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建国指南 » 第十章 首战告捷,宣传最重要

第十章 首战告捷,宣传最重要

    仗要打,宣传也不可落下,毕竟在乱世之中,对百姓而言,最宝贵的就是希望,只要让百姓看见希望,红巾军的壮大就是必然的结果。

    张德财一开始还有些坐立难安,晚上也难以入眠。

    但随着接手刘家产业的进展越来越顺利,官府都在向着自己办事,看着白花花的银子越来越多,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已经笑得合不拢嘴。

    原来官商一体的感觉这么爽!

    看着明扬胸有成竹的模样,张德财心中越来越放心,朝廷就算有反应,看来也在自己这个女婿的意料之中。

    如果这次的危机真的可以过去,证明自己女婿真的是逐鹿天下的大才,那张德财觉得投入多少都值得,万一之后成了呢?

    “岳丈大人,小婿当下需要引资来剿灭齐云寨土匪,不知岳丈大人是否愿意出力?”

    明扬相信张德财是个聪明人,来询问他的意见,只是表达尊重,而不是真的询问意见。

    “当然,土匪乃我濠州城心腹之患,贤婿为濠州百姓着想,我又岂能不出力。”

    张德财知道张家除了全力支持明扬,并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如果他败了,这斩杀朝廷大员、举事谋反的罪名是怎么也洗不掉的,除了被满门抄斩,没有第二种结局。

    “岳丈大人作为濠州首富,乐善好施,仁而爱人,心忧百姓,实乃濠州百姓之幸,一定要请文人执笔,把这件事情告诉所有濠州百姓,咱们做好事,一定要留名!”

    由濠州首富张家牵头,剿匪的资金断然充裕,明扬发出公告,不论是出人还是出力,只要提供任何帮助,都会记在账上,红巾军绝不会欠百姓一分钱。

    “明兄弟,其实有你老丈人出钱,咱们直接收人就行了,并不需要百姓提供什么物资。”

    朱重八对于明扬动员百姓后,不管送什么东西来全部接受的行为有些不理解,不管剿匪用不用得上,统统都要。

    “重要的不是物资,而是百姓的信任,只要我们到时候兑现了承诺,下一次面对朝廷的兵马,百姓依然会愿意帮助我们,此次小试牛刀,为的是提振士气,更为了广而告之!”

    明扬也提出了自己的作战计划。

    “我已经安排好了张家规模最大的镖车队伍,到时前来打劫的必然是齐云寨主力,我会引一支伏兵与主力交战,到时你直取塔寨,直接断了这伙土匪的后路,记住,抓到了土匪,能留活口,就不打死,一定领着犯人游街示众,让更多的百姓见到。”

    “我军人多势众,此战必胜,元帅何必亲自冒险,区区土匪,还不手到擒来?”

    明扬看出了老朱心中的跃跃欲试,于是也直接点破了他的心思。

    “你我都明白,此战的意义在于打出红巾军为百姓义军的旗号,即便只是区区土匪,你我作为红巾军领袖,必须身先士卒,老朱你也不用担心,我向黄河大侠习过武穆十三枪,也并非花架子。”

    乱世之年,大丈夫三尺之剑,不必藏锋,有贼人,必杀之。

    “黄河大侠?是何高人敢取此种名头?”

    朱重八从未听到这么响亮的名号,他虽然敢打敢拼,但身手并不出众。

    毕竟老朱身世卑微,父母病逝之前只能供他私塾识一些简单的字,而习武,在古时是富贵人家才有的条件。

    “此人乃是当世剑圣,不过重八兄不必在意,他早已不在世间。”

    明扬想起自己穿越前曾在武馆和教练一起钻研视频,学习过于老爷子的功夫。

    虽然只习得皮毛,但是招式却很正宗,也许技巧还需磨练,但现在胆识更为重要。

    “原来元帅当真能文能武,元廷昏聩无道,像明兄弟这样的人都沦为流民,此种朝廷,岂有不亡之理!”

    朱重八又想起了老朱一家三十二口人,在元廷的治理下,不过十年就死了三十口人,苛捐杂税、贪官污吏,历朝历代未有如此。

    “元廷自是气数无多,不过当下大都朝廷实力尚存,曾经所向披靡的底蕴还有一息尚存,我们要做的,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切忌出人头地。”

    老朱虽然对‘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深表赞同,但是也没想到明扬竟然会劝自己低调。

    要知道,这濠州城还有比他更高调的人吗?

    娶了盲女张氏仅仅过了一天,就宴请地方士族豪强大员,一口气掀翻了整个江北官场。

    这想低调都难啊!朝廷不可能不查。

    老朱不知道的是,明扬敢这么做,因为历史上就有其原型。

    只不过造反之人就只是小吏范孟,所以自己不过是挪用了他的剧本,所以确信一定会取得成果。

    来到军营之后,明扬把马秀英给老朱介绍了一下。

    马姑娘第一眼并没有看上一脸麻子的老朱,倒是马公觉得朱重八是个精神小伙,和女儿年纪相仿,倘若人品可靠,值得托付。

    毕竟他和女儿漂泊到此,就算有红巾军收留,还是有些无依无靠。

    明扬也不着急,若能成,必然能成一对,如果不行,反正和马姑娘多交流一下也不是什么坏事。

    剿匪这种事情拖不得,趁着红巾军斩杀江北贪官污吏的风波尚未散去,趁热打铁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在塞满饷银的镖车上路之后,明扬和老朱各领一路人马,前往事先划定的伏击地点。

    明扬握着枪的手有些紧张,虽然道理都懂,可毕竟从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五好青年,变成元末流民,又变成张家姑爷,然后又是义军领袖。

    此刻真的踏上冷兵器的战场了,这和铁锤偷袭大员还有所不同,是真刀真枪的拼命。

    时代所迫,别无选择!

    镖师自知不是贼人的对手,手中紧握着响铃,发现风吹草动后,立刻警铃声大作。

    “铃声起,跟我上!”

    明扬带领的红巾军,以张家的工人班底为主。

    这些人都认识这个新来的姑爷,对他直接锤死刘家的行为深表敬佩,做了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所以一呼百应。

    而明扬冲在最前面,身上穿着最厚的甲,在这个时代安全性其实还是有保障的。

    见到同样冲在最前的匪首,没有任何多余的话,把枪头直接对准了目标,加快脚下步伐,直接发动步战冲锋。

    毕竟土匪用的是砍刀,自己的长枪一寸长一寸强,要打就要措手不及,眨眼分胜负,拿着兵器碰来碰去的都是花架子。

    匪首见到竟然有正规军队埋伏,自知不敌,感叹竟有人针对土匪还用上了兵法。

    濠州官府不是还从齐云寨里分钱吗?不知眼前部队究竟来自何方。

    然而,明扬提前做好了埋伏,自然布下了口袋阵,从三面开始围剿,只留下撤回土匪窝的一条路。

    明扬的长枪捅了眼前落在最后的土匪一个窟窿,他挣扎着挥了两下砍刀,发现无力反击后,带着不甘的表情,身体渐渐软了下去。

    不知是不是见多了乱世的悲惨场面,又或者用铁锤敲开大员脑袋的时候,自己的心就已经无比坚毅了。

    战场上杀了人,明扬也没有什么感觉,相反,感叹眼前只是个小土匪,死了也无人在意。

    而在土匪的大本营,正当他们以为死里逃生的时候,却见齐云寨已经变换了大王旗。

    老朱早就带着十倍以上的人马占领了这里,缴获大量官银、粮食、丝绸还有粮道上运送的盐,把其他正等着撤退的土匪,一网打尽。

    眼见挣扎无望,匪首跪地求饶,追随者也放下了武器。

    “老朱,抓活的。”明扬大喊了一声,“然后把这些战利品,都分给参与的百姓,但凡送上一根木棍的也有份!”

    “那些个贼寇怎么处理?”朱重八有些不过瘾,齐云寨兵不血刃,就没有机会发挥。

    “收监,游街!最重要的是宣传,一定要濠州的百姓都知道,江北山区久为匪患所扰,今日义军荡平山寨,令道路畅通,远行不问吉日!”

    明扬知道这本来就是十拿九稳的交战,目的不过是提振士气,要最大限度发挥这些工具人的价值。

    更何况,他们确实恶贯满盈,没了刘家后,失了靠山,这次断然不可轻饶。

    “明元帅,土匪家属女眷已经充入少府监,负责刺绣、染布、裁造等等,未成年者已收入红巾军培养,不知如此处置,是否可行?”

    马秀英今日也随军出征,虽然赢得很轻松,但善后同样重要。

    “嗯,此事交由你定夺便可。”

    明扬看了一眼远处的道路。

    “如我所料不错,朝廷的兵已经在路上了,趁着士气尚可用,一定要厉兵秣马,随时准备迎战官军!这可不是区区流寇可以相比的!”

    马秀英深感佩服的看了一眼明扬,年纪轻轻,运筹帷幄,不仅深谋远虑,而且还对局势了如指掌,让手下人哪怕面对官军也不会失了信心。

    老朱立刻迎上了马秀英,黝黑的脸上挤出了一脸笑容。

    “马姑娘,不如这批童子军就交给我来训练如何?孩童还不知善恶,只要好好培养,一样可以成为义军好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