面讨论的大臣。

    这时户部尚书赵勉上前说到:“恭贺陛下,陛下以自身行动教化于民,我大明有此人定是陛下手笔,我大明未来可期。”

    众大臣不禁黑脸。拍的一手好马屁。

    本来朱元璋非常讨厌别人马屁,可这次拍的是自己大孙的马屁,自己反而非常高兴。

    行了,今天就这样吧!赵勉,今天我就把咱提出来的方案抓紧落实,有问题解决问题,有大问题便上朝禀告。

    下了朝后朱元璋对朱允炆说到,如果没事的话,允炆你就去读书吧,多读读书,对自己好,你老师黄子澄正在等你呢。

    说罢,朱元璋便走开了。留着朱允炆自己愣在原地。

    为什么,为什么皇爷爷不教我治国之道?

    朱元璋看了看朱允炆悲伤的神情,自己不也是十分伤心,自己特意撤开刘公公,就是看看朱允炆被自己冷落后会不会赶上来搀扶自己。

    唉,朱元璋失落极了,看着朱允炆走远后,把蒋瓛叫过来,问道:“要你办的事可是有什么眉目了?”

    禀告陛下,属下派人去打探了一番,发现朱渊身世不太对,朱渊在九岁前没有留下任何行踪,在怀王殿下棺椁丢失后,这时朱渊就出现了,而且没有朱渊父母任何信息,也没有一个亲人,只有张显收养了朱渊,就只有这些了。

    朱元璋听了这些话后,心里更加坚信朱渊就是自己的大孙朱雄英了。

    但也没有任何可以证明朱渊身份的东西。朱元璋自己也没有任何办法。

    京城外,朱渊家中。

    朱渊把方钰叫到后院,问道:“难道你就不着急,为什么我一直让你做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吗?”

    方钰听后笑了笑:“为什么我要着急?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年纪尚小,还有很多东西没学,呆在这的一个多月,我也想明白了,连朱公子自己都不着急,我为什么又要心急呢?像朱渊朱公子才是大才,我等只是萤火罢了。”

    朱渊听完方钰的想法,自己思考了一番,或许是时候了,等下次爷爷来的时候,自己就帮方钰争取一下吧。

    方钰见朱渊正在写着什么,拿过来一看,原来是歌词……

    圆圈勾勒成指纹

    印在我的嘴唇

    回忆苦涩的吻痕

    是树根

    春去秋来的茂盛

    却遮住了黄昏

    寒夜剩我一个人

    等清晨

    世间最毒的仇恨

    是有缘却无分

    可惜你从未心疼

    我的笨

    好词啊,这是你准备的新歌吗?方钰好奇的问道。

    朱渊点了点头,是的,这正是自己准备的新歌,名字叫做《年轮》。

    朱渊自己在前世可爱听了,到时候看看效果吧。

    这时,在前往京城的官路上。

    “燕王陛下,还有一天便可到京了。”

    我知道了,下去吧。

    朱棣在进京的路上思考了许久,想着自己应不应该放弃当皇帝这个野心。毕竟自己也明白,自己的父皇更偏向于朱允炆些,自己终归只是老四,按名分来说,连自己的二哥三哥都没死,自己又怎么可以名正言顺的上位呢?

    就在朱棣思考之时,姚广孝凑过来,在朱棣耳边小声说到:“燕王殿下是担心您的二哥三哥?不用担心,既然燕王殿下自己名不正言不顺,当他们死了呢,又会怎样?”

    朱棣一脸震惊的看着姚广孝,脸色复杂,不知道是喜是悲。

    “来人,把姚广孝给我压下去,不许来见本王!”朱棣生气的吼道。

    “燕王殿下,你会来见我的,我会一直等着您。”姚广孝不紧不慢的说到。

    夜晚,繁星满天,此时在皇宫内,仁智殿中。

    只有两个人在太子面前守灵,这一个就是朱允熥,这第二个,便是嫡长孙女朱明月。

    朱允炆自然不用来守灵了,毕竟作为皇太孙的第一人选,要多学习治国之理

    朱元璋不知是什么时候站在了殿前,看着满脸悲伤的两姐弟,朱元璋心里不免有点难受。

    虽说朱元璋身为皇帝,对自己教育儿女的精力有限,但自己扪心自问,自己又对朱允熥和朱明月关心过几回呢?

    本来今天想着去看一下自己的儿子,顺便跟儿子说一下今天见到大孙的事,但看见自己的两个孙子孙女静静的跪在那,便也就没打扰他们。

    自己是不是太过亏欠他们了。明明自己没有过多在乎过自己儿孙,却还要求他们对自己有极大的孝心。

    朱元璋自己都觉得有些无理取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