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长生:从收集天赋开始 » 第38章 强弱之辩

第38章 强弱之辩

    西门邺不假思索的答道,“军功爵位自然要继承的,不然将士们拼死拼活的······”,嫡长子继承这难道不是常识吗?可话到嘴边却引发了他的沉思。

    战场归来的英雄理应享受鲜花与掌声,这一点不必考虑,那承袭爵位的勋贵子嗣呢,会不会像吕凤仙所说的,仰仗地位欺压良善,最终成为压迫百姓的特权层级。

    西门邺越想越觉得吕凤仙所说并非信口开河,似乎军功封爵背后隐藏的隐患能将大赵拉进无底深渊。

    方言不管西门邺如何做想,直接说道:“赵国的产业以耕种土地为主,商业贸易并不发达,边境征战不断,不但常年与陈国作战,并且时常受到北方胡人骚扰。虽然上次面对陈国有过一场大胜,但大陈牢牢守住边境让大赵难有再进一步的机会。”说罢把两人面前的茶杯相撞,两杯中的茶水飞溅出来,但杯身安然无恙。

    方言抬手把自己的杯中续上茶水,继续解释道:“赵国的军功封爵造就了赵军强大的战斗力,但战场的胜利并没有提升国力,反过来催生出许多勋贵,勋贵多了甚至还会凭白消耗国力。”

    而此时西门邺面前茶杯中空空如也,没有一滴茶水。

    于是在方言的刻意诱导之下,这个思维死结便形成了,西门邺面沉如水最终只能一声长叹,“难道我赵人善战,错了吗?”

    这就是关心则乱了,若非西门邺一心为公,心系大赵国本,不会这么轻易掉进陷阱。

    方言说道:“在我看来赵人成也善战,败也善战。”说着在空杯里填上茶水,“军功封爵极大地调动了将士们的积极性,形成了赵国尚武的风气,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这是有利的一面。”

    “但这只能是虚假的繁荣,士兵在战场上用一腔血勇搏得出人头地,便可把地位传给子孙,最终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这确实有害的一面。”说完又把杯中的水倒掉,还给西门邺一个空杯。

    西门邺说道:“那依小友之见,军功封爵短期有利,长期确是大大有害。若是将其废去,立刻就会降低士气,若是一直执行,未来不用外敌入侵,恐怕大赵自己就会垮掉。岂不是······”

    方言朝西门邺点点头,意思是:我同意你的想法,大赵危矣。

    方言把大大的“我有良策”写在脸上说,“在我看来,军功封爵不仅不可废去,还要当做基本国策长久的执行。把其中的利益保留,再弥补弊端即可。”

    西门邺起身郑重的行礼:“还请先生教我。”

    事实上大赵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勋贵过多带来的弊端,但绝没有吕凤仙所说的那么急迫。大赵若是能灭掉陈国,取富庶之地归于大赵,可以无忧矣,当下正是要用兵的时候,怎可自缚手脚了。

    西门邺本以为这吕凤仙是个巧言令色的诡辩之徒,无非是想通过一些纵横家的手段说服大陈废掉或是削弱军功封爵制度,其心可诛。

    直到他这时才真正收起轻慢之心,虚心向方言求教。

    方言一改之前的长篇大论,“很简单,既然国家难以负担如此多的勋贵,我们就想办法让赵国富起来。”

    西门邺苦笑,方言说的早已经有人想到了,大赵土地贫瘠,要富起来只能吞并大赵以南的陈国,兜兜转转又转回到最初的起点。

    “先生接下来是不是想说,大赵可发兵陈国,取陈国膏腴之地。”

    这就是农耕时代的思维局限性,财富可不完全等于土地,就在隔壁陈国,就有商品贸易悄然兴起。

    方言露出鄙夷的神色,“自然不是,我怎会提出如此低能的计策。”

    赵国要维持军队战斗力就要先富起来,要富起来就要灭陈国,要灭陈国就要长期维持军队的战斗力。你搁着搁着呢?如果灭陈稍稍受挫不就自己把自己玩崩了?

    “咳”,西门邺轻咳一声缓解尴尬,他才不会承认自己低能,“那敢问先生又有何妙计?”

    如果放在其他小说,主角自然可以拿出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或者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再或者蒸汽机、火药配方等搞科技兴国。

    但这些方言都没有,所以只能麻烦大赵被坑一次了。

    方言说道:“太守大人还记得武极圣地否,我正是为此而来。”

    西门邺疑惑道,“武极圣地?这和大赵富起来有什么关系?”

    怕方言不清楚其中的内情,西门邺再次解释到,武极圣地是个超然物外的武道宗门,虽然在大赵境内,但是从不依赖大赵的供奉,只是默默的传承自身,从来不用看大赵的脸色。试问这样的宗门,又怎能帮助大赵崛起了?

    “怎么能叫毫无关系?武极圣地在赵国境内传承,这就是最大的关系。”方言并不同意,“如果赵国严格限制外国武者入境,那武极圣地能有多少人流量还不是赵国说了算。”

    西门邺说道,“封锁国境限制武者入内只怕会得罪武极圣地,而且不可能彻底禁止,总会有人偷偷潜入的。”

    赵国倒是想垄断武极圣地的弟子名额,尽归于大赵,进而吞并武极圣地,可惜办不到。

    方言答道,“无需禁止武者入内,正相反,我们还要帮助武极圣地,多多的接待前来朝圣的武者。”

    说着便随口举了些例子,比如引进武极圣地冠名主题客栈、开放武极圣地景点售卖参观门票、编排武极圣地文化宣传样板戏等等这些赚钱的办法。

    此乃旅游业,学着点吧,原始人。

    听得西门邺从未听过这些名目,整个人一愣一愣的,这钱还能这么赚,那大赵可真是坐在金山上讨饭的乞丐了。

    但西门邺并不那么容易被幸福冲昏头脑,“如果······按照先生的法子办,武极圣地就愿意被这么利用吗?”

    方言拖长着声音说,“吕某~甘冒奇险,愿意从中斡旋~定将不负众望~叫武极圣地认同大赵的理念!”

    忽然间那道身影变得高大起来,仿佛成了义无反顾执行必死任务的义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作为陈国之人,不惜千里迢迢赶来援助赵国的第三产业建设,这种义举非大智慧、大勇气、大毅力之人不可。

    西门邺也被这种无国界精神所打动,“好好好,先生高义。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请尽管提出来。”

    方言洒然说道:“我没什么需要的,只不过需要一些卫士保护安全罢了,不用麻烦西门兄弟,我自己来挑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