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一川如画 » 第四章 读书

第四章 读书

    江自民最近陷入了一种思考。不久前自川送给他一本《红岩》,本来他是没时间看书的,他每天要走十里的路程去普家庄公社上学,放学后还要去捡柴、拾粪,一天下来累极了,再加上总是吃不饱饭,往往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但是那天下大雨,路上湿滑,母亲叫他不用去学校了,他也没有去捡柴,待在屋里没事的时候,便拿出了那本书读了起来。

    很快,他就沉浸在书中的故事里,虽然有一些字他还不认识,但他从未读过这么长的书,这是他们读课本从来没有的感觉,此刻他仿佛化身为一个书中的角色,想象自己是一个勇敢的革命先烈。那一行行文字带给他的震撼,让他看得停不下来。他就这样看了一天,就连中午吃饭,也是拿了两个馍,边看边吃,直到实在看不清书上的文字了,他才发现,天已经快黑了。

    “妈,咱们今天早点点灯嘛。”江自民祈求母亲。

    “天还亮着,点啥灯嘛。”母亲拒绝了他的请求。

    “我想看书,还剩一点就看完了。”

    “看书明天再看嘛,还用点灯看?”

    “我要看结局嘛!渣滓洞和白公馆要暴动了!”

    “胡说啥哩,不敢瞎说,啥暴动,你是要造反啊!”张桂萍听到这两个字好像看到敌人一样警觉。

    “哎呀,小说嘛,我看到了关键时刻!”

    张桂萍说不过儿子,只好点起了煤油灯,还不忘警告儿子:“不敢看那些反动的东西哩!”

    “哎呀,这不是反动,这是共产党打倒国民党的故事,你要说这是反动,你才是反动!”自民故意吓唬母亲。

    张桂萍稍稍放下心来,又给儿子嘱咐了半天,她也高兴自己的儿子喜欢看书,说道:“看书好,看书长文化哩,可不敢看反动的书噢!”

    自民合上那本书后,觉得眼睛酸涩,他闭上眼睛,脑海里出现了一幅幅想象的画面,像是在看电影一般。公社里也放过几次电影,但每次放电影都在晚上,困得不行不说,来来回回就是那两部电影,他看得都能背出里面的台词了,没有一点新鲜感。而且,放电影的时候经常会烧了带子,等到剪了再接上,就不知跳到哪里了,也就看个大概意思。但是看书却不一样,那种细节的描写,那种文字的渲染,他似乎能看到江姐血肉模糊的身躯和坚毅悲愤的目光,他从未有过这种感觉。

    第二天一早,他就去找自川,请求把其他的书也给他看看,江自川很爽快地借给了他,他如饥似渴地读书,思想似乎也有了变化,他好像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看到了更多人的经历,他第一次清晰地感到,文字是有力量的,是能改变思想的。

    “这些书真好,可惜就这几本,我真想看更多的书。”自民把书还给江自川。

    “你喜欢读书?”江自川问道。

    “喜欢,可是公社里没有书,县上才有图书馆,看不上了。”

    “那还不简单,你好好学习,去县里上高中,就能看书了。”江自川随口一说。

    这句话更加深了自民继续读书的想法,他想去看更大的世界,想读更多的书,他也十分感激这个堂姐。从他第一次见到江自川就感觉,她是一个不一样的人。她从南方的“好日子”来到这个村里,没有显露出一点痛苦,虽然和大家一样忍饥挨饿,但她从来不会为一口吃的抱怨。她有这么多书,看来她读过很多的书,难怪,她能一个人从四川跑到陕西,虽然她看起来柔柔弱弱,但她的精神是强大的!江自民不禁心里对这个姐姐敬佩起来。

    “姐,你也上过学吧?”自民问道。

    “上过,我十一岁就上初一了,但上了半学期初中就不上了。”江自川回答。

    “为啥呢?”自民追问,但突然想到大伯江得庆,他就不说话了,是啊,不是所有人都有一个完整的家,他从来没有想过没有父亲母亲、兄弟姐妹,自己一个人在外的生活,他又同情起眼前的堂姐来。

    这天,自民和一众伙伴在河里摸鱼,看到大哥自强和瑞生坐着公社的拖拉机从路上经过,他问大哥是要去哪里,一听说是要到普明镇去,兴奋地马上跑过来,求着大哥如果在镇上看到有卖书的,不管是什么书,给自己买一本。

    “嗨呀,这自民还是个念书的好材料哩!”梁瑞生在一旁打趣。

    “买书?普明镇哪有卖书的,再说我们是有事了,没有时间给你买书。”自强说道。

    听到这话,自民也不再央求,他只好闷闷不乐地继续回到河里摸鱼。

    江自强听到弟弟央求自己买书,虽然嘴上没答应,但心里还是记下了,他们全家都是农民,好不容易出个读书的料子,他很心里高兴,暗自决定要给弟弟买到书。

    天快黑了,自民忙活了一下午也没摸到鱼,只好回家去。村里各家的烟囱上已经开始冒烟了,农民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此时都开始吃饭歇息了。村里的一切活动都集中在白天,那时的村里虽然已经通电了,但是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电表,电费由队里平摊,各家各户是要严格控制用电的,大功率的电器不能用,甚至连大功率的灯泡都不能用,只能用几瓦的小灯泡。每天晚上都会有人特意巡查,检查有没有人偷用大功率电灯,一旦被发现就要被罚电费。人们为了节省电费,非必要的事是不开电灯的,通常会点煤油灯。煤油灯能有多少光亮,所以天黑下来之后,村里人就不会再有什么活动了。

    自民回到家里,母亲已经开始做饭了,他现在饥肠辘辘,就等着开饭了。

    “自民,你看这是啥?”自强走进屋。

    “啥?你买到书了吗?”自民有些兴奋。

    “不是买的,我问公社主任要的,你看看,这书咋样?”自强递给自民一本书。

    自民翻开一看,是一本毛主席语录,虽然家里没有毛主席语录,但里面的内容他已经在村委会的广播里听过无数遍了,所以并没有什么稀奇的感觉,大哥还给他拿回几张报纸,一个醒目的标题写着“农业学大寨”的字样。自民对这几张宣扬政治方向的报纸更没什么兴趣,不过他还是很感谢他大哥,能记着他这样的小事。

    吃过饭后,自民在煤油灯下,把那本《红岩》拿出来,用大哥拿回来的报纸,给书仔仔细细地包了一个书皮,然后用笔在封面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他想把他拥有的第一本书好好保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