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地刘谌,再兴大汉 » 第五十二章石刻、活字

第五十二章石刻、活字

    离开礼部,刘谌最后来到的是刑部。

    刑部归李球管,这位最近也挺忙的,邢部新建人手不足,又因为从新划分土地,各地百姓互相扯皮的事极多,他这个刑部主事只能亲力亲为,天天田间地头跑。

    刘谌在刑部直等到日落黄昏,才看到心力憔悴的李球,满脸疲惫的走后来。

    “文衡,辛苦了。”

    刘谌见状,连给他倒上杯茶递上,笑道:“文衡,这几天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吧!”

    “殿下~”李球苦笑一声:“地间百姓,实难讲理,可是忙坏人了。”

    “哈哈,此事会慢慢好转的!”

    刘谌暂时也没什么好办法,蜀汉缺人,汉中更缺,一场大战过后,下面的郡、县、乡,大小官吏都缺。

    一时间,根本补上来空子。

    “文衡,今日我来是有一件任务交给你,不过此事不急,你可以慢慢组织。”

    “请殿下吩咐。”

    “文衡,我需要你招募壮勇,组成一支密卫,监察治下各地百官,探查魏吴两国敌情。”

    刘谌见识大明时期的锦衣卫,很是赞赏,故此也想弄出一支来。

    “这~”李球面露难色,这差事,可不是一下就能搞起的。

    “此事,非一日之功,文衡你可先慢慢筹备人手,循序渐进,我会不断支持你的。”

    “好,既然殿下不急,那我可以尽力一试。”

    “嗯,那便交给文衡了!”

    离开刑部,刘谌心中舒缓了不少,只要黄崇等人,将他安排的全部落实,汉中定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待到汉中试点完成,那就可以全面朝着蜀中推广,到时候季汉定然国力大增,假以时日,未尝不可再度北伐。

    三月二十四日,春耕正式开始,黄崇也是赶得挺快,在春耕之前,基本将田地划分完毕。

    “殿下,你创造的曲辕犁可是太好了,要是没有这新犁,今年春耕,怕是要闹出不少麻烦。”

    有了新的曲辕犁,百姓的注意全被吸引在这上面,加上刘谌早就让蒋斌提前打造,免费发放。

    故此,百姓心中对刘谌心存感激,像地分晚了,偏了这些事情,都没有太过计较,一切的进展非常顺利。

    “伯贤,汉中田地,可还有剩余的?”

    “有,只不过剩下的偏僻一些,浇灌有些不便。”

    “无妨,汉中雨水充沛,只要不遇灾年,浇灌远些影响不大。”

    “伯贤,你速将余下田地整理成册,化作军田,我还让汉景领军施行军屯。”

    粮食是一切的重中之重,刘谌眼下的第一要务,便是生产粮食,尽可能耕种更多田地,好在秋日获得更多收获。

    “好,我这就去安排!”黄崇取出一本册子,点头道。

    刘谌见他手中册子不由欣慰一笑。

    这数十日的时间,罗宪那边,已经将造纸坊成功建立,并且投入生产。

    黄崇手中的册子,便是第一批生产出来的纸张,封订而成,虽然还有些不太光滑,但用于书写,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

    二人说话间,天空阳光渐渐减弱,阴云开始汇聚。

    “要下雨了,今年天气不错!”

    刘谌心情大好,春雨贵如油,春耕时节的一场小雨,可以让土地更湿润,粮食种子存活的可能,也会因此提高。

    田间地头巡视一圈,百姓们用着曲辕犁,忙碌着进行着春耕,一切井然有序,热情似火。

    刘谌满意的点点头,不在关注这边,又来到礼部。

    “子业,书籍收罗的如何了?”

    蜀汉,书籍流通性不高,普通百姓家根本没有书,大多数书籍都在大族手中,且不对外开放。

    所以,刘谌即便有心搞印刷,也得先把书籍从那些大族手中借出来。

    “并不多,殿下,这日子,我寻便各郡、县大族,但他们均以遭受战乱为由,书籍藏书损坏搪塞,我收罗到的书籍甚少。”

    “哼,这群家伙。”刘谌目光微寒。

    “殿下,我想那些大族,应该是从哪里听到了,殿下您要新办学府的消息,因此故意阻拦。”

    有书,便有可能获得知识,有知识才有可能成为官吏。

    蜀汉、东吴、魏国三国无一例外,地方官吏多出当地大族。

    原因无他,因为只要有族,家中有藏书,族中子弟,有机会进学,识字明理。

    而地方百姓,若无机缘,那是很难接触到书籍,连书都见不到,识字明理,就更难了。

    因此,地方选拔官吏时,自然也没他们什么事。

    一来,是选拔制度问题,二来地方百姓,确实是识字、有才者不多,无法胜任公务。

    “既然,他们不想好好配合,那我便不用客气了,子业你明日让汉景随你一齐去,若是那些大族,任何不肯交出书籍,就让汉景跟他们讲讲道理。”

    “哈哈,如此甚好!”

    ……

    翌日,天空下起蒙蒙细雨,这并没有阻挡百姓们春耕的热情,反而是让众多百姓,加快了春耕的进度。

    张遵和费承也是一大早,趁着小雨,领军逐个拜访,汉中各大族。

    有了张遵在,这次书籍收罗的格外顺利,装了十辆马车,来回跑了三次才运输完成。

    “殿下,这些书籍,应该够用许久了!”

    “好,那子业,我便教你印刷之法。”

    书籍够了,那就可以正式开工了。

    “我这里有两种印刷法,一种,石板印刷,这种办法,便是像子业你想的那样,将书中文字刻于石板之上,在加以墨水,以纸覆之。”

    “这种办法,雕刻时,较为费力,且石板开采不易,所以尽量用于字数较少,但又需大量印刷的书籍。”

    “第二种,称为活字印刷,便是取胶泥或者木块作成小方块,将文字刻于其上,在顺序排列起来,加以油墨以纸覆之。”

    “这种办法,印刷更加灵活,且便捷一些,可用于字数较多的书籍,只不过后续印刷时,需要费事一点。”

    “两种办法,子业你酌情而定,纸张我会让令则(罗宪)给你提供。”

    “妙呀,妙呀!”费承听完刘谌的讲述,眼中直放光。

    “殿下,你是神人在世吧?如此巧妙的办法,都能想出来。”

    印刷、造纸、曲辕犁,刘谌是表现,让费承越发错愕,直感觉刘谌有些不似常人。

    “我不是神人在世,只是梦游上界仙境,偷学的。”

    刘谌当然不能说,他是从后世搬来的,只能将一切推脱于上界鬼神。

    “上界之法,果然奇妙,殿下洪福齐天,定是天命之子,大汉三兴,定是天命!”

    刘谌无意的话,费承却是当了真,只觉得刘谌就是仙人降世,派来在兴大汉的。