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召唤争霸 » 第九章 字的解析

第九章 字的解析

    “李存孝!你为何要放过吕布?难道你不知道放虎归山的危害吗?还是你早就已经串通好了董卓,要去洛阳投靠董卓?”

    得知李存孝没有追击吕布,而是只俘虏了张辽这么一个“无名之辈”之后,孔融忍不了了。当今皇上都被吕布给杀害了,身为皇帝亲信大将的李存孝,不仅没有率军为刘协报仇,反而放过了吕布这个最大的凶手,其心可诛啊!

    孔融的话并非没有道理,毕竟当时各个诸侯的大将都在那里埋伏吕布。大家都看到了,李存孝和吕布的战斗除了一开始有点劣势之外,后面的战斗就一直是在压着吕布打,这种实力能被张辽这种水平的人给干扰了,换谁都是不相信的。

    其他诸侯没有李存孝那么强的实力,也没有孔融这种“战斗力”,长期在官场上摸爬滚打的直觉告诉他们,这件事情恐怕不会这么简单,所以只是静静地看着孔融单方面输出李存孝,李存孝也没有任何辩解的意思。

    要说李存孝想要去投靠董卓,诸侯们是不太相信的。毕竟李存孝当初那是从洛阳城里跑出来,冒着路上被围追堵截的风险一路来到酸枣报效刘协的。而且还是一上来就击败了吕布,救下了关羽和张飞。如果李存孝想要投靠董卓,他何必大费周章的逃出来呢?

    说李存孝叛变,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李存孝那是刘协直属的将领,除了刘协,谁都指挥不动李存孝,诸侯们就更没有指挥李存孝的权力了。这次埋伏吕布,如果不是黄飞虎上下活动,其他人还真调动不了李存孝。

    “我让他手下留情的,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眼看自己的心腹大将被这样辱骂,刘协知道自己不能再接着装死了,再装下去,恐怕李存孝和黄飞虎都得扣上里通敌军的帽子。

    见本该死去的刘协死而复生,众人都是震惊不已。毕竟刘协被打飞这是很多人都看到的事实,被吕布打飞,不仅没死,现在看起来好像一点事都没有的样子,刘协应该算是开战至今的第一人了。

    “陛下!”

    “陛下!陛下啊!”

    “孔融,愉悦点+10。”

    “刘备,愉悦点+10。”

    “关羽,愉悦点+10。”

    “张飞,愉悦点+10。”

    除了孔融之外,对刘协的“复活”而感到高兴的,也就只有刘备兄弟三人了。尤其是张飞,嘴长得都快能塞下一头烤乳猪了。

    从某种角度来讲,孔融的身份和刘备兄弟三人的身份其实是有协类似的。毫无疑问,孔融所在的孔氏地位是神圣的,在汉朝孔子的地位还没后来的那么高,也不至于凡事皆称孔孟。但是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氏便逐渐拥有了一种神圣的地位。或许从势力上来讲不及弘农杨氏和汝南袁氏,但即便是这两个顶级家族,在面对孔氏的时候也需要小心翼翼的。

    可是对于孔融来讲,他身上最有价值的头衔便是“孔子后裔”、“孔子第二十世孙”了,排除掉这个身份,他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孔融是孔氏的代言人,但并不是唯一的代言人,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讲,孔融的这一支都算不上孔氏的最主要的那一支,毕竟无论是孔融还是他的哥哥孔褒,又或者是他的父亲孔宙,身上都是没有任何爵位可供后人承袭的。只要孔融不去搞那种诛九族的大罪,他不管怎么作死,都不会伤害到孔氏分毫。

    从这个角度来讲,孔融和刘备是非常相似的,刘备身上除了刘协钦定的“皇叔”这个身份之外,其余条件甚至还不如孔融。如果孔融和刘备想在这个乱世取得什么成就,要么是有足够厚实的家底供自己打拼,要么就是围绕在刘协身边,借助刘协的名望来帮助自己达成自己的目标。

    “诸位爱卿免礼,我们现在到了什么地方了?”

    “启禀陛下,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乃是封丘以南八十里处,再有不出十天,便可以到达陈留了。”

    在众人的陪同下,刘协在这个临时的营帐附近转了一圈。从位置上来看,诸侯们选择的这个位置是非常符合兵法的。周围地形开阔,没有高山阻挡视线,如果有敌军来袭可以迅速作出反应。同时也没有荆棘丛生,阻碍较多的地方,是非常适合大军行进、驻扎的。

    “朕这几天可是憋坏了,要大吃一顿!正好让你们看看朕的手艺!”

    “陛下,不可啊!古之圣人云,君子远庖厨!陛下,这种事情交给下人即可,怎能劳烦陛下?”

    无视孔融的絮叨,刘协返回自己的车架之中,用20个愉悦点从系统商店之中换来了4000根羊肉串、4000根牛肉串、20000根猪肉串,各类蔬菜1000斤蔬菜,二十个烧烤架和二百斤炭,调味料更是数不胜数。

    黄飞虎等人对此都已经见怪不怪了,毕竟这些食材相对于凭空出现的盔甲来讲,算不上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而袁绍等人就非常震惊了,那个车架能装多少东西,他们还是清楚的,如果放了这么多食材,那刘协坐在哪里?总不可能刘协坐车顶吧?如果刘协有凭空变出这些食材的能力,那可太吓人了。

    烧烤是相较于其他烹饪方式是比较简单的,而且食材的变化也是能直接被肉眼观察到的,因此想要掌握这个技术并不难。刘协简单实验了几次之后,便能熟练的掌握烧烤的方式了。到不见得能有多好吃,但是能吃是肯定的,再加上丰富的调味料,对这群没见过烧烤的人来讲也完全算得上降维打击了。

    “陛下,啊呜……君子……远庖厨啊……啊呜……”

    哪怕是刘协的烧烤,也堵不住孔融的嘴。虽然孔融依旧在喋喋不休,但是诚实的身体出卖了他,在美味的烧烤面前最终还是败下阵来,静静地等着刘协烧烤。

    刘协年纪不过九岁,也没怎么锻炼过,体能自然是跟不上的,烤了大约一百来串的时候,便筋疲力尽,拿不动烧烤了。不过刘协都烤了这么多了,身边那些正在观摩的厨师早就学会了,交给他们便可以了,而且烧烤架足足有二十个,让诸侯们亲自动手来烤也完全可以。

    十八镇诸侯,加上刘备和刘协,刚好二十个,于是在刘协的安排下,每个诸侯都从刘协这里领取到了一定数量的食材、调味料、煤炭以及一个烧烤架。对于诸侯们来讲,这种新奇的食物还是第一次见,这些调味料更是闻所未闻,能吃到这些美食,也算是人生头一次来。

    “陛下!”

    刘协在场的情况下,诸侯们自然是不能恣意妄为的,每个人烤出来的第一把烤串都交给了黄飞虎和李存孝,由他们转交给刘协。诸侯们的学习能力当然毋庸置疑,尽管都是第一次烧烤,但也都能把烧烤给烤熟,并且有样学样的,学着刘协的样子把调味料洒了上去。

    袁绍、曹操和大部分诸侯都比较喜欢孜然的味道,即没有那么辛辣,也没有那么咸,洒在烧烤上还能给烧烤增香。袁术比较喜欢番茄酱和蜂蜜,并且尤其钟爱蜂蜜,他交给刘协的烧烤上裹了厚厚的一层蜂蜜和番茄酱。

    公孙瓒和马腾这种出身于边境地区的诸侯比较喜欢孜然粉和辣椒面,尤其喜欢这两种香料下肚之后那种浑身发热的感觉,所以他们两个的烧烤以这两种香料为主。而孔融,他的关注点和别人都不太一样。刘协交给诸侯们的食盐,制作工艺远超这个时代,孔融对此非常感兴趣,再加上确实没有感受过这么细致的味道,于是在烧烤的时候疯狂撒盐,以至于在烧烤上形成了一层厚厚的盐壳。

    对于诸侯们的呈上来的烧烤,刘协当然要吃一点表示一下,剩下的就交给李存孝和黄飞虎了。如果实在是难以下咽,就交给后面的厨子,由他们把这些东西炖成一锅肉羹,连调料都省了。

    四千乃至上万的烤串,分给每个人就是二百到一千串,听起来数量很多,但是诸侯们手下还有下属,那些武将的饭量可就不是刘协能比的了,因此这些烧烤虽然很好吃,但是实际上每个人能吃到的数量很有限,哪怕是刘协能吃到的也就只有一点点罢了,毕竟还有黄家的子弟们和李存孝的飞虎军。

    不过这对于诸侯们来讲就已经足够了,要知道他们还是第一次吃到皇帝亲自下厨做的食物。且不论味道如何,单单是这个象征意义那就不是一般的赏赐能比的了的,对于一些出身不够高诸侯来讲,吃皇帝亲自下厨做的这些食物,说是光宗耀祖也不为过啊。

    “桥蕤,愉悦点+10。”

    让刘协比较意外的是,在其他人都没有贡献愉悦点的情况下,居然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桥蕤贡献了10个愉悦点。如果说其他人是因为眼光比较高,并不会因为区区烧烤就使情绪有较大的波动,那为什么桥蕤的波动这么大呢?难不成是有什么想法?

    “文举啊,我相信你肯定还是对我放走吕布这件事情感到不满,肯定是觉得我放虎归山了对吧?”

    “臣,不敢!”

    听到刘协这样询问自己,孔融一时间也拿捏不准刘协到底是打算追究一下自己的责任还是打算说明一下他的打算。毕竟刘协只有九岁,万一听了谁的谗言,说自己有什么不臣之心,然后刘协还信了,那他岂不是完犊子了?

    “无妨,我相信其他人肯定也有这方面的疑惑,就当是给大家说一下我的想法了。”

    如果是某位诸侯在这里讲述自己未来的计划,那其他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毕竟和自己可能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可是换做刘协可就不一样了,区区九岁的孩子,难不成能有什么高深的谋划?要知道哪怕是小时候就很不一般的袁绍,九岁的时候也还在跟曹操一起闯祸,跟袁术每天干仗,哪有什么计划可言?因此当刘协这么说的时候,诸侯们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很想听听这个小孩子嘴里能说出什么高深的言论。

    “想必诸位都很清楚,董卓的西凉军集团和吕布的并州军集团之间本身就是有各种各样的矛盾的。以前吕布的并州军实力强大的时候,董卓尚且需要敬吕布三分,现在并州军名存实亡了,那么董卓和吕布的矛盾必定会集中爆发,也就是说,现在就是我们看好戏的时候了。”

    “根据我的判断,在这场斗争之中,吕布一定会和一些所谓的忠臣联合起来,毕竟吕布现在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在斗争之中吕布有可能会成功的干掉董卓,但是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吕布的失败。”

    “如果是之前的吕布,凭借自己强大的兵力以及其他人的支持,还有可能获得一部分西凉军的跟随。可是如果董卓死了,吕布又没有足够的实力,董旻、董越之流没有董卓那样的威望,西凉军必定陷入内乱,而吕布则将会沦为丧家之犬,东躲西藏。”

    “如果此时我们放出消息,张辽、高顺等人已经归降于我,想必吕布为了那一线生机,会尝试来接触我们,到时候就是我们掌握主动权了,不论是收服吕布还是杀掉他,都由我们说了算。”

    “至于西凉军,如果说在董卓的统一指挥下,西凉军还能算得上一条龙,失去了董卓分裂的西凉军就只能算得上是满地的爬虫了,不足为惧,到之后只需要派遣一员上将,兵出陇右,便可将这群人一举荡平。”

    刘协的发言算不得精妙,对于董卓的覆灭诸侯们也是早有预料的,只是这样的话语从一个九岁的孩子口中说出来,就显得有点惊世骇俗了。更何况,刘协可不仅仅只预言了西凉的下场,还说吕布会主动投降。

    “陛下,那高顺逆贼无论臣等如何劝说,就是不肯归降。那张辽虽然没有高顺那么恶劣,但也不愿多说什么,看起来高傲的很!”

    在俘虏了高顺和张辽之后,便不断有人尝试招降,毕竟对于诸侯们来讲,现在都还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这样的人才还是不能放过的。可是不仅高顺是个硬骨头,不愿意归降,就连张辽和臧霸也不愿意归降,让诸侯们颇为头疼。

    唯一投降了的就只有刘备俘虏的郝萌了,诸侯们倒是很想让郝萌去劝劝高顺等人,可是郝萌在得知就只有自己投降了之后,说什么都不愿意去见这几位曾经的战友,他的理由也很充足,在这群人面前,郝萌怕不是会被喷的抬不起头来。

    “无妨,先把高顺带过来。”

    诸侯们见刘协第一个就找上了这个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没有多说什么,相信刘协被拒绝几次之后,也会失去招揽高顺的兴趣。

    很快,高顺便被带了过来,相较于面对诸侯时的强硬,在面对刘协的时候,高顺的态度不由得温顺了下来。或许是因为刘协年纪还小,看起来让人很有保护欲,也可能是因为高顺内心还是认可刘协这个皇帝的,因此显得比较服从。

    “伯平啊,你愿意归降吗?”

    既然是招降,上来还是要先问一下对方的意愿的,万一面对刘协他就愿意归降呢?

    “启禀陛下,温侯对我有大恩,是温侯将我从一介小卒提拔至此,如果我背弃温侯,岂不是为天下人所耻笑?”

    东汉有一种很神奇的二元君主观,刘协作为汉帝,当然是名副其实的所有人的主公,这是第一层的君臣关系。在君臣关系之下,还有一种征辟和被征辟的关系,征辟者为被征辟者的府主,这算是第二层的辟属关系。吕布也算是高顺的府主,高顺为吕布尽忠,当然也没什么问题。

    “可是伯平啊,你一心求死只不过是圆了你的名节罢了,你就没有想过,你还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罪吗?”

    刘协也不顾高顺满脸疑惑的表情,自顾自的接着说道:

    “吕布固然是你的府主,可我也是你的主君,现在天下大乱,你不顾主君安危一心求死,这难道不是不忠?”

    “吕布提携了你,将你从小卒提拔到如今的地位,你想以死相报这没问题。可是你知道吗?现在你的府主吕布正在和董卓斗争,而且已经失败了,现在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就连我都不知道他在哪里,你不去救他,反而想着一死了之。你需要他的时候他就是你的主君,现在不需要了,就能弃他而去吗?这难道不是不义?”

    “伯平啊,想来你应该是家中长子,所以有字为伯,可是何为平?据我所知,你出身于并州以及冀州北部附近,这里长期以来受到南匈奴以及乌桓等游牧势力的侵犯,普通百姓的生活非常艰苦,可以说比内地的百姓艰苦百倍。为什么要平?不仅是要过上平常的生活,更是要平定这些异族,让边境的所有百姓都能过上内地百姓平常的生活!摒弃父母之志,这难道不是不孝?”

    “吕布虽然四处流亡,可是西凉军失去了首领,必然会大肆劫掠。要知道当初能约束西凉军的就只有你们并州军了,可是现在吕布逃亡,你也一心求死,这难道不是不顾百姓安危?难道不是不仁吗?”

    “伯平啊,你一死了之,确实是了却了你做一个忠臣的愿望,可是却陷你于不忠不义不孝不仁的大罪之中!伯平啊,你真的要这样吗?”

    说完,刘协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这还是第一次这样和其他人讲理。下面的高顺和其他诸侯已经听傻了,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

    且不说高顺怎么想,其他诸侯都对刘协说的这些话很纳闷。吕布和董卓斗争失败了,变成丧家之犬了,这么大的事情您是怎么知道的啊?总不能是你那个神通广大的二叔又显灵了,梦里告诉你的吧?而且吕布现在咋样,跟人家高顺求死有啥关系啊,你这不是道德绑架人家吗?

    而且高顺的字是啥意思,这是人家父母说了才算的,别人就算强行解释了,也没有任何意义,总不能因为刘协重新解读了一下高顺的字,高顺就投降了吧?

    “陛下!”

    也不知道高顺是被说懵逼了,脑子一下子反应不过来,被刘协忽悠住了,还是真的打心里认可这一套理论,总之最后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高顺回味了一会刘协的话之后,仿佛恍然大悟一样,扑在地上痛哭流涕。

    其他诸侯见状,哪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高顺这是直接归降刘协了,以后高顺也是刘协的部将之一了,这让其他人怎能不羡慕?

    高顺都投降了,那接下来就是张辽了。在刘协的记忆之中,那本名为《三国演义》的小说之中似乎说的是吕布被抓之后,高顺宁死不屈,张辽后来投降了,那想必劝降张辽应该比高顺要容易得多吧?

    高顺被带下去好好修养了,接下来被带进来的就是张辽了。张辽和高顺目光对视的那一刻都震惊了,这个平日里最不苟言笑,一板一眼的高顺居然投降了!总不能是刘协上大刑了吧?那也不至于啊,高顺可是那种你越硬他就越硬的人,大刑可打不动高顺的意志啊。

    “文远啊,你可愿降?”

    老规矩,上来先问问,搞不好就能有意外收获呢?

    如果放在以前,张辽直接就给拒绝了。但是今天不一样,那最硬的骨头高顺都投降了。天知道他到底是因为什么投降的!张辽和高顺的来往不算多,但即便如此,张辽也认为高顺不是那种轻易能被劝降的。

    既然不太可能是感化的,也不太可能被上大刑了,那高顺是为啥投降的?难不成高顺和刘协一见如故,然后高顺纳头便拜,和吕布就此别过,以后就成了刘协的手下?不至于吧?这才见了一面,就直接变成了刘协的形状?

    见张辽不说话,刘协也纳闷了。愿不愿意投降,这么简单的问题还需要考虑这么久?这不就是个yesorno的问题吗?难不成张辽的选择是or?

    于是气氛就这么诡异的安静了下来,张辽跪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刘协坐在那里也是一句话都不说,诸侯们坐在旁边,静静地等着刘协自由发挥,同样一句话都不说。

    “咳,文远啊,最近有读书吗?”

    张辽怎么也没想到,刘协打破寂静的方式居然是问自己有没有读书。难不成自己的字号之中有个“文”字,所以就想问问自己有没有读过书?

    “启禀陛下,张辽少年时曾担任郡吏,后来幸得丁原将军赏识,被征辟为从事。臣虽不通文采,但也读过一些书,略懂一些。”

    啧,怎么是个读书人?这些不好忽悠了。

    “哦?既然你读过书,那你可知‘文’字何解?”

    来了来了,陛下的专属技能——夏(瞎)季(几)拔(把)朔(说)!该技能发动的时候,对方有概率被降智,然后被陛下的逻辑给绕进去,最后被陛下忽悠成功,变成陛下的人!

    “启禀陛下,‘文’字有花纹纹理、美德文德、文章条文之意。”

    “嗯,好,好啊,非常好!”

    刘协有点接不住了,原来张辽会的这么多吗?这让刘协还能说点什么?如果真要说的话“文”这个字也还是有其他的释义的,可是那些又不能用来忽悠张辽。可是如果不想一个足够牛逼的解释,还怎么拿来忽悠张辽?

    刘协绞尽脑汁,终于在头脑风暴之中想到了一个解释。记得在刘协小的时候,曾经问过皇宫里面的指导皇子的老师,既然总是说文景时期怎么怎么好,那这个文景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在问完这个问题之后,那个老师给刘协讲了一大堆相关的知识,当时的刘协还很小,记不住那么多的,只能记得一些简单的,比方说他问过的文和景。

    “文远啊,经天纬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这些你可知道?”

    此话一出,不光是张辽愣住了,在场的诸侯们也愣住了。他当然知道这些,或者说在场众人就没有不知道这个的。这不是当年周公制定的《谥法》里面的规定吗?刘协这是要做什么?现在就要给张辽追认个谥号了吗?不至于吧?这是不是有点太早了?您好歹把流程走完啊!

    而且他张辽是什么人?白身啊!他家除了他就没有做官的!张辽又是什么级别?骑都尉啊,距离将军还差一点的基层,或者说中层武将,这种人凭啥给他追认谥号啊?而且一上来逼格就这么高?连经天纬地和道德博闻这种词都用上了?要知道整个大汉朝,也就只有孝文皇帝能用这俩词了。

    更何况,张辽他是个武将啊!给他追个文是什么意思?这也不像侮辱他啊?怎么看这都是在抬高他的地位。

    要知道在汉朝,谥号还不像后来那样满大街,汉朝的谥号是很珍贵的,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拿得到谥号的。在后世威名赫赫,哪怕在汉朝也是许多人的偶像的班超,都没有被追认谥号,可见这个时代谥号的稀缺程度。

    一时间张辽都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好,还是该伤心好。看这架势,刘协恐怕是要给自己来一刀了,不过能给自己追认和文的谥号那也是很牛逼的,虽然和自己的经历不太符合,但是有就不错了,挑那么多干啥?

    如果是以前的刘协,对于谥号这方面肯定是非常重视的,毕竟自己这辈子都不见得能发出去几个谥号。可是刘协本身对于谥号就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学习的本来就不透彻,再加上其他灵魂带来的各种各样的记忆,导致刘协对谥号的定义更加模糊了,重视程度也大不如前,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拿谥号糊弄别人的情况。

    “文远,你渴望像班定远那样建功立业吗?”

    这又是想说什么?张辽一下子搞不清了。

    如果说刚刚是打算砍了自己,那现在是打算放了自己吗?而且还问是否愿意像班定远那样建功立业。笑话!整个大汉谁不想像班定远那样投笔从戎,荡平西域?这还用问?那当然是想啊!而且是想得不得了!

    先跟自己分析“文”这个词的解释,现在又问自己想不想建功立业,难不成陛下是想告诉自己,只要能像班定远那样建立不世功勋,就能获得文这个谥号吗?

    还是那句话,整个大汉朝除了孝文皇帝,就没人配得上“文”这个字!如果张辽在死后真的能获得“文”这个谥号,那后世修史书的时候,搞不好都会把张辽的列传放在第一个。

    相较于之前的,现在和自己说需要建立班定远那样的功勋才给自己“文”字,虽然听上去还是有点天方夜谭,但是总比之前的那些可能性靠谱得多。现在刘协都说到这份上了,都和张辽谈条件了,如果张辽再不接受,那可就是不识好歹了。

    “张辽愿降!”

    “张辽,愉悦点+10。”

    嗯???

    刘协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自己还没说啥啊,这张辽怎么就投降了?而且看起来张辽好像很激动,自己明明都还没说给张辽什么官职,甚至空头支票都没开,就贡献了愉悦点。

    坏了,这张辽不会在下面自己脑补了什么吧?这可太不妙了!而且看起来周围这一圈人也在脑补什么。真是可恶啊!就不能把脑子里想的直接说出来吗?搞得自己还得猜他们想的什么!

    张辽和高顺都投降了,那接下来就是臧霸了。刘协对于臧霸这个人的了解不多,只知道臧霸似乎是泰山郡那边的地头蛇,跟吕布并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合作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臧霸应该不难劝降……应该不难吧?

    不出刘协所料,臧霸进来的时候,甚至都没人要求他干什么,直接就给跪下了。

    “陛下,臧霸愿降!”

    刘协有点懵逼,难不成自己连着劝降两个硬骨头的战绩吓到臧霸了?所以臧霸才会如此顺滑的投降?

    “陛下,臣还有三千部曲,恳请陛下放臣和这些部众还乡,臣愿为大汉安定泰山,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熟悉,太熟悉了!看起来这臧霸好像是要和自己谈条件啊!

    一般来讲,一百个皇帝里面,有一百个都会答应和臧霸讲条件,毕竟这种当地的地头蛇,还是要以拉拢为主,更何况现在刘协的实力还不强,更不能得罪这种人,最好还是答应臧霸的条件比较好。

    但是很可惜,刘协就是那一百零一个。刘协还记得,在董卓刚进入洛阳的时候,表现得还算规矩。当时董卓还算是袁隗的人,这两个人为了拿到更多的权力,就一直在这么忽悠自己的哥哥刘辩。后来哥哥被董卓废黜了,董卓就开始这么忽悠自己,和自己不断讲条件,直到最后露出獠牙。

    尽管刘协知道臧霸不是董卓,也做不到像董卓那样和自己讲条件,但是年少的刘协无论如何都压制不住内心的怒火,看面前的臧霸越看越像董卓。

    “臧霸!你可知罪?!”

    刘协突然的发怒吓了在场的所有人一跳,不仅仅是臧霸,所有的诸侯,乃至为刘协值守的李存孝和黄飞虎都被吓得跪伏在地上。刘协来这里这么长时间了,众人还是第一次见刘协发怒。诸侯们怎么都想不清楚,这个臧霸到底是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能让愿意给臣子烤烧烤吃的刘协发怒!

    “行了,拖出去,先关着吧!”

    刘协摆摆手,得到命令的黄飞虎和李存孝立马起身,将茫然不解的臧霸给拖了出去。

    “陛下!臣不知啊!臣实不知啊!”

    刘协并不想杀臧霸,毕竟再怎么说这也是个人才,只是臧霸这上来就和自己讲条件的态度实在是让人生气。而且从某种角度来讲,其实臧霸还真不具备和刘协讲条件的实力。

    说的好听点,臧霸是泰山郡的地头蛇,说得难听点臧霸就是流窜与青州、兖州地界的土匪头子,和真正的地头蛇比起来,臧霸还差得远。袁家在汝南就是地头蛇,杨家在弘农是地头蛇,王家在太原是地头蛇,就连这个时代还不是大姓,现在还寂寂无名的李典李家,也能称得上是山阳的地头蛇,这些人都不是区区臧霸能碰瓷得了的。

    不过既然已经如此了,那不从臧霸手上要点什么东西过来,自己岂不是白生气了?理论上来讲,臧霸是泰山郡人,旁边就是青州,而青州在汉朝时重要的产盐基地,那在臧霸手中会不会也掌握着制盐的方法呢?如果自己能从臧霸那里要过来制盐的方法,并且加以改进,是不是就能做出系统商店的那种雪花盐了呢?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于是刘协用袋子装了一点雪花盐,派人给臧霸送了过去。此时臧霸还在哭嚎,毕竟臧霸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总不能自己曾经和吕布合作就这么对自己吧?那张辽和高顺还是吕布的手下呢,不照样被宽恕了吗?

    “这是陛下吩咐我交给你的,至于陛下有什么深意,你自己琢磨吧,我也不知道。”

    臧霸捡起袋子,里面的东西让臧霸愣了一下。这玩意看着既不像食材也不像毒药,难不成陛下是要让自己猜谜?而且看起来这玩意做工非常精致,就算是要毒杀自己,也犯不着用这个级别的毒药吧?

    捉摸不透刘协深意的臧霸决定把这些不明物质给一口闷了,反正也不知道是啥,与其在这里猜来猜去,不如直接来一口。如果是毒药,那自己服毒自尽,也算是达到了刘协的要求。

    “哇!咳咳咳咳咳咳……”

    刚一进口,臧霸就感受到了那抵挡不住的咸,以及随之而来的剧烈的口干的感觉。

    “这居然是盐?!”

    臧霸从未见过雪白的盐,而且这盐居然还这么咸!

    汉朝时期由于制盐的技术还达不到后世的标准,食盐往往掺杂有各种各样的杂质,颜色也是带点黄色的那种,而且因为纯度不够,咸度也达不到雪花盐的程度。

    “难不成陛下要的是这种盐的制盐方法?”

    理论上来讲,皇家应该有最先进的制盐技术才对,可是这也不是绝对的,万一民间就误打误撞研究出了新的,更先进的制盐方法呢?也就是自己手中的这些。

    自己的家乡泰山郡虽然紧邻青州,但是这并不代表自己就会制盐啊,陛下应该也是知道这一点的,可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给自己这些盐呢?

    臧霸思来想去,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想明白刘协的意思了。

    陛下一定是知道这种制盐方法的存在,可是又碍于身份,不方便自己去找,于是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想来这个任务应该是极为困难的,不然也不至于用这么隐晦的方法向自己暗示,搞不好还会和其他诸侯发生冲突。这么看来这应该就是自己需要缴纳的投名状了,陛下今天生气恐怕也是因为这个。

    “陛下!我参透您的深意了!陛下,臧霸愿降!愿降!”

    如果臧霸能找到这种制盐方法,那未来和盐有关的生意,臧霸自然也能掺上一脚,到时候该担心的就是这么多钱该怎么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