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男孩的江湖 » 单飞云蒙山(14)

单飞云蒙山(14)

    森林防火安全教育,想想就枯燥!希望老师们今天忘记这个事儿吧。我们一行人吃过晚饭后,仍然坐在饭桌上悠闲的喝着可乐,看着狗撵鸭鹅嘎嘎叫。我回想着下午在枯木林的收获,满心欢喜。好希望明天、后天还能再去一次,毕竟我们抓获的甲虫既可以养着,也可以做成标本,虽说不是特别珍惜的物种,但我和我周围的小伙伴们都喜欢玩甲虫。

    此时我们驻地的阿姨忙完出来和我们坐到了一起,问我们累不累,饭菜可口不?大山里好玩儿不?我们就齐声和她说累啊,饭菜嘛,吃了几顿之后,就那样吧。

    只见这位阿姨脸上有些不自然,哪有厨师愿意听饭菜一般般啊,于是,她便说道:“那你们说说看嘛,想吃点儿啥,明天给你们做!”

    “阿姨,我们想和你家狗吃的一样就行!”我脱口而出。

    “朱博一,你好恶心啊!”大家都瞪着我,炮轰我。

    “咋,你们不知道,这位阿姨家的狗狗,平时都吃肉包子的,你们不想吃吗?”我看向大家问道。

    “啥?这狗吃的比我们好啊!”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

    “可不是嘛,太娇惯了!”西西也愤愤的说着。

    “别误会,别误会哈哈!”阿姨赶紧打断我们,并继续说道:“其实,我们就是平时做饭有些碎肉啊、肉皮那些觉得扔了可惜,就顺便用面皮给起来,蒸成包子给这个小狗吃。仅此而已呀!”

    “你们想吃包子那简单的很,明天中午就给你们做,鲜肉野菜包,我保证,你们吃完后都不想走了!”阿姨又接着说道。

    “那可太好了!不过阿姨你得多蒸些!”我环视了一群,我们一桌14个同学和老师,便又道:“最好做140个以上的包子!”

    “呦!我就说你这孩子挺不错的,这是要把包子打包回家给爸妈吃呀!”阿姨赞叹道。

    “那个....那阿姨你就多做一些哈,谢谢!”我有些支支吾吾的答道。

    “嗯。没问题!阿姨就喜欢孝顺孩子!”

    “另外啊,你们今天去枯木林了?”阿姨问道。

    “是啊,是啊”大家都纷纷说道。

    “哦,那不错,阿姨给你们讲个故事如何呀?虽然你们没有酒,但阿姨有故事!”

    大家都纷纷有了兴致,尤其是三位老师看到我们的状态,更是异常的高兴,大家连忙盯着这位阿姨,示意他快些讲来。

    阿姨刚要张嘴,拿起旁边一个不知道谁的杯子,想喝一口,可一看是个空的,我们连忙要给他倒饮料,她说了句不用便起身回到房内,拿出了她认为的专用饮料---二锅头。

    “人才啊!“大家看到此景后说道。

    小喝了一口二锅头后,像是有了感觉,这位阿姨便开始说道:“咱们这座大山啊,可是经历了太多的风霜,也见证了悠久的历史的!”

    “哇,阿姨你这文学功底可以呀!”我脱口而出,但像是打断了她。

    阿姨只是笑了笑又继续说道:“我姓韩,据我已经故去的爷爷讲,我们家很多代人都在这里生活,明清时期,因为战乱,京郊的很多大山里都有类似我们这样的居民居住,我们的祖上逃难来到这些大山里后,有的在石壁上开凿房屋,有的在山间相对平坦些的地方依山而建茅草屋,有了简单的栖身之所后,就开始了慢节奏的生活,他们在山上打猎、种菜、扩建房屋、繁衍后代。那时,山下的可不是现在这样的溪流,而是湍急的河水,夏天的时候,上面都可以行船的,我们祖先们平时用水,也都是挑着扁担从山下往上一担一担挑的。可想而知,当时他们从房屋建设,到种地、种菜,再到日常生活,都是需要付出特别多的人力才能完成的。你们看下这几天你们住的房间,其实搭建起来也挺费事儿的,虽说通了车、也有水电,但和平原地区的建设比起来,仍然需要付出好几倍的劳动才行。而现在,这座大山里,依然有我的很多亲戚居住,只不过我们分布的都比较远而已。”

    “那...那住在这里的孩子上学怎么办啊?”小郭突然问道。

    “是个好问题!”阿姨说道。然后便又喝了一小口她的二锅头,继续道:“建国前,住在这大山里的孩子是根本没有可能读书的,但基本都是认字的,这是因为我们祖辈们个别人是有文化的,还有的曾是在朝为官的,所以,家族后辈们到了年龄,就有长辈教认字。一代一代就这样传承下来。直到建国后,山下慢慢开始有了小学、中学,我的父亲就第一时间被送到山下读书了,可能是源于世世代代在大山里的缘故,我们家人对读书这种事情特别珍惜,特别热爱!我的父亲在山下读书也从来都是名列前茅,他从村子里读小学,又到镇子里读中学,再然后到区里读了高中,然后就在BJ最好的大学求学了。”

    “呀,那还挺厉害的,那个年代在QH上学,肯定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啊!”宋翊宝说道。

    “对呀,后来我父亲又去了苏联求学,回国后到西部地区参加工作,几年后,他又接到任务,又去了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进修、学习,我们兄妹几人小的时候就随他在中国的西部地区以及欧洲奔波了好些年。”这位韩阿姨继续说道。

    “看来韩阿姨这是家学渊源啊,那你为什么现在仍在这大山里,没有在外边工作呢?”我问道。

    又是一口二锅头!“我随父亲到处奔波,而后在欧洲读完的大学,我喜欢艺术类的学科,比如绘画。也喜欢烹饪。然后就在国外工作了几年,因为工作的需要,我走遍了世界各地,最后还是觉得祖国好,祖国哪里好,就是这里!”她指着周围的大山说道。

    “我这些年曾把这座大山的一年四季、雪雨风霜,历史变迁、息壤的人流,以及车来车往都画在了纸上,这些画儿多次出现在国内和国外的地理杂志上。现在看着你们这些小朋友到来,我自然是要再一次把我的厨艺也再露一手给你,这也是我的最爱!”说到这里,她又是一口酒下肚,眼眶略微有些湿润,看着我们,又环视了一圈这座大山,说道:“我爱这里,这里既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也是地球母亲的一个孩子!”

    “你们去的枯木林,也只是这几年才有的名字,这个地方,就像孩子身上的一个伤疤,这个伤疤也长在了我的心底!”

    说到这,韩阿姨似乎不太愿意说下去了,看着我们道:“孩子们,要不你们早点休息吧!”

    “不,韩阿姨,我们还想听你继续讲讲枯木林的事情,好吗?我们想听!”我赶紧说道,生怕她断了思路。

    “你这是要阿姨自揭伤疤吗?”韩阿姨有些难过的说道。

    此时,其他小伙伴都说别让阿姨讲了,阿姨都难受了。而只有我,还在坚持道:“阿姨,您就说吧,也许我们可以帮你抚平伤疤呢?”

    “那好吧,那我就说说枯木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