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科学驱魔,从第一诫开始 » 第一百一十二章 研究

第一百一十二章 研究

    庞业的仪式终归还是失败了。

    他此刻倍感气馁,却又无可奈何。

    对方如果不愿意的话,他也不能强迫对方同意。

    他想到这里,掏出手机,将此事告知给了吴启。

    吴启在得知此事之后,难以置信道:“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柊青空苦笑道:“启君,神灵恐怕有难言之隐,否则祂没必要屡次出手相助。”

    吴启捂着头道:“可如果仅凭我们的力量,又如何对付得了倭寇法师们呢?”

    “谁知道呢?”刘建强坐在角落之中道,“就倭寇们先前的表现来看,他们确实不是我们所能抗衡得了的存在。”

    吴启随后便将此地的情况告知给了赵诚。

    赵诚对此非但没有表现出半点儿沮丧,反倒极为冷静而且镇定道:“我知道了!

    “老吴,你先低调行事,蛰伏于此。过段时间,我就会给你们一个惊喜!”

    说罢,他便断开了联系。

    赵诚所说的惊喜,自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物。

    他随即离开住所,开车来到了他最新成立的“特殊现象的研究与破译研究组织”基地之中。

    这座基地本来是一座烂尾的农家乐旅游园区,后边被赵诚所收购买入,成为了他的科研大本营。

    驱车入内,但见人流如潮,车水马龙,遍地都是身穿西装与白褂的研究人员们。

    为了招募这支团队,赵诚给了众人500万联邦元的报酬。

    本来,他是想直接给1亿联邦元的,但目前他所需要的人员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若是贸然投那么多钱进去,定然会给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为此,他决定少发点儿薪水,在其他方面找补员工们。

    像是衣食住行方面,赵诚自然会尽其可能地去满足他们。

    他事先就在附近弄了好几座别墅住宅区,用于给员工们居住。

    甚至还给员工们每人一台轿车,用于上下班通勤。

    除此之外,用电、用水、吃饭全都免费不要钱。

    反正对于赵诚来说,物资是最不缺乏的事物。

    他与其说是在施舍,倒不如说是在报复性地浪费资源。

    赵诚招募这些员工们过来,倒也不是为了赚些口碑。

    他真正的意图,其实想通过科学的手段来解析这个世界的神秘现象。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邀请来了华国境内最为顶尖的民间学者。

    他缓步来到了位于园区中央的实验大楼内,只见数百名研究人员正在此地做着实验。

    这些研究人员当中,有不少银丝如雪,满脸皱纹的老年学者。

    他们在见到赵诚之后,无一例外都心惊胆战,冷汗直流。

    是的,赵诚并没有亲自出面去招募他们,而是用托梦的手法把他们给招募过来的。

    苏克鲁那张脸,但凡看过的人都说它英俊。

    赵诚这样做也是无可奈何,毕竟对于这些老年学者而言,精神追求大于物质追求,不耍一些手段,恐怕很难把他们给骗过来。

    作为补偿,赵诚给了他们每人一栋别墅,顺带在他们的家乡买了房,用于给他们的家属居住。

    除此之外,好酒好菜更是少不了他们的。

    像是相对较难培育的顶级灵芝、人参、燕窝、石斛、海马、鱼翅、藏红花都随便吃,数量管够!

    不喜欢吃,也可以吃便宜点儿的高级肥牛。吃不了油腻的,也可以吃高级肉牛。

    每日光是在饭菜上的花费,可能就已经超过几百万联邦元。

    更不用说,在这里实验,设备随便造,弄坏了就打报告,不到两日就能收到新设备。

    除此之外,部分高能物理学者还实现了电力自由。

    要知道,粒子对撞机开一次机,所需要消耗的电能高达二十多万千瓦时,也就是二十多万度电。

    这还是开机所需要用到的电,维系其运行所需要耗费的能源则会更多。

    如果是在其他地方,肯定就不能天天开机。

    一度电,假设按家用电来算,大概就是五毛钱一度,光是电费都要交个十来万块钱。

    就更别提如果要维持机器运转,所需要耗费的电能则会更多。

    放眼全世界,能支撑此等花费的实验室,恐怕连三位数都不到。

    所幸的是,对于赵诚来说,电力消耗根本就不成问题。

    他事先就在周围修筑了一座超大型电力中心。

    有了这座蓄电池中心,赵诚就可以在不产生大量污染的情况下,源源不断地为研究中心提供庞大电能。

    这是赵诚所开发出来的最新系统用法,由于系统能够生产一切人造产物。

    而高压电本身也是人造产物的一种。

    这就意味着,他可以直接释放电流,使之在设备之中流转。

    但是碍于系统对于坐标的高度要求,他必须提前设定好相应的接应点与输送量,否则设备就会当场过载自燃。

    于是乎,他构思出了这样一个设想,那就是打造“一类”的变电站,同时设置出上百个接收点,随后再通过系统的投放程序,使之从接收点流入进变电站内,然后通过精密的程序调控,抵达各个用电场所之中。

    为了防止电站的电力过剩,他甚至还要亲自研究电路,为系统编写程序,防止系统输出过量,直接把电站的设备给烧掉了。

    同时,他还设置了一个应急程序,防止系统在电站被烧毁了以后,还在持续发电。

    目前,他们最为主要的用电场所还是中心对撞基地。

    为了避免此地温度过高,赵诚还得定期投放大量的液氮与水,进行人工降雪,从而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今日,乃是对撞机的第二轮运转。

    数名头发稀疏,面庞沧桑的男女学者们正在对撞机面前做着记录。

    对撞机每次运行,都会让隔壁的电站濒临极限。

    为了让电站能够正常运行,赵诚不得不提前编写了一个小程序,大意为在电站温度高于正常标准时,系统就按时投放液氮,强行降温。

    其中一名学者突然瞪大双眼,格外惊喜道:“赵老板,你敢不敢相信,我们居然找到了!!!!!”

    “找到了什么?”赵诚询问道,“难不成你们发现了针对那类存在的特殊物质了?”

    他点头道:“也不能说是我们发现的,我先前就有在网络平台上看过相关论文。总而言之,我这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罢了。只不过,发现这件东西的机构,应该不止有我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