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暗战龙城 » 第七十章

第七十章

    夜,外面下着小雨,教会学校宁静秋的宿舍拉着厚厚的窗帘,室内的灯光暗淡。宁静秋走到宿舍的床前,蹲下身子,从床底下的一个机关里取出装有电台的箱子。宁静秋把箱子提放到桌面上,拿出电台,连接电源,装上天线。宁静秋这才坐下来,戴上耳机,手指按着电键不停的发报。电台上的红色信号灯,随着宁静秋手按电键的节奏在闪烁。

    一辆日军侦测车在街道上拐拐转转,车顶上的天线在不停的转动,车内的日军在仔细的作业着。

    龙山路日军特高课电讯侦听室,一名军曹看到电台上的信号异常,连忙转动电台旋钮,仔细的倾听起来。突然他停止了转动,抬头转了一圈,向一名日军军官招招手,日军军官走过来。

    军曹:“这个信号又出现了。”

    军官拿过一副耳机贴在耳朵上倾听,过了一会儿军官放下了耳机。

    日军军官拨打电话,电话通了,“侦测车吗,快,城东北方向。”

    日军侦测车内,一个日军士兵拿着电话,“城东北,嗨。”

    这名日军士兵放下电话,迅速用曲型尺在图纸上比比划划,侦测车也调转方向向城东北开去。

    龙城晚报社,位于扬子江中路。一座两层小楼,楼体和门面都略显陈旧。

    下子一夜的雨,天亮后终于放睛。浦金大姐穿着一身灰色西服,手里拎着个皮包迈进了龙城晚报一楼大厅。一位迎宾小姐迎了上来,“女士,你好,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浦金大姐:“你好,我叫红雨,是来应聘贵报副刊编辑职位的。”

    迎宾小姐:“噢,你请跟我来。”

    说着迎宾小姐就带着浦金大姐上了楼梯,在二楼一个挂着总编办公室门牌的玻璃门前停下步。迎宾小姐敲了两下门,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

    迎宾小姐推开门,只见总编办公室里面非常宽敞,一个宽大的写字台后坐着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

    迎宾小姐走上前,“邓总编,这位红雨女士是来应聘副刊编辑职位的。”

    邓总编立即站起身,“哦哦,红雨女士,欢迎欢迎。来,这边坐。”

    浦金大姐:“幸会幸会。”

    邓总编把浦金大姐引到靠窗的一个圏型沙发坐下,抬头让迎宾小姐告退,“你去忙吧。”迎宾小姐退了下去,邓总编开始和浦金大姐叙谈起来。

    “小报作为龙城地方性报纸,发行量一般,敢问红雨女士岂能屈就?”“不瞒你说,对此我也有耳闻,但我看中的是贵报特色。据传贵报的副刊在龙城当地乃至周边地区还很风行。”“是啊。这两年我们是夹缝中求生存,努力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报纸。正所谓船小好掉头,小报也有小报的好处。”“恰似‘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清.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过誉过誉,红雨女士是龙城人?”“不是,只是行走于此。”“啊,此前在哪高就?”“足迹遍布北平、上海、南京、武汉等地。”“也从事报业?”“大学所学正是新闻专业,曾经先后入职北平的《平民日报》、上海《申报》、南京《中央日报》、武汉《大公报》,也都只是谋一份差事聊以糊口罢了。”

    “红雨女士过谦了。这些可都是名闻遐迩的大报呀。红雨女士,承蒙不弃能来小报,真是荣幸之极啊。”“总编的意思是?”

    邓总编站起身,伸出手,“欢迎红雨女士加盟,薪俸待遇从优,食宿等由小报一应解决。”“多谢,希冀共同努力,以使我们的副刊与日俱进。”

    绿洋湖边,一队鬼子在湖边扎营正在吃饭。一名新四军军官带着战士们从湖边芦苇丛中悄悄接近。军官一声令下,“打”。战士们迅速开枪射击,密集的手榴弹也飞向敌群。敌人乱成一团,纷纷丢下饭碗拿起武器还击。等到鬼子追过来,新四军战士们已经跑远了。

    伪军们一个个的垂头丧气,“这仗打的,连顿安稳饭也吃不了。”

    一艘鬼子汽艇耀武扬威的驶在宽阔的湖面上,汽艇过后,旁边的芦苇倒伏一片。突然,鬼子汽艇的排烟管里冒出阵阵浓烟,汽艇也在湖面上打转。原来鬼子汽艇的螺旋桨缠上了渔网。这时,汽艇周围的芦苇丛中,新四军和民兵们坐着小船赶来,对着汽艇就是一阵射击,鬼子连忙反击。一阵激战过后,新四军和民兵战士们又消失在芦苇丛中。

    特高课龟田办公室,龟田双手抱拳站在窗户前,这时传来了敲门声。

    陈青山:“报告。”

    龟田:“请进。”

    陈青山推门走了进来。

    龟田:“这么急,交代你的事看来是有眉目了?”

    陈青山:“先生,实在是勉为其难呀。龙城就这么大,真要想找出个能人来却还不怎么容易。”

    “我已经和你说过,这种事并不在我们特高课的职责范围之内,尽尽人事而已。”“话是这么说,但毕竟是先生你亲自交给我的任务,我岂敢马虎。”“那就说说吧。”“因为时间仓促,目前只找到了三个比较符合条件的,皆为女性。第一个姓赵,在上海震旦大学念书,目前在龙城休学养病,21岁。第二个姓谭,金陵大学国文系毕业,龙城图书馆职员,23岁。第三个红雨,31岁,龙城晚报副刊编辑。”

    “她们的政治倾向如何?”“还在上大学的赵小姐需要去上海外调,龙城图书馆的谭小姐在金陵大学学习期间的情况暂时也没摸清楚。”“那个副刊编辑呢?”“她毕竟从业多年,为了养家糊口,也难有精力顾问什么政治吧。”“行吧,你去安排个时间,我见见她们。”

    赵忠辉站在教会医院二楼手术室门外,焦急地来回踱步,柳参谋站在一旁也神情不太自然。赵忠辉走过来,轻轻地拍了拍柳参谋的肩膀。这是让柳参谋镇定,更是让自己快点镇定下来。

    唐婉儿(美智子)一身护士打扮,戴着个口罩走过来。赵忠辉没认出唐婉儿(美智子),而唐婉儿(美智子)却主动与赵忠辉打了个招呼,“你怎么在这?”“正在里面做手术。”

    唐绾儿(美智子)一头雾水,“是谁,在这?”

    赵忠辉点点头,“就是和你说过的,快点,你也进去协助吧。”

    唐绾儿(美智子):“好。”

    唐绾儿(美智子)随即转身进了手术室。

    唐婉儿(美智子)进了手术室。手术床上躺着一个病人,长长的白布单只在患者的前胸部位留了一个小小的窗口。几个护士在做着手术前的准备,唐婉儿(美智子)也上前跟着忙碌进来。

    唐婉儿(美智子)见到,一个医生背对着手术室大门,正在与院长说着话。他们聊完后,院长点点头,走出去了。医生回转身来,此时这个医生与唐婉儿(美智子)四目相对。虽然她们都戴着大大的口罩,面部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的,只能也只能是仅仅看到双眼。人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眼睛最能代表一个人。一瞬间,两个人其实都有点猜测到对方是谁了。

    不用猜,对面的这个护士就是美智子,她这歹毒的眼神,我至死也不会忘记。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我们的计划暴露了吗?不太像,要真是那样,鬼子应该早就把这里包围了。不能多想了,手术必须马上开始。

    这不是卫玥吗?她怎么来教会医院做手术了呢?是请过来协作的,还是因为别的事?是赵忠辉请她的,还是医院请她的?赵忠辉不告诉我,是有意还是无意?卫玥有没有认出我?来不及多想,手术已经开始了。

    卫玥看了看麻醉师,“可以开始了吗?”

    麻醉师点点头,“可以。”

    卫玥:“各就各位,手术开始。”

    手术室的护士们马上一一就位。一个护士过来又给卫玥的白大褂,自上而下的系了一遍。卫玥端着双手走到手术台前,卫玥手一伸,一把手术刀递过来,首长胸前的皮肤被划破。卫玥仔细的进行着手术,唐绾儿(美智子)几次想偷偷出去通风报信,可她发现卫玥一边做着手术,一边却用余光瞄着自己。

    卫玥停止了手术,身子伏下去观察伤情,半天也没抬起头来。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唐绾儿(美智子)走出了手术室,哪想到一直等在手术室门前的赵忠辉迎了上来,“怎么样了?”

    “好像不太顺利。”“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我看医生已经停止了手术。”“那你快点进去看看,有什么情况,马上出来通报。”“好。”

    唐绾儿(美智子)没办法,只好返身又回到手术室。这时卫玥走出手术室,再一次与唐绾儿(美智子)擦身而过。

    卫玥见到赵忠辉,大声的问道,“你是病人家属?”“是,怎么样?”

    卫玥又低声地说,“马上撤走病人,不要在此耽搁,其他的我再找机会告诉你。”“好。”

    这时手术床也推了出来,赵忠辉和柳参谋赶紧推着首长离开了教会医院。

    陈青山在静安路冶春茶社门外等着,赵小姐、谭小姐先后坐着人力车来到。陈青山笑嘻嘻的迎上去,和她们说了几句话,她们就自己进了茶社。这时一辆人力车滑到冶春茶社门前停下来,浦金大姐下了车,陈青山迎上前去,“红雨女士,你好,你好。”“陈先生,你好。”“快进去吧,我们的先生已经在里面等你了。”“啊,抱歉,我是不是来迟了?”“没有,没有。时间正好,里边请吧。”“请。”

    浦金大姐随着陈青山走进茶社,龟田与赵小姐、谭小姐已经坐在那里说着什么。

    陈青山伏到龟田耳边说道,“先生,这三位就是按照你的要求条件预先选出来的女教师,请你定夺吧!”

    龟田点点头,上来就是一问,“诸位,对建立*****圈有何看法?”

    龟田的这一问确实有点出人意料。

    赵小姐:“对不起,先生。我只是一名在校的大学生,对这些问题不是太感兴趣。”

    谭小姐,“对这个问题我没做过什么思考,我也说不好。”

    浦金大姐:“中日两国交往历史悠久,地理相近,人文相通,一衣带水,唇齿相依。正所谓山川异域,日月同天,本来就应该是共荣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