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天地庄周马 » 第四章、杨家创业史

第四章、杨家创业史

    追溯杨家的创业史,最早最富盛名的莫过于宋金时期的杨家将杨业。

    杨家满门忠烈,全家的男人都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到最后,还引发了一场杨家十二寡妇征西的故事,说起杨家将,使人听此无不凋朱颜!

    从《诗经》到《离骚》,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华民族,一路前仆后继,一路踏平坎坷,上演了几多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

    泱泱中华,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大宋朝,自从赵匡胤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后,就颁布了重文抑武的禁令,唐宋八大家,光是宋朝就占了八位,还不说像范仲淹,像宗泽,像韩世忠,像司马光,像岳飞,像辛稼轩,像文天祥等一干文武大臣。

    自古盛满必衰,否极泰来,一国如是,一家如是,于人亦然。

    杨家当年威震天下,倘不是五侯杨令公看破红尘纷争剃发为僧隐姓埋名保留了最后一支血脉,杨家将几乎都快绝后了。

    到了宋徽宗赵佶当朝,由于贪爱诗书画印和奇花异石,便广泛向南方搜刮强征各类花石进京。据载,青面兽杨制使便是由于去太湖搬运花石纲赴京,在押送至黄河途中遭遇狂风打翻了船失陷花石纲而不能回京赴任才被迫流落关西的。施耐庵在他的《水浒传》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一章中,讲的就是杨志的故事,而杨志,便是杨家将杨五郎之孙。

    说甚么贫不与富斗,说甚么民不与官斗,如果不是因为朝廷昏庸腐败,如果不是由于奸佞当权,如果不是小人作祟,像鲁智深,像武松,像杨志,像林冲,像徐宁,像卢俊义,像安道全,像卢俊义等一干无辜之人又何至于落草为寇!这一帮人,有因自己嫉恶如仇失手的,有因为兄报仇投案自首的,有因时乖命蹇遭了天灾的,也有被梁山贼寇陷害的!

    有人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应该说,总是自有其中的奥妙道理之处的。少年任侠好斗,血气方刚,加之《水浒》兀自宣扬替天行道,打家劫舍,杀人越货,无恶不作,这便是孳生坏的土壤。

    “教子弟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谨交游。若一接近匪人,是清净田中下一不净的种子,便终身难植佳禾矣。”当然,这句亦未免武断偏颇。人之贤愚不肖,人之品行优劣,人之成败得失,固有迹可循,但还是在于个人成长环境、阅历和教化。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朝闻道,夕死可矣!

    想当初,青面兽杨制使若不是受了那泼皮无赖的挑衅,哪里又会无意中犯下人命案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是谁都能像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不是谁都能像韩信甘受胯下之辱的!正义和邪恶,自有人类以来,从三皇五帝开始,就是一场场纷争,一场场杀戮,谁都想保全自己,谁也不服谁!

    人生天地,首先就是要活命,为人处世,经商创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日若没有个如临大敌的功夫和本事,往往就会受人制约束缚。专任智则贼,固守信则愚,“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杨家的祖上,自从出了个杨业,历经宋元明清等王朝更替,家风绵延,久经不衰,便一度成为了中华大地的一大名门望族。

    杨业,出生年月不详,卒于公元986年,原名重贵,被北汉世祖刘崇赐名为刘继业,麟州新秦人,后汉麟州刺史杨弘信之子,中国北宋名将。

    据载,杨业年少时为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部将,后周元年,刘崇割据太原,建立北汉政权,擢建雄军节度使、侍卫都虞候,长期守代州,抵御辽朝的侵扰,屡立战功,时称“刘无敌”。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炅亲率大军围攻太原,杨业随北汉主降宋,为左领军卫大将军、郑州防御使,后任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次年,在雁门关之战大破辽军,杀其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以功迁云州观察使。

    《宋史》中评价杨业道:“业不知书,忠烈武勇,有智谋,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在山西省代县城,有一座古老的钟鼓楼上悬挂著“威震三关”、“声闻四达”两块巨大的题匾。传说这是人们为纪念杨家将不朽功勋,流传至今的一处珍贵遗迹。

    杨业从小少年侠气,专爱结都五陵豪杰,善于骑马射箭,喜欢打猎,所得猎物比别人多好几倍。曾经,杨业对他的随从说:“我将来当将军带兵,也要像用猎鹰、猎狗追逐野鸡、野兔一样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杨业杨重贵的弟弟是归附后周的杨重勋,而杨业则自幼追随北汉世祖刘崇。刘崇赐姓名为刘继业,后杨业便成为了刘崇的保卫指挥使。因杨业骁勇善战出名,经多次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多次立下战功,每次都能取胜,国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无敌”。

    开宝元年,刘继元继承北汉皇位,命时为侍卫都虞候刘继业与冯进珂领兵镇守团栢谷,抵御宋军。

    翌年,宋太祖亲征北汉,杨业、冯进珂自知寡不敌众,撤回太原,刘继元震怒,褫夺二人兵权。三月底,宋军包围太原,杨业率突骑数百袭击宋军,被宋将党进所败,杨业在北汉援兵的帮助下逃回太原城中,免于被俘。六月又随郭无为率兵突围,但坠马伤足,再次退入城中。不久辽朝援兵到来,宋军撤退,杨业对刘继元建议:“契丹贪利弃信,他日必破吾国。今救兵骄而无备,愿袭取之,获马数萬,因籍河东之地以归中国,使晋人免于涂炭,陛下长享贵宠,不亦可乎?”刘继元不从。

    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征讨北汉,刘继元不敌宋军猛攻,决定投降,杨业仍据城苦战。宋太宗平时就听说过杨业的名气,让刘继元劝降杨业。刘继元派亲信劝降,杨业北面再拜,痛哭流涕,解甲投降,谒见太宗。太宗非常高兴,加以慰抚,恢复他的本姓杨氏,并将其名改为单名“业”。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军队回朝以后,任命杨业为郑州防御使。宋太宗又考虑到杨业对边境的战事很有经验,又改任他任代州知州兼任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太宗密封锦囊给他,赏赐的财物非常丰厚。

    太平兴国五年三月,辽景宗发兵十万攻雁门。杨业领数千骑兵从西陉而出,绕到雁门关以北,往南突袭辽军,与潘美前后夹击,大败辽兵,杀死辽国驸马侍中萧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是为雁门关之战。杨业因此被提升为云州观察使,依然兼任郑州、代州的职务。

    雍熙三年,辽朝兵势甚盛,杨业提出一个可保万全的作战计划,遭到潘美和王侁等人的反对及诬蔑,被迫冒险迎敌。不久听到杨业兵败的消息,非但不前去援救,反而带兵逃跑。杨业见无援兵,只得再率部下力战。最后因坐骑重伤不能行走,被俘,不食,三日而死,这种记载,是与《说岳全传》里的杨业遭乱箭穿心而死,是有所不同的。但是,杨家将却并如一些人信口开河说的那样,称杨家将纯粹就是说书人和写小说编造的故事,杨业历史确有其人。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一切历史皆是小说,一切小说皆是历史。

    明太祖朱元璋与陈友谅决战鄱阳湖,后遂攻东吴张士诚,相传朱元璋血洗湖南,正史却没有记载,野史及各家族谱亦不可全信。

    在杨寒山的家乡桐睡村,当地大部分姓氏的后裔都是江西迁移过来的。

    有人称,“明朝年间,有三个江西男青年傍晚来到了桐睡台这个地方睡了一睌,第二天早上三人分别,一个姓杨的就在桐睡台住了下来取妻生子,开枝发叶,现在那几个村大部分都是杨性家族。一个姓刘的走到大桥村安置下来,现在大桥村附近几个村基本上都姓刘。还有一个姓钱的在几公里外的钱丰冲安置下来,开枝散叶,人口众多。原先他们三个睡一晚的地方不叫桐睡台,只因三个江西青年一起在那里睡了一睌之后,才叫桐睡台,现已改名叫桐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